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340(1 / 2)
d陈旭是个特例,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秦始皇早就已经默许,但冯去疾却不行,他统领六部大半个朝堂的官员,没有特殊情况就一定要去,不然有人趁他不在捅出篓子来就大条了,一个丞相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不受控制的情况出现,何况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今天冯去疾不光拿了陈旭的一笼蜜蜂,而且还吃了他做的香辣田螺和清河佳酿,因此陈旭旁敲侧击的那件事还必须帮忙做好,不过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江珩和江北亭的职务安排在哪里对冯去疾来说没有半点儿影响,他疑惑的原因是不明白陈旭为何单单点到这两个地方,会稽郡还好说,那里靠近大海,原来是吴越之地,和山穷水恶的闽越交界,居住的很多都是越人,非常的野蛮兼且不服王化,和中原人的生活习俗大为迥异,绝对是山野边郡,而沛县县令,冯去疾甚至都不知道沛县在哪个旮旯,因为既没有出过大贤,也没有出过名士,实在是一点点儿名气都没有。
因此他实在搞不懂陈旭为何要将江珩和江北亭安排到这两个地方,难道他在试探老夫的底线
又或者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
坐在马车上,冯去疾一直在不停的思考陈旭做这件事的原因。
回到紫英殿,冯去疾坐在办公室很快刷刷刷写下一份奏折收好,然后再次坐车去朝议大殿上朝。
而上朝之后冯去疾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刑部的调查和审讯的结果,判定江珩和江北亭罪责不大,然后将二人贬官到会稽郡和沛县任职,而且冯去疾还阐述了关于官员异地调任和任职时间限制的必要性,秦始皇听完之后直接就点头答应,让吏部尽快制定郡县主要官员的异地轮值调任和时限章程,然后着中书省制定相关律法。
这件事在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看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但唯独身居其中的蒙毅和冯去疾各自知道一些陈旭的想法,整个过程连李斯和皇帝都蒙在鼓里。
临近端午节,而且刚好又扫平河南突袭河北两场大胜,而最让陈旭高兴的是,这次终于是把赵高这个王八蛋怼死了,虽然眼下还关在监牢里面,但死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是皇帝不杀他,陈旭估计蒙毅这次也会将他弄死以绝后患,如果蒙毅还弄不死他,陈旭决定自己出手弄死他,反正这个祸害不能继续留下去了。
因此陈旭决定这个端午节好好的庆贺一下,而庆祝必然要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而这个最好最特别的方式自然是烟火。
有了火药,制作简单的烟火很简单,把火药装在长管子里面点燃喷出来就行了。
但这种最简单的烟火却并不是陈旭想要的,他想要制作的是礼花弹,用炮打到天上去,然后炸开,在黑夜中炸开,那种布满天幕的彩色烟花必然会让这个时代的原始人认为是一种仙术。
礼花弹陈旭很早就在让两个哑奴研制了,因为有制作颗粒火药的经验,因此陈旭弄了许多不同的金属盐类的矿物,磨成粉末然后通过丢在煤炉中燃烧观察焰色反应,得到了几种不同颜色的材料,然后将这些盐类的矿物粉末和火药混合在一起加上鸡蛋清桐油等粘合剂捣制烘干制作成豆粒大小的火药球。
陈旭本想在结婚的时候燃放一次烟花庆祝一下的,结果三月份试验过几次,都没有成功,直到他回去个把月再来咸阳的时候,两个哑奴才欣喜的让他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这些反复试验制作的火药球能够在火药爆炸的时候跟着一起点燃,在黑夜中发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因此陈旭眼下要试验的就是制作出礼花弹,还要保证这些礼花弹被发射到高空之后能够正常爆炸。
因此一下午的时间陈旭都待在科学院的火药实验室里面鼓捣,直到申时在科学院的食堂胡乱吃了些饭食,然后乘车去报馆,把报馆内的所有人都请到清河剧院去看戏。
第516章 拉动内需
昨天约好,特刊出版后陈旭请所有人看戏。
因此整个报馆近三百人吃完晚饭,在禁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去清河剧院。
而作为预演和彩排,今天剧院不光表演了白蛇传第二幕,还把刚刚排演了一天的精忠报国也亮出来接受观众的检阅。
而看完这两场全新的戏剧,报社的一群人都疯狂了,特别是精忠报国,那豪迈悲壮的歌词和大鼓号角金铁交鸣荡气回肠的音乐都激起了所有人的共鸣,最后商议决定要将这首歌曲登载在下一期报纸上传扬天下。
对于陈平等人的决定,陈旭自然是应允,他创办报纸的主要作用就是制造一个可以控制的舆论阵地,以此来转移那些无所事事的百家方士的眼球,并以此来宣扬他改革的策略和方向,只要报纸上不登载打倒大秦和秦始皇的言论,他不会太过去干涉。
看完戏出来,已经是酉时,正是晚上六七点的样子,而此时才是清河园和对面留香园最为热闹的时候,无数前来游玩的王孙贵族富豪商贾络绎不绝,门口的大街上也人潮涌动,卖馒头包子的,卖煎饼果子的,卖烧烤的,而陈旭竟然发现还有人买烤螃蟹,如同烧烤一样,用竹棍串在一起三只,一钱一串。
“侯爷,自从中卫府宣布夏日宵禁时间延缓半个时辰之后,我发现咸阳晚上一下子热闹多了”陈平跟在陈旭旁边说。
“现在是夏日,酉时正是一天最为凉爽的时候,而且太阳也还没落山,忙碌一天的人刚好可以逛街消遣一下,这可是拉动消费和内需的极好时间,如果宵禁不许出门关在家里睡觉,岂不是浪费”陈旭笑着说。
“侯爷,何为拉动消费和内需”陈平听不懂。
“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就是我们平日需要用到的东西,吃穿主用都包括其中,意思就是要花钱买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消费,而内需就是内部需求,你看这些经营者都是咸阳城内的平民,他们制作一些食物在这里售卖,刚好前来游玩的人也需要这些东西,这就是内需,当然相对于内需,还有就是外需,比如咸阳能够制作出来,但外地郡县缺少的,从咸阳贩卖出去就叫外需,我以前说过货币的概念,钱币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才能起到货币的作用,钱币如果放在柜子和仓库里不用,那就不是货币,顶多叫做资产,当一个人在这里经营者手里买一样东西,就必然有钱流通到经营者手中,然后这个经营者要想明天赚到更多的钱,他就会把这些钱拿去买更多的东西来贩卖,而他花出去的钱也必然会让别人想办法去提供更多的东西来满足经营者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货币流通链条,最后这些钱会形成一个循环,钱的流通带来更多环节的消费,最后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人都获益,这就是财富的增长和分配,比如这个烤螃蟹,平日这些螃蟹长在河沟里面没有人问,并没有丝毫的价值,但现在却有人把它烤来售卖,而且还有人买,那么这些螃蟹就变成了值钱的东西,住在河沟附近的贫民便可以捉螃蟹卖给这些烤螃蟹的,一个本来没用的东西变成了一种财富,无论是捉螃蟹的贫民,还是烤螃蟹卖的人,能够挣到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人想吃螃蟹,这就是内需,而这种需要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如果人一天到晚忙的打屁的时间都没有,那即便是有人想吃螃蟹也没时间,所以必须给百姓一个可以消费的闲暇时间,因此我给中尉陆大人提请延缓一个时辰的宵禁时间,不过似乎没有完全成功,只延缓了半个时辰,但眼下看来还不错”
“螃蟹螃蟹,好吃的烤螃蟹,清河侯昨日传授制作的烤螃蟹,一钱三只一钱三只”
卖烤螃蟹的是一个十五六岁衣衫褴褛的少年,旁边还站着一个同样黑瘦衣衫破旧的少年,约莫十岁左右,相貌有六七分相似,应该是一对兄弟,一个简单的陶盆,里面燃烧着木炭,二人就蹲在路边,一个煽火一个烤,少年嘴里还不断大声吆喝,旁边一个竹篓,里面放着半篓剥洗干净的螃蟹和一些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