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比如叶和泽应酬特别多,比如叶和泽的西装看着面料都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再比如上次匆匆看了一眼方净言开的豪车
韩染想抽一支烟,找了半天,才想起来东西都在行李箱里没规整。拿起手机给他妈打了个电话。
响了五六声,那边才接了起来,听筒里传来一个老头嘟囔的声音,接着才是韩染的妈妈说声。
小染?
韩染抱着手机,动了动嘴唇说:张叔叔又说你了?
朱若芳埋怨地看了一眼带着老花镜抱怨她又养死了一盆牡丹的老伴,捂着话筒让他走远点,才对韩染说:没事,就是养死了一盆花,一天唠唠叨叨的。
韩染闻言,笑了笑。
韩染父亲去世后,朱若芳一个人带孩子,生活不易,等到韩染高考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张叔叔。孩子们长大都要飞出鸟巢,剩下老鸟孤零零地守着空巢,两个丧偶的寂寞老人一来二去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张叔叔人不错,就是当老师时间长了说话爱搭上几句教训人的话把子,心是好的,但是听多了难免腻烦。
怎么了?工作怎么样?五一回不回来?朱若芳见他时间长没说话,就问道。
韩染拿着手机看了一眼残腿,报喜不报忧地说:没事,都挺好的,程哥可照顾我了,今天才杀青一部,刚回家喘口气过几天又要进组,五一可能回不去了。
朱若芳嘟囔道:你这一天瞎忙活,可注意身体了,工作再忙也要把身体照顾好,对了,上次给你介绍的惠阿姨的儿子,你见了吗?怎么样?
韩染拆开外卖盒子包装,看了一眼里面的菜,都是清淡好消化的,连一颗辣椒籽都没,对朱若芳说:嗯,见了,长的精神,人也不错。他不知道怎么启齿闪婚这事,下次回家带回去,您给过过目。
朱若芳一听,有戏,这心也就落了地,连老伴的唠叨声都没那么烦人了。
妈,你知道惠阿姨什么情况吗?还有还有他儿子的情况。韩染问道。
问这些干什么?你们俩接触的时候你自己没问他吗?
韩染心道要是知道还从你这打听,当初是没多想,后来是问不出口,就凭叶和泽出口就是投资电影的口气,那和他这个十八线开外的娱乐圈底层差距可就大了去了,他说:没什么,这不是刚接触没多久,没好意思问,就从您这打听打听。
朱若芳一听,觉得也是这个理,俩孩子说刚谈上,就打听人家世,说出去可不是缺家教嘛,想了想说:你惠阿姨是我们原来文工团的演员,长得可漂亮,后来一声不吭去了国外,这些年一直在国外没回国,不过听她聊过,她儿子是和前夫的,前夫在国内好像挺有钱,具体干嘛的也没多说,反正你和人家先处着,要是不合适咱就散了再找。其实关于叶和泽的妈妈惠兰的事,有些不方便跟小辈们说,当年惠兰离团还有一个传闻是她给人当了情妇,怀孕被原配发现,送去了国外。不过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没一点证据,况且惠兰当年可是团里一枝花,嫉妒她的可不是一两个,嘴碎的背后给人家添堵传闲话,那都是那几个跟惠兰关系不好的。
韩染心里有了底,脑补了一个叶和泽父母离异,亲妈远赴国外,土豪亲爹给他娶后妈的故事。心里凄凄然地和朱若芳聊了一会家常,最后承诺过几个月抽空带叶和泽一块回去,这才把朱若芳哄好,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
老张,我儿子要带对象回来啦!朱若芳挂了电话,就对阳台侍弄花草的老伴说道。
老张手里拿着小铲子,蹲在地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从缝隙看了朱若芳一眼,小心翼翼地刨了一铲子土说:年轻人就要有定性,这老话说的好,先成家后立业,一个人在外面闯荡身边没个人,可不叫大人们操心嘛洋洋洒洒说了十来分钟,等刨干净土块,把根须带着土挪大盆时,瞅了一眼,哪里还有朱若芳的影子,人早跑外面跳广场舞去了。
程林是正洗头的时候接到韩染电话的。
他刚得了闺女,宝贝得不行,抱着宝贝闺女就要亲一个,谁知道孩子尿片没绑好,亲闺女一泡尿全浇在了他手上,就这样也舍不得给闺女摆脸,只是象征性地捏了一下女儿的脸,一个劲地说:果然是亲闺女,像你爹,我小时候也在你太爷爷身上尿过。
程林的媳妇严婉如是他大学同学,当年也是班里一枝花,后来还是程林死皮赖脸地磨了好些年才追到手,现在连孩子都有了。
严婉如接过孩子,抱在怀里,她刚出月子,身材还有些丰腴,嫌弃地看了程林一眼,催他赶紧去洗洗。
程林也没多说,进浴室就脱衣服冲澡,刚洗完,对着浴室的镜子涂爽肤水的时候,严婉如推开了浴室的门,把他的手机递了进来说:韩染打来的,响了一会了。
程林拿过手机,放在耳朵边,一边拿毛巾擦耳朵里的水,一边问:什么事?
韩染说:程哥,去启航的事,靠谱吗?
程林把毛巾随手挂好,走出浴室,经过婴儿床的时候顺手逗弄了一下女儿,然后才拿着电话去书房说:你还不信我了?
韩染赶紧说:不是不信你,我这是愁的,我和公司还有一年半才合约到期,而且我自己的情况也不是什么大腕,启航要是签我那可得和米多这边折腾一番
程林皱了皱眉头,从书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噙在嘴里的时候又取了出来,重新放在烟盒上说:你这些顾虑我也知道,启航那边比咱们都清楚这些,现在那边签不签你是个未知数,我能做到的就是领着你去见见人,尽我所能周旋,要是不成他说到这,顿了顿,要是不成,那就没办法了,反正我是一定走的,我的情况你也知道,米多文化这边已经快把我架空了,要是再待下去,就连我闺女的奶粉钱都不知道从哪挣。
他想了想,突然有些不放心,试探道:我跳槽的事,除了你我和启航那边,你可别说出去。
韩染有些失落说:不会,程哥你放心,我是真拿你当朋友,你离了米多文化去启航我也替你开心,就算你不是我经纪人,咱们还是朋友。
程林也知道韩染人品没话说,就是这些年在圈里待的疑神疑鬼,习惯性地交代了一句。
我先约一下启航的人,你和我一起去见见,要是不成要是不成你在公司就和我保持一点距离,毕竟你一直在我手底下,我要跳槽公司里怕有人怀疑你也要走,给你穿小鞋。程林是个实在人,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也就对韩染还不错。那年他刚从杂志社转行当经纪人,第一个签约的艺人就是韩染,那时候大家都难,韩染还是个在校生,而他也人脉有限,只能给韩染跑跑没什么名气的剧组当当龙套,等后来资源人脉都好起来了的时候,他手底下艺人也就多了,分配到几个人身上,韩染那边总分不到最好的。
韩染拿着筷子拨了一下外卖盒子里的西蓝花说:行,那谢谢程哥,不管怎么样都得谢您。他说的诚恳,程林听得糟心,两人又说了几句就挂了。
程林拿着电话,看窗外车帅马龙,觉得有些对不起韩染。说到底他也有私心,韩染这样的性子不会钻营,要是有人捧,凭着他的业务能力想火起来并不难,可偏偏韩染这人死倔,就连陪投资方喝酒都是爱答不理,埋头苦吃,要是没人叫他,一顿饭连个屁都不放。刚开始公司还有心想捧他,后来慢慢心也就淡了,等出来一个形象和韩染相近,心眼多,会交际的李晨清的时候,公司就彻底把宝都押在了李晨清那边。谁家开公司也不是开善堂,既然带不来利益,那就换个能带来利益的人,程林当初也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李晨清身上,因为李晨清能给他挣来更多的钱。
其实程林比谁都清楚,韩染当年要是不签给他,戏剧学院的老师也会给韩染推荐经纪公司,那样或许比跟着他更有前途。
约好了一起去看新房,叶和泽结束了工作,中午自己开车回了家。
韩染在家随意下了点面条,等叶和泽到家的时候还没出锅。
两人一人凑合着吃了一碗,就出门看房去了,路上韩染想去一趟花卉市场,顺道买点绿萝,叶和泽只说屋里有。韩染就没再提要求。
要不怎么说贵也有贵的道理。
韩染到了自己新房的小区一边感叹有钱真好,一边欣慰自己也买了这么个房子。
小区里没几栋楼,院子里的园林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个区域,春天那个区域有回廊和桃花,夏天的区域是一个池塘,池塘中央建了一座凉亭,池塘里栽种了荷花,秋天那边种的是枫树,而冬天那处最好看,直接盖了一个会客室,窗外栽了一排腊梅,品茶赏雪想想都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