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67(1 / 2)
d今日兴昌柜坊的名号已经在长安城里打响,信用也渐渐获得认可,长安城里许多权贵、大户人家,开始在日兴昌“投资理财”。
把本来窖藏着生锈的铜钱,拿出一部分,要么投入日兴昌,要么投入别的柜坊,而那些柜坊同样把吸纳来的资金,投入日兴昌柜坊来个钱生钱。
钱生钱,本来是粟特人擅长的营生,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日兴昌柜坊这个怪物,实力逐年暴增,连带着许多新柜坊也在长安大量出现。
找粟特商贾借钱的官员、商人渐渐变少,大家开始倾向于到日兴昌等柜坊处借贷,如此强劲的对手,本来并不难解决,因为数百年来,不是没有中原商贾挑战过粟特人,但都失败了。
中原的统治者,排斥商人,把商人当做贱民,却又离不开商人,所以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排斥、压制本土商人,却重用胡商。
当年无论是齐国还是周国,权贵们都喜欢和胡商来往,让胡商帮忙打理买卖、产业借以敛财,而本土的商人,再有本事,却很难得权贵们青睐。
安吐罗知道,当年齐国还在时,在两淮放高利贷的商人,大部分是胡商,因为邺城的权贵根本就看不上当地商贾,即便对方愿意当狗,也没资格在门前叫一声。
正是因为有如此地位,所以粟特人在中原各地通行无阻,凭借着几乎是垄断的西域货源,在中原大赚特赚,万一遇到竞争对手,可以轻易将对方击垮。
不需要用商业手段,直接靠盘外招政治打压就很方便,但这一招如今行不通。
日兴昌柜坊的靠山很硬,盘外招不好使,而这靠山奉行“利益均沾”,带动山南荆襄各地的商贾,团结起来做买卖赚大钱,在长安城里的实力越来越强。
面对如此强悍的竞争对手,长安的粟特人已经力不从心,安吐罗对此深有感触,因为他参与其中,知道以黄州为首的山南商贾如今实力和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强。
走出日兴昌柜坊大门,安吐罗再度看向热闹非凡的那几家邸店,心中无奈,胸中有千言万语,临到嘴边却只是一声长叹。
黄州的商队,能给长安送来如霜的白砂糖,以及大量檀香、龙涎香、郁金香等海外香药,粟特商人很难做到,因为没有充足的货源,而对方有。
不仅如此,黄州商贾在长安还大规模销售香皂、玻璃器皿、白瓷、书籍等畅销货物,分掉了长安东西市的大量利润,粟特人在市场里的主导地位,正在渐渐丧失。
如此强劲的对手,正在蚕食粟特人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操着山南地区口音的商贾,出入长安东西市,甚至还有大量山南背景的柜坊在长安开业,大规模吸纳民间资金,开展放贷业务。
这些柜坊,背后是来自山南的官员,无论这些官员有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基本上和日兴昌类似,最后都有很强的靠山,粟特人想要与之竞争,无论是明里暗里,都很难。
安吐罗和其他粟特人看着这一切在发生,却无能为力,就像看着树枝上盛开的鲜花被风吹落,自己却无可奈何。
但这不代表安吐罗会坐以待毙,他和家族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是既然打不过对方,便就成为对方的朋友。
这个道理很简单,而这一选择能够成功实施的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不吃独食。
豳王奉行的“利益均沾”原则,真是太好了。
安吐罗骑上马正要离去,却见一名仆人赶来,上气不接下气的通报一个消息。
去年年底才成立的市舶司,组织船队冒险渡过黑水洋,到东海彼岸的倭国贩卖丝绸、瓷器等中原特产,后来船队满载而归,带回来的货物之中,有大量产自倭国的白银。
市舶司随后调集重兵,护送这批白银入京,如今车队已经抵达长安,正招摇过市,随员们向围观百姓大肆宣扬,说白银足有二十余万两。
安吐罗闻言有些失神:“二二十余万两白银”
第二十六章 兴致勃勃
国库大院,人山人海,天子宇文乾铿今日驾临,为面前一个个银球所震撼,这些银球雪白雪白,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白光,他只觉得自己眼睛都要被晃瞎了。
每个银球的重量将近一百二十斤,而宇文乾铿面前的银球,足有一百单八颗。
这些银球排成九排,每排十二颗,一眼望去蔚为壮观,宇文乾铿伸手摸着一颗银球,只觉得十分冰凉,随后心中激动万分。
白银二十余万两白银
宇文乾铿对于钱没什么概念,但知道白银比铜钱“值钱”,虽然大致上说一两白银等价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人们只愿意用铜钱换白银,却不愿意用白银换钱。
也就是说,市面上的白银,一两不止能兑换一千文铜钱。
而二十万两白银入库,意味着国库充裕了许多,远不是二十万贯铜钱能够比的。
不说怎么用,就说赏赐,赏臣子一百两白银,比起赏臣子一百贯铜钱或者等价的布帛要风光得多。
宇文乾铿摸着这银球,好半天才回过神:“这是叫什么来着”
一旁的官员赶紧回答:“回陛下,此物名为没奈何,重一百二十斤,搬运不易,为的是防盗。”
“那,熔起来方便么”
“回陛下,很方便的。”
“好,好,好”
宇文乾铿连说了三个“好”字,好不容易才把目光从一颗颗“没奈何“上挪开,转到了另一边。
市舶司此次送入京城的货物,除了二十余万两白银,还有其他一些物品,其中包括龙涎香。
自从皇朝攻略岭表,将交广之地纳入管辖,来自海外的香药就经陆路源源不断供应京城,龙涎香也时有出现,而市舶司从倭国带回来的龙涎香,是上品。
不仅龙涎香,还有一些上好的貂皮、狐皮等皮货,当然,又有一种分量十足的货物,那就是硫磺。
宇文乾铿对硫磺不感兴趣,他不知道这是制作火药的重要成分,但不妨碍他兴致高涨,看着摆满院子的货物,宇文乾铿真的很高兴。
据说倭国最早和中原联系,是在后汉时期,到了曹魏时,倭国遣使中原,带来的礼物竟然只有男女奴隶,可见这国家物产之贫瘠。
而现在,市舶司竟然能够以做买卖的方式,从倭国带回来许多白银,宇文乾铿觉得市舶司的建立,果然没有错。
按着市舶使、豳王温的介绍,宇文乾铿知道倭国似乎银矿不少,那么时不时派船队去倭国做买卖,就能带回不少白银,充实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