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425(1 / 2)
d端是晋阳,东端是真定,真定位于河北大平原上,往南四百余里就是邺城,而这四百余里,年底就要通铁路。”
“届时晋阳和邺城,全长就可以用铁路连接起来,太行山东西两边的陆地交通,总算是有了质变。”
尉迟明月看着路线图,不由得为井陉线这条跨越太行山的铁路工程惊叹不已,宇文温起身,来回走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钱花到这里,才花得值,对不对。”
“这些年来,还有往后几年,朝廷都要修铁路,但财政支撑不了,所以得靠民间集资,靠官督商办的铁路公司来修铁路。”
“为此,朝廷制定了一揽子的铁路修建计划,分期实施,还得分期发行国债筹集资金,这计划宛若一张路线图,大家要按着路线图行事。”
“你想想看,若是这个时候,我搞什么泰山封禅大典,耗费国库大量钱粮,天下百姓,会怎么看”
“人家肯定会说哟,皇帝没钱修铁路,有钱搞泰山封禅大典,这不是好大喜功么”
宇文温的细心解说,让尉迟明月恍然大悟,不过她还是为夫君鸣不平:“二郎做了那么多功绩,若不封禅泰山,岂不是岂不是锦衣夜行”
宇文温笑着摇摇头:“我的功劳,不需要靠封禅泰山来彰显。”
“它们会随着一条条穿山越岭的官道和铁路,一片片新开拓的国土,一座座兴起的城池、港口,一个个贸易航线,融入天下百姓的记忆中“
“这样的荣耀,封禅泰山可给不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体系
傍晚,殿内,宇文温拿着小刀,走向面色凝重的张丽华,然后在食案前停下,一手去摸食案上碟子里放着的一个囊状物。
这囊状物为皮质,有皮囊水袋大小,冒着些许热气,宇文温用刀将其轻轻捅了个洞,一股热气随即从皮囊里喷涌出来。
张丽华很担心这玩意突然爆炸,拿着个团扇挡着脸。
宇文温坐在一旁,将小刀放在案上,然后给张丽华讲解眼前这道美食。
在河西地区,穷苦牧民没什么像样的炊具,平日里煮野菜羹倒也勉强,可是一旦要烹饪肉食,就会很麻烦,于是他们采用一种很特别的烹饪方式,那就是“石炙”。
炙,就是烤,也就是把肉架在火上烤,为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
炙肉,配合着酪桨食用,是如今流行的饮食方式北方。
而河西地区的“石炙”,不是用火直接烤肉,要借助石块这种媒介。
首先点起篝火,把一些光滑的石块譬如河里捡来的鹅卵石扔到篝火堆里烧。
与此同时,宰杀绵羊,取出羊胃翻洗干净,再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得滚烫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肚,扎紧羊肚两头,不让里面的热气漏逸。
由于羊肉在宛若皮囊的羊胃内受炙热石块的加热,产生大量热气,然后热气膨胀,将羊胃撑得鼓囊囊。
等得火候差不多,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轻轻戳破羊胃、开口放气,直至羊胃不再膨胀,割开羊胃,同食羊肉和鲜汁,味道鲜嫩无比。
宇文温讲解完,眼前这原本鼓囊囊的羊胃也瘪下来,他用刀割开皮囊,内里的羊肉块散发出阵阵香气。
“呀,用了不少调料呢”张丽华轻轻嗅一下,就嗅出些许不同寻常,“却不失羊肉的香味,做这道菜的厨师,是个烹饪好手。”
“那当然,五味斋凉州分号大厨的手艺自然是过硬的,这道菜,河西很多厨师会做,但要做得好,却不容易。”
宇文温说完拿起筷子,给张丽华夹羊肉:“赶紧的,趁热吃。”
他自己也吃了几口,满意的点点头:“人家正好到京城轮值,咱们这段时间有口福了。”
张丽华吃了一会,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油腻,有感而发,问:“二郎,莫非这道菜要往南方推广”
宇文温点点头:“没错,物离乡贵,菜肴也是如此,当然,前提是味道合当地人的口味,所以要进行适当的改良。“
“五味斋在各地有分号,各分号的厨师们会认真研究当地美食,然后加以改良,做出自己的风格,然后和其他分号交流。”
“接着,总号会居中安排,将各地美食在别处推出,以此彰显五味斋的不同之处。”
“在河西地区平平无奇的这道“石炙羊肉”,在河南可是大受欢迎,现在,大厨们琢磨出更清淡口味的“石炙羊肉”,准备在广陵分号推出来来来,赶紧吃。”
张丽华见宇文温连做“餐饮”也做得如此认真,不由得感慨。
五味斋,据说是天子潜邸时创办的最早产业之一,发展到现在,全国各大都会和主要商埠都有五味斋的分号。
虽然看上去不算起眼相对于许多皇家产业,但五味斋每年的盈利额却是很惊人的。
张丽华五味斋是皇后管着,将来是要由太子妃接管,可以说,这就是皇家产业中的主业之一,张丽华觉得若是说出去,大概没人相信五味斋会在皇家产业之中有如此地位。
然而,五味斋极其能赚钱倒是真的。所以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何五味斋能这么“旺”。
她有见识,知道有些官员借助所谓酒肆、食肆来收取贿赂在陈国时,然而以宇文温的身份,五味斋好像不需要具备这种“职责”。
面对张丽华的疑惑,宇文温笑道:“餐饮这行业,做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到瓶颈,瓶颈是什么呢档次和特色。”
“你是知道的,大户人家,有权的、有钱的、有地位的,自己家里有厨子,有食材,有场所,可以在大宅子里招待客人,吃喝玩乐面面俱到,连住宿都包了。”
“这样的人家,根本就不会在外面的酒肆开什么雅间宴客,那样太丢人了。”
“所以,各地酒肆、食肆的大客户,主要是商贾,还有中低级官员。”
“这些人,有闲钱,有摆排场请客的需要,譬如官员之间私人性质的迎来送往,或者行商之间的人情往来,但因为种种原因,家中没有能力摆出上档次的排场。“
“也没有能力养厨艺高超的厨子,没能力收集各类名贵食材。”
“所以,高档酒肆就有了商机,当然,这种所谓的排场,不是什么仪仗方面的排场,主要在于菜色,还有用餐环境。”
“但是,高档酒肆那么多,大家都在用餐环境上下功夫,所以,最后能决出胜负的,就是菜色,菜色的档次和特色,决定这家酒肆能否突破瓶颈,超过同行。”
“然而,即便有了特色菜,却不能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