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364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3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世中君王都活活饿死了,寻常百姓的日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按照二刘以板、荡为例的解释,梁武帝不得善终、梁国百姓家破人亡,最大的原因,是梁武帝身为君王却“不务正业”。

至于佞佛,确实削弱了梁国国力,但不是直接原因。

二刘的说法倒也简单:佛教不是治国之道,也配挨骂

为何梁国会有太清之难

一,因为臣不忠。

都督京师诸军事的萧正德,打开建康城门引狼入室;勤王军主帅柳仲礼,坐拥数十万兵马,却在建康外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叛军围台城,无动于衷。

又有大量梁国文武投靠侯景,是助纣为虐。

二,因为子孙不孝。

父亲、祖父被困台城,梁国皇子、皇孙们表现各异,有人想要勤王救驾,但更多的人却拥兵不动,想要渔翁得利:借叛军之手害死父亲祖父、太子,自己好有机会继承大统。

三,因为兄弟不悌。

国难当头,梁国宗室不思御敌,反倒兄弟阋墙,相互攻伐,视手足如寇仇。

以上三条,但凡梁国宗室、官员做好一条,纵然佞佛导致国力衰退,又能有侯景什么事

萧正德不开建康城门,侯景叛军急切间攻不破建康,就只能流窜别处,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柳仲礼若不是作壁上观,侯景叛军又如何能够从容围困台城数月,以至于最后得手

若梁国宗室齐心协力,果断合兵驰援建康,心中有鬼的柳仲礼面对宗室诸王,敢对建康作壁上观

勤王兵马四面合围,侯景叛军不要说围城,就连自保都难。

臣不忠、子孙不孝、兄弟不悌,太清之难的发生,和佞不佞佛有什么直接关系

实际上,梁武帝的“失”,在板、荡二文里就能找到“影子”。

二刘的总结,让大帐内气氛为之一变,数月来为“护教”多方奔走的萧瑀,对两位授业恩师的“仗义执言”几乎要喜极而泣。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令他厌恶至极的身影又跳出来了。

太史丞傅奕作为史官,当然有资格在此时参与讲经论史,此刻,针对二刘的总结,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他认为,梁国君臣、宗室在太清之难的表现是臣不忠、子孙不孝、兄弟不悌,就是因为大家沉迷佛教,只顾着修来世,无所谓今世的忠、孝、悌,故而行事肆无忌惮。

萧瑀立刻出列反驳,说佛教未兴之前,自先秦以来,中原就有许多不忠的乱臣贼子,赵惠文王饿杀父亲赵主父赵武灵王于沙丘宫,就是子弑父,大不孝。

司马晋的八王之乱,宗室相残,此为不悌,这都是佛教大兴之前就发生过的事,可见不忠不孝不悌之辈什么时候都有,怎么能怪到佛教头上

萧瑀认为,若按照这种逻辑,后汉时张角利用太平道起事、晋时卢循利用天师道起事,莫非就可以认为,道教罪大恶极么

眼见着便宜小舅子果然自己往圈套里跳,宇文温不由得扬了扬眉毛,心中念叨: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折腾了数月,话题再炒下去就要糊了,所以他今天设了个圈套,让崇佛的官员不由自主往里跳。

跳进去,再想出来的话,呵呵

宇文温如是想,看向傅奕,却听傅奕高声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傅奕不回避萧瑀对道教当年“污点”的质疑,随后话锋一转,将道家“知错就改”后的成果,大概说了一遍。

道教有炼丹术,是修仙的“必修技能”,而现在,炼丹术早已经演变为“化学之道”、“物理之道”,无数炼丹道士作为实验员,在五庄观及许多新式道观里,日以继夜进行化学、物理实验。

许多道士,在各种实验事故中致伤、致残甚至丧命,但即便如此,其他人依旧前仆后继,冒着生命危险继续探索未知领域。

不事生产的道士们,用生命和岁月为代价,摸索出了猛炸药,摸索出了“三酸”、“两碱”,摸索出了许多化学制品、机械装置、技术工艺。

发明新式电报机的袁天罡,也是道家弟子。

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可以说,道士们用硕果累累的发明、发现,向皇朝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竭尽所能为受国不祥的天下主分忧。

傅奕总结,说道教数百年前犯过错,如今已改过自新,是为亡羊补牢。

随后他反问萧瑀:那么,佛教能做什么

僧尼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不似农、工那般从事生产,不如商贾能够货殖升利,不缴纳租税,不服劳役,又不能如道教那样研究实用技术报效国家。

眼下,除了不畏艰辛在南中教化百姓的白莲宗,佛门子弟好像无法为天子分忧。

傅奕认为,佛教于国于民没有多少功劳,却要求皇朝优待,当年在梁国,僧尼拿人钱财时笑眯眯,出大事了就赖梁帝误解佛义,一副死不认错的无赖嘴脸,现在又想来占便宜

“不知回报、反省,只知索取、狡辩,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面对傅奕的嘲讽,萧瑀气得两眼发黑,胸口发堵,好歹意识到自己身处御前,而姊夫又疑似有越来越强的灭佛倾向,所以他压制心中怒火,为了“护教”挺身而出:

“陛下僧尼亦可为国效命为君分忧”

第五百三十九章 讨价还价

僧尼也能报效国家

怎么个报效法

宇文温此刻独坐书房,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僧人在战场上念经,给己方士兵加“状态”、“回血”亦或是对敌军施加“负面状态”

这不科学,也不可能,但又有很多可能。

所以,“见多识广”的宇文温将几个“可能”信手拈来。

报效国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上战场。

所以,将僧人组织成军队,名为“万字军”,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为由,对周边番邦发动宗教战争。

“万字军”的军旗,其上图案当然就是佛教的万字符左旋,僧兵们手持缠绕佛珠的九八式火铳,头戴极具特色的钢盔,身着灰褐色军服,脚穿作战靴,腰别小罐,罐内装着防毒面具。

由僧兵组成的军队,不惧生死,在战场上端着火铳,冒着箭矢列队前进,完成几轮射击后,呼喊着“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上刺刀,发动冲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