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分节阅读 49(1 / 2)
d炭开始在石板上写写画画,嘴里还一边嘀咕,“一上一,二上二一下五去四二去八进一七上二去去去尼玛的几”
陈旭如同念经一样,写出来长长一排乱七八糟的阿拉伯数字,不停的使劲儿一缕一缕往下薅头发。
对于陈旭写出来的仿佛蛐蟮的文字,牛大石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也还认得出来几个,但牛全就彻底懵逼了,但又不敢打扰陈旭,只能站在背后瞪大一双眼睛如同看天书一样。
珠算口诀陈旭小时候学过,但仅限于加减,而且一二十年过去,在记忆中早就已经被归归归归归零了。
但即便如此,作为一项伟大的国粹,在他慢慢的回忆下,十多分钟过去,简单的加法口诀还是被他弄的七七八八,只等拿到算盘就能挨着拨出来。
减法要麻烦点儿,但有了加法口诀,还是能够推导出来,至于乘法和除法,那个实在是太难了,凭他目前的状态没几个月的时间总结不出来,而且目前也还用不上。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陈旭的减法口诀也差不多捋顺了,这时候木匠拿着一件东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大人,算筹做好了”
“很好”陈旭高兴的站起来,但随即眼前一黑差点儿杵到石板上,身体晃了几下被牛大石赶紧扶住。
尼玛蹲时间长了,有点儿贫血。
看着这把长两尺宽一尺的竹算盘,陈旭拿起来抖了几下,然后还用手指上下拨了几下竹节做成的算盘珠,虽然有些毛刺和卡顿,但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牛全,我教你这算筹怎么用,要记牢这些口诀”
陈旭说着把算盘放在石板上,指着上面的八根木档说:“这第一根表示个位,第二根表示十位,第三根表示百位,以此类推,余下的表示千,万,下面四颗珠子表示一二三四,上面一颗珠子表示五,那么一就是一,口诀就叫一上一”
陈旭说着把个位的一颗算珠啪的一声推上去。
“二就是二,口诀就叫二上二”
陈旭一边说,手指一边动,随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一到九的数字都挨着演示了一遍。
“现在开始加法运算,一加一,一加二满五则下一去四”
算盘的加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口诀记牢就行了。
随着陈旭的讲解和示范,牛全听的目瞪口呆,张嘴巴张的大大的,眼睛也瞪的一眨不眨。
他也精通粗浅的数学加减法,平日用算筹计数加减,并没有感觉到复杂,但此时看到陈旭设计的这个从未见过的新算筹,在记忆口诀的同时,心里已经如同翻江倒海。
“牛全,你来试试”陈旭站起来指着算盘说。
“好好,让属下来试试”牛全激动不已的蹲下来,一边念着口诀一边拨动算珠,而陈旭则在旁边指导提醒,十多分钟后,牛全已经能够把加法完整的应用出来了,虽然比较慢,但基本上没有出错。
“好了,你把昨日收到的税粮名册拿出来计算一遍,看看有没有错误”陈旭吩咐说。
“欸,好好”牛全赶紧去仓库拿出来一卷竹简,摊开放在石板上,对照着每根竹简上记录的数字开始累加结算,短短不过几分钟,牛全兴奋的脸皮涨红的说:“里典大人,两者数据分毫不差,这个算筹真的是太神奇太方便了,以后下村收粮也可以带上一架呃,大人,这个算筹可否起个名字干脆就叫陈氏算筹”
“不用,就叫算盘吧”
“好,计算数据,盘点正误,算盘两字恰如其分也”牛全赶紧拍马屁。
陈旭默默的在心底为几百年后发明算盘的数学家默哀了几秒,对不起那个老祖宗了,呃,也不对,老子穿越过来在汉朝之前,应该自己是他们的老祖宗才对。
“算盘轻巧,使用方便,但口诀你要熟记于心,后面的还有减法口诀,你可以对照应用熟练,如若再有不懂可来问我,我让木匠再打造几件算盘送过来,等收粮队回来你要教会税卒使用,夏粮之事一分一毫皆不得出现差错”
“大人放心,牛全省得”牛全赶紧点头。
陈旭于是叮嘱木匠再去做几件竹算盘出来,同时还让他用木头打造一个好看精巧点儿的,自己没事的时候可以演算一下乘除法口诀,等过几天推荐给县令江北亭,或许还能捞点儿好处。
很快时间一晃好几天过去,随着各个村的脱粒机开始大量制造出来,几个亭长反馈回来的消息看来,夏粮收割已经进入了非常良好的状态,而征粮队也每天牛马不停,成堆成堆的粮食络绎不绝的拉到仓库。
陈旭一颗提着的心也慢慢放松下来,每天没事就跟着陈老头儿学学秦律,抽空练练算盘,要不就是骑着杂毛的大马带着牛大石在镇上各处转悠熟悉地盘,同时策划农忙结束之后该从哪里下手来解决清河镇的贫穷状态,因此日子过的也算是又清闲又忙碌
第105章 瘟疫
这天中午时分,三匹快马踢踢踏踏风驰而来停在了陈旭办公的房子前面,范坤和两个兵卒跳下马满头大汗的冲了进来。
“里典大人,里典大人何在”
“啥事儿”陈旭刚刚吃了一碗面条准备躺下睡个午觉,一连串喊声让他很郁闷的从床上爬起来。
“尚好尚好,里典大人快随我去县衙,县令有请”范坤焦急的说。
陈旭瞬间有些蒙圈,然后一边穿凉鞋一边问:“知不知道是什么事”
“听说是修路的民夫出现了瘟疫,短短三天已经死了十多个人了”
陈旭手一抖,脸色都黑了,“瘟瘟疫”
“对,现在几千民夫人心惶惶,兵卒都快弹压不住了,驰道修建已经近乎于完全停止,如果不能按期完工,所有人都会受到严惩,县令命令您速去县衙商量对策,不得拖延”
好吧,陈旭无可奈何,三下五除二将衣服鞋子帽子穿戴好,让牛大石把马牵来,叮嘱他务必每天巡查粮仓和夏粮收割情况,然后翻身上马和范坤三人急匆匆往县城而去。
清河镇到县城五十多里,一个时辰之后,四匹快马扬鞭冲入雉县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