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22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同对方的说法,更不是为对方披荆斩棘的“创业故事”所感动,而是因为他听出来,这位是真的信了。

也就是说,本来以骗人敛财为终极目标的传销团体大头目,居然真相信自己所说的那一套,不是要骗钱,而是真的要带领所有团队成员,实现发大财的目标

封建迷信要不得哟

第二百三十五章 俺们的口号是

宗教狂信徒,很难用严刑拷打或者财色让其开口,那么对于宇文温来说,是否就此束手无策、无法从沙门显和口中问出想要的口供

当然不是,他可以用鸦片来撬开对方的嘴。

但这样做稍显麻烦,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生效,并且风险不是没有:万一对方真的意志坚定,选择嚼舌自尽,那可就白忙活一场。

所以,还得靠技术。

宇文温知道如何对付狂信者,其实道理很简单,把对方洗脑即可,当然这要因人而异,对于辩论技巧要求很高,但对于宇文温来说,不是问题。

他见着显和似乎说累了,微微一笑发问:“法师,可曾听说过安利”

“安利”

显和有些愕然,他不记得佛法里有关于“安利”这个词汇的运用,不过见着西阳王称呼他为“法师”,似乎已经被自己说动,欢欣鼓舞之际,开始虚心请教何为“安利”。

“安利,实际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宇文温把嘴炮功力提升至六成,开始忽悠,目标是弥勒下生狂信徒、沙门显和。

要做大事造反,那就得有长远规划,为何自古以来,那么多呼喊着弥勒下生的队伍起事失败了道理很简单,格局太小,成不了气候。

既然要做大事,那就不能畏畏缩缩,不要因为做贼心虚的心态,一开始就遮遮掩掩,好像见不得光似的,必须有个正大光明的招牌,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名头。

首先,要有丛林也就是寺庙,即便是一座破落小庙都行,反正必须要有。

既然打定主意要以弥勒下生的旗号起事,那么一开始就要做好开宗立派的准备,寺庙的名称一定得和宗派有直接联系。

弥勒信仰,以净土吸引信众,那么可归为净土宗,不过这名字太俗,得有创意,不如就叫做白莲宗,以寺庙所在山岗取名,譬如“积石山白莲寺”。

名字有了,得想办法吸引人气,相关手段,显和必然熟门熟路,宇文温不再多言,反正就是要把“积石山白莲寺”的名头打响,凭借信徒的供奉,攒起第一桶金。

自己本人当然是寺主,至于手下,得慢慢培养,培养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不断组织邑义,以各种雕刻佛像、弘扬佛法的活动,来发现、挑选人才。

发展邑义的同时,还得花钱养一批“托儿”,积累寺庙的名气,与此同时尽可能发展邑义,以寺庙为核心,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佛社。

待得钱财充裕,赶紧把寺庙修葺一番,其他装修都好说,正殿及佛像一定得装扮得威严,而自己在信徒面前除了佛法之外要少说话,做神秘莫测状。

但必须亲近信徒,经常出现在信徒面前,为其排忧解难,做不到的话,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

在发展邑义的同时,选拔出来的人才要加以重用,适当时机不要贪财,把钱粮都花出去,在别的地方建立分公司分寺,名称很重要,必须要有“白莲寺”三个字。

譬如,在左城的分寺要称为左城白莲寺,其他地方分寺以此类推。

听到这里,显和有些疑惑:“施主,不知此是何意”

“很简单,名号你要打响名号让各地分寺发展的信众,都知道你积石山白莲寺是白莲宗总坛主寺”

见着显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宇文温继续说下去,当分寺达到三座以上规模时,团体需要优化、调整,那些表现出色的人,要根据其能力安排不同的重任。

组织力强的人当寺主,管理寺庙;有口才的人担任化主,发展信徒;对佛法研读精妙、善于辩论的人担任法师,专门负责和别的寺庙争夺信徒。

若有擅长幻术的人,那就负责表演神通,吸引更多的信徒。

至于那些一开始就跟着自己但能力平平的人,负责管账,毕竟钱粮大权,得忠诚可靠的管着才放心。

与此同时,多收养孤儿,长大后同样予以考验,借此选拔人才。

正大光明扩大白莲寺主寺及分寺的规模,在注意搞好和当地官府、豪强、大户关系的同时,收买人心,接受投献。

分寺不要太多,免得引起官府警觉,待得时机成熟时,可以开始“蜕变”。

首先要维护好名声,那种“女施主留宿寺庙一夜以便求子”的事情不能再做了,管不住裤裆的和尚,想办法让其消失。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大规模组建寺庙武装。

派人假扮山贼袭击寺庙,然后以此为借口扩充寺庙建筑,在外围修筑壁垒等防卫设施,以自卫为由招募人手扩充寺庙武装。

武装队伍的来源,可以是身强体壮的僧人,可以是依附寺庙的百姓,可以是自己收养的孤儿,也可以是放下屠刀的贼寇、溃兵。

铠甲、弩这种违禁的东西先不要碰,就用弓箭、木棍、长矛、刀牌操练队伍。

有了武装队伍,人员的饮食待遇要好,念经的和尚可以不吃肉,但武装人员必须保证有肉吃,这样才能练出力气。

武装队伍养起来很费钱粮,不能光做看门狗,要以维持乡里治安、主持公道、除暴安良为名,经常和豪强武装以及盘踞各地的贼寇打交道,适当锻炼队伍,提高实力。

当然,这得有技巧,必须以调解争端解救人质、土地划界、水源纷争,宗族矛盾等的理由出动武装,让当地官府认为,当地白莲寺是稳定秩序的一大助力,而不是居心叵测的造反组织。

必要时,还得以剿灭山贼、为民除害的名义,派队伍攻灭山寨,借以锻炼攻坚能力。

当然,借机和各地绿林好汉、大当家们搞好关系,经营人脉,这也是目的之一。

武装队伍的锻炼方式还有很多,譬如以加强各地分寺“交流”的借口,让队伍护送法师、信徒、化主往来各地分寺,可以正大光明锻炼队伍的行军、扎营能力。

锻炼上几年,一支可靠的武装力量就锻炼出来了,而要做大事造反,靠的不就是武力来解决问题么

这样的武装力量,哪里是靠着邑义造佛像、讲佛法就能锻炼出来的

“必须要有正大光明存在的寺庙,才能接受投献,有了田产,才会有稳定的粮食收入,才能放僧邸粟,高效聚敛钱粮才能正大光明养起一支寺庙武装”

宇文温右手一握,然后猛的一挥:“组建起来的武装队伍,得拉出去杀人见血、行军打仗历练历练,这样才可靠”

“不然等临起事了才拉队伍,那些看见人血就会腿软的信徒,你让他拿根长矛上阵能顶何用没有会打仗的人指挥,人多又有何用官军出动几十骑就能打得你们晕头转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