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369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36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媗觉得“硝酸甘油”既然被誉为“救命神药”,每片一百文,会不会太“贱”了

她认为,为了“发明”这种神奇的特效药,药厂恐怕花费了不菲的钱财,按着一瓶卖六百文的价钱还不是出厂价,之前投入的研制成本,何时才能收回来

面对陈媗的疑问,宇文温只说“薄利多销一样赚钱”,却没把真正的秘密说出来。

硝酸甘油,又称硝化甘油,宇文温当然知道这玩意的本来面目:即是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又是烈性炸药。

正如苦味酸最初是作为黄色染料出现的那样,硝酸甘油最初是以药剂的身份出现,后来由于意外,化学家们才发现这玩意的脾气暴躁,是烈性炸药。

所以,硝酸甘油硝化甘油,是集善救人的特效药恶杀人的炸药于一身的化学品,可以说,这东西是善是恶,完全在使用者的一念之间。

先前,宇文温苦苦追求烈性炸药,他并不知道苦味酸如何制作,就记得硝酸甘油硝化甘油这个名词,所以为此投入人员和资金进行研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圆梦”。

然而,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

硝酸甘油,顾名思义就是用硝酸处理过的甘油,所以要制作硝酸甘油,首先得有甘油,然后有硝酸。

为了获得甘油和硝酸,大量技术人员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然而即便有了这两种玩意,硝酸甘油依旧做不出来。

无论是把硝酸加到甘油里,还是把甘油加到硝酸里,无数次实验失败的结果表明,硝酸甘油的合成,并不简单。

于是,又经过无数次实验,经过无数次爆炸、失火,技术人员付出了血和泪,才终于突破了技术障碍,实现了硝酸和甘油的“联姻”。

这么多年投入的巨额费用,想要靠“救命神药”的薄利多销来回本短期,当然是不可能的。

硝酸甘油的用法,全在宇文温的一念之间,他很快做出了选择。

硝酸甘油的“善”,应该造福百姓,那么就要尽可能降低硝酸甘油药片的售价,尽可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这种特效药。

所以,一百文一片最终售价的硝酸甘油药片,对于生产厂家根本就不盈利,甚至还有点亏,于是这种药卖得越多,药厂就亏得越多。

那么,收回研发成本及盈利的重任,就让作为烈性炸药的硝酸甘油来承担。

宇文温想到这里,高兴得哼起小曲来。

且不说军事,就说工程爆破都需要大量猛炸药烈性炸药,苦味酸受限于靛蓝的产量,所以年产量增加速度总不够快,明显影响各种大型工程的施工进度。

现在好了,“炸药圈”有一个新人“出道”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硝氏兄弟

邺城工业区,一座正在运行的大型化工厂内,宇文温正在现场视察,他看着眼前鳞次栉比的各类设备,听着各类轰鸣声,只觉心旷神怡。

陪同视察的人之中,坐着轮椅的刘杨分外显眼:天子站着,身为臣子的刘杨居然坐着。

按说此举失礼,但没人纠结这一点:一把年纪的刘杨腰椎受伤,不能久站,所以天子特许他坐轮椅。

而刘杨还作为讲解员,向天子讲解这些年来邺城化工产业的发展情况。

宇文温看着白发苍苍的刘杨,看着对方不由自主颤抖的手,心中叹息:这是帕金森病的前兆,老刘啊老刘,你累了一辈子,该颐养天年了。

刘杨却沉浸在讲解之中,邺城的化工业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如今向天子介绍情况,就如同向天子介绍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刘杨有儿子,推着轮椅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小刘”,“小刘”在天子面前有些拘束,但“老刘”却滔滔不绝的说着话。

三十多年前,年轻的西阳郡公宇文温来到邺城,在城中偶遇炼丹道士刘杨,自那以后,刘杨走上了修炼“化学之道”的征途。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刘杨已经白发苍苍,因为在一次实验事故中腰椎受伤,虽然不至于瘫痪,却落下病根,不能久站,甚至得坐在特制靠背椅上,不然也坐不久。

宇文温对这位劳苦功高的潜邸旧人很关心,特许刘杨坐轮椅见任何人,包括他。

而他对于人才,不吝褒奖。

刘杨在黄州时娶妻成家,有了后代,但一心扑在“证道”之上的刘杨,数十年如一日的痴迷化学,要不是宇文温还记得“小刘”的存在、时不时过问一下,刘杨几乎都没给儿子的前途做任何打算。

即便是现在,刘杨也一心扑在技术问题上:

“陛下,邺城的日用化学品产量逐年增长,之前每年的增长都在一成半左右,自从南司开辟了西洋海贸,接了大订单,去年的增长达到四成。”

“如今面临的问题,就是油脂原料不足,想要进一步增产,难度很大”

宇文温点点头:“是啊,这是个问题,养猪、养羊需要时间,需要草场、饲料,不是说养就养的”

说到兴头上的刘杨,此刻正在向宇文温介绍邺城肥皂产业的现状,而这家化工厂,其主打产品就是肥皂以及各类油脂制品。

小小肥皂,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具备保护皮肤、嘴唇效果的护肤、护唇产品,品种也五花八门起来。

这一产业大发展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动物油脂,动物油脂可以来自河北各地普遍饲养的羊,也可以来自日渐增多的养猪场内大肥猪。

收集而来的动物油脂,经过皂化工艺后制成肥皂,若掺入香料,也可制成香皂,工业化生产的肥皂、香皂,以及各类油脂制品的产量很大,所以化工厂对于原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猪、羊的养殖规模总不能无限制扩大,那么化工厂的生产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因为原料供应不足,导致难以再进一步。

对此,刘杨和许多技术人员都想到了可能的替代办法,那就是合成油脂:从石油里提取油脂类化学品,然后加以精炼,制作出肥皂以及各种油脂制品。

原理,和从石油中提取蜡来取代虫蜡、蜂蜡一样。

若这样的构想能够成真,刘杨觉得化学工业必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对此观点,宇文温十分赞同,因为他知道石油化学工业确实能做到这一点:石油里包含各种有机化学成分,如能将这些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就能生产出许多化学制品。

然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提取出石蜡、精火油以及一些润滑油,已经是当前技术水平能做到的极限了。

以石油为原料,大量生产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