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268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12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才有了让人惊叹的变化。

然而,硬化路面、建设完善排水沟渠所需巨额费用,足以让种种改善市容的构想化为泡影,毕竟人口数十万的长安城,想要维持一个干净的市容,所需投入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也只有那个人,能舍得投入这么多钱财,整顿长安市容。

外面传来马鞭挥舞的声音,马车缓缓移动,继续向前走,王越看了看怀表,确定从拥堵开始到现在,过了大概三十分钟。

车窗外、街道旁,堆积着许多木箱,还有一辆坏了车轮、车身倾覆的马车,车边有几名男子正和多名警察交谈着。

看样子是这运货马车倾覆,倒下的箱子散落地面,才使得街道拥堵。

若没有警察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恐怕还有得堵。

自从长安城里有了警察局,警察带来的好处同样很明显,然而推行警察制度也需要巨额开支,若不是财政收入充沛,朝廷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维持一支精干、高效的警察队伍。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要不是当今天子有本事弄钱,无论是“风吹无尘雨无泥”的长安街道,还是“维持治安、打击犯罪”的警察队伍,都不可能出现。

就在王越感慨之际,马车缓缓停下,他看了看窗外街景,发现距离自己府邸还有一段距离,却不知为何马车停下。

正奇怪间,见前方道路有许多人,看样子是士兵,自家府里仆人打着伞匆匆而来,不顾地面湿滑,一路小跑跑到车边,低声禀报:“郎主陛下如今在府里”

“什么陛下来了”

王越闻言大惊,顾不得许多,拉开车门跳下车,接过雨伞便往前跑,仆人紧紧相随。

前方有禁军设卡,所以马车才停了下来,王越一路小跑,跌跌撞撞的跑向自家府邸,禁军将领认得王越,赶紧搀着他一起往府里走:“王使君莫要急,慢些走。”

王越之前外放任刺史,如今回京述职,见着是熟人,赶紧问:“陛下怎么来了”

“连日下雨,陛下出宫巡视街道排水情况,记得王使君今日回京,就顺道到府上看看唉哟,王使君,按时辰你也早该回到了,怎么回事”

“这不路上堵车了么。”

“堵车怎么会堵车”那禁军将领问道,“一会可得向天子好好说说,怎么雨天车少反倒堵车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后路

私第,临时起意登门的宇文温,与刚回来的王越交谈,其子王栎亦在旁边,尊贵的客人端坐上首,身为臣下的主人在一旁侍奉,陪着说话,王夫人则在外忙着张罗便饭

男主人不在家,客人登门,让女主人陪着说话,这种事情传出去,只会让粗胚认为宇文温是专门挑日子上门,对年近五旬的王夫人有什么不良企图。

数百年来那么多昏君,肆无忌惮者多有上门奸淫臣妇之恶行,宇文温可不会让人有机会造谣,所以即便王越不在,他到王家的前提,是有王越之子王栎作陪。

王栎在宫里担任侍卫,还是千牛备身,宇文温此次出宫巡视街道排水情况,王栎伴驾,天子半路上起意,到王家坐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见着风尘仆仆的王越,宇文温顺便问起对方在任上的经历,算是提前对王越在任上的表现进行考核。

王越如今在益州总管府治下龙州任刺史,加上明德元年以来的一系列仕宦经历,王家已经完全实现了由商贾之家到官宦之家的转变。

而他作为潜邸头号大掌柜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消失不见。

乍一看上去,是王越圣眷渐衰,不再是天子亲信近臣,所以宫中产业再不得经手,只能外放做官,也就是找个凉快的地方待着,不要在天子面前晃来晃去碍眼。

实际上,王越知道这是天子的恩遇,让他家渐渐摆脱“商贾市侩”的身份,日后,大家就记得“王使君”,对于“王员外”、“王大掌柜”渐渐淡忘。

而天子的另一层用意,就是给他家提前安排后路。

作为为天子掌管产业的近臣,王越知道日后新君即位如果他能活到那时自己必然要靠边站,因为新君必然会有心腹之人来管理庞大的产业,或者由皇后来管,不会需要他这个老家伙。

届时,只会经营产业的他,没有其他“使用价值”,就只能回家养老了。

所以,与其在那个时候失势靠边站,不如现在就“转行”,把自己原先管着的产业尽早交接,然后专心在刺史任上历练,靠着政绩积累年资。

将来新君即位,若缺可靠人选任要职,反倒还可能会想到他们这些外任过刺史、接受过历练的“老人”,若不想用,也无所谓,因为那时自己老了,是年轻人的时代了。

天子的良苦用心,王越明白,这算是天子给常年经商的潜邸旧人们提前安排后路,让大家在仕途上积累年资,将来新君即位,还能靠着“循资格”的选官制度继续自己的仕途,不至于人走茶凉。

所以像刘平、李方这些当年以商贾身份为天子做事的人,如今都已经如王越一般,成了刺史,从“员外”变成“使君”,不再为发展工商业而四处奔波,而是一心一意做官。

当然,各自家中产业是不会就此放弃的。

交谈了大概半个时辰,宇文温开始说起其他事来:“你家糖果铺的小食,着实不错,尤其那九制陈皮,风味别具一格”

“朕听说了,各轮船招商局为名下客船采购小食,你家的九制陈皮必是其一,深受商旅欢迎”

“能把小小陈皮做出大买卖,真是不简单。”

王越赶紧回答:“陛下见笑了,这只是雕虫小技”

“那可不一样,家庭作坊自作食品出售,一天卖个十几斤,和工场化大规模批量制作、一天卖个数百上千斤相比,这完全是两回事。”

宇文温说着说着,又开始偏题,虽然王越如今已是刺史,但其作为产业主,宇文温还是不忘提点对方:

“食品工场以先进工艺、设备批量制作腌制食物,如何确保品质稳定很重要,还得确保卫生,无论是腊肠,火腿,果脯,还有话梅、陈皮,都是如此。”

“因为市场需求很大,你们要在确保品质和卫生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产量,不光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带动就业。”

“你家的九制陈皮越好卖,用工需求就越旺盛,而且对橘皮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那么种植橘子出售,就成了许多农户生财的途径”

“橘林面积越大,需要的人手就越多,所以,这些农户也会雇人,同样创造了就业机会。”

“其他食品加工工场也是如此,实业发展,能够带动下游相关产业一起发展,造福更多的人。”

“朝廷一直都在鼓励发展实业,但还不够,接下来会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仅以食品加工业而言,诸如轮船招商局之类的机构,会加大食品的采购,你们要抓住商机,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