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帝国吃相 > 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242

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2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安装成功,但因为是一比一制作,因此工程量很大,要全部完成估计还得半个月时间,至于配套的传动装置,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到时候恐怕要开春了。”胡宽有些不安的说。

“慢慢弄吧,这就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反正眼下精通水利建造的工匠都还没找到,何况也并不急用”陈旭拍拍胡宽到肩膀安慰。

“侯爷不急我却很急,宽非常迫切的想看到这架水车的力量是不是像侯爷说的那样方便省力”胡宽摇摇头,然后略有些踌躇的接着说,“眼下在平坦宽敞之地建造都如此费时费力,到时候恐怕在河岸边制造更加困难,水车完全安装成功估计得数月时间。”

“水车省力是肯定的,不过你这吊装方式不对,所有才会如此费时费力。”陈旭笑着说。

“建造房屋和城墙都是这般,全靠人力抬拉,何来轻松省力之说”胡宽疑摇头苦笑。

“非也,你这方法太过粗苯了,而且容易失手,一旦木头掉落下来会造成人员死伤,如果动用吊塔和滑轮组就可以安全轻松许多”陈旭笑着说。

“吊塔和滑轮组是何物”胡宽听见两个新名词,眼睛变得贼亮贼亮的激动的问。

“来,我画给你看,非常简单而且实用”陈旭随手捡起一根木棍,用脚将地上的沙土扫出来一片平整的空地,然后随手画了一个吊塔的样子。

“看见没有,这就是吊塔,塔身可以用粗木搭建,就是脚手架的样子,顶上一根长木作为塔臂”

“中间部位安装一个可以左右上下转动的支点,塔臂前后两端都有绳索和铁钩,其实就和秤的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把撑杆上的提绳换成了支点而已”

“塔臂后端的铁钩用来悬挂重物,就仿若秤砣,挂的秤砣越重,塔臂另一端吊起的重物也就越大,帮工在地上扯动绳索可以摆动塔臂,自然就可以将重物吊到需要安放的位置,只需要有一个人站在吊塔顶上摇旗指挥就行了

“为了省力,还可以在塔臂上加装滑轮组,滑轮就是铁质的活环,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种,滑轮的构造是这样的”

第381章 扁担宽板凳长

吊塔的原理很简单,而且城市里随处可见

吊车、建筑工地上的吊塔,而且吊塔和滑轮组几乎形影不离,是焦不离孟的一对好基友。

眼下虽然没有钢铁吊臂,但用木头也是能够做出来简单吊塔的,至于滑轮组,眼下有了钢铁,要铸造出来并不困难,就是一套活环而已。

定滑轮负责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负责省力,一个定滑轮加一个动滑轮组合就能省一半的力,当然,这是理论上的,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就能省三分之二的力,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就能省四分之三的力,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但不管怎么说,用滑轮组省力是肯定,最主要的是可以用绳索改变受力的方向,工人就不用站到高高的脚手架上处于危险境地。

眼前二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密密麻麻站了数十个工奴,穿着破烂的衣衫正用手往上嗨哟嗨哟的吊装一根根七八米长的水车龙骨和数米长的巨大木板,而且身上连一根安全绳都没有,只要脚下一滑肯定会掉下来摔成重伤或者摔死,在这样一个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任何损伤带来的可能就是性命不保,何况一个工奴而已,如果陈旭不在的话,工地上的管事挽救一下的心思都不会有,直接就会丢到草棚自生自灭,死了就拉到外面一埋,绝对不会有任何人过问。

万里长城里面埋的尸骨累累,秦始皇的陵寝更是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刑徒,修驰道直道死的也无法统计,在这个野蛮而原始的时代,人命不值钱。

但在陈旭看来,所有的人命都值得珍惜和珍重,除非是罪大恶极之辈,这些工奴,并非有罪,而只是命不好而已。

足足用了二十分钟,陈旭将吊塔和滑轮组详细给胡宽讲了一遍,胡宽虽然对滑轮组能够省力的原理感到一头雾水,但却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侯爷从来都不会瞎说,侯爷说省力,那自然就是省力,于是胡宽嚷嚷着让安装工程暂停下来,然后去办公室设计图纸去了,而陈旭也头昏眼花的站起来去冶炼工坊,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来做火铳的。

在冶炼工坊把麻杆和公输胜以及几个擅长铸造的工匠都找来,陈旭把几张图纸拿出来仔细的讲解了一遍,然后看着几个人问:“听懂没有”

“侯爷,铸造这根管子难度倒是不算大,只是您说的拉出细钢丝绕成弹簧,这个我等从来就未做过,不知道如何下手,这钢铁坚硬无比,非是麻线那般柔软”作为冶炼工坊首席工程师的公输胜苦笑着说。

“其实你说的没错,拉丝其实和纺线差不多,只不过所用的材料一个是钢铁一个是丝麻而已,先用硬度很高的钢铁铸造一个带细孔的铁砧,乘钢铁汁水还未完全凝固之时用钢钳拉出一截细头夹在铁砧的小孔之中,另一端制作一个纺车一般的卷轮,然后卷动之下就应该能够拉出钢丝,中间可能会涉及到淬火等处理过程,然后将拉好的细丝在加热状态下缠绕在一根细铁棒之上,根据需要的长度用钢钳剪断就能够得到弹簧,只不过涉及到弹簧的大小长短和强度问题,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成功,眼下你们可以先用锻造法打造出一根极细的钢丝,然后绕成弹簧我先做试验,然后就是这些零件,这是扳机,这是击锤,这是安装弹簧的卡扣和固定装置”

火绳枪只是一个验证发射方式和威力的设备,最终目的还是打造出燧发火枪,原理并不难,难就难在制造,因为燧发火枪看似结构简单,但激发方式却是一整套联动装置,扳机、弹簧、击锤、齿轮,每一样大小必须十分严格,并且精确到毫米级别才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而且这些都没有严格的理论支持,完全是陈旭凭空想象出来的,大秦固然也有非常严格的制造工艺和高明的工匠,但面对这种复杂的机械,一圈工匠虽然一个个都听的看似严肃认真,但其实内心的混乱和陈旭当初穿越之后清醒过来后的状态是一样一样的,没有不懵逼,只有更懵逼。

中国历史上从宋朝开始使用火器开始,一直发展到明朝出现燧发火枪,期间经历了好几百年,而且火药和钢铁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加上和西方文明的不断接触,这才有人慢慢改良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燧发火枪,而眼下的大秦,可以说连火药都没见过,钢铁出现也是最近一两个月的时间,热锻造技术也刚刚才学会,你和他们讨论这种复杂的机械构造,实际上有一种自己找虐的感觉。

在炼铁工坊和铁匠铺呆了足足两个小时之后,陈旭脸皮抽抽着黑着脸出来,然后也懒得继续视察工地了,坐上马车直接回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