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813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8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难的时候,而拖欠的犒赏,他也已经下令补发,为何那些士兵还要叛乱。

如此忘恩负义之辈,不但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还敢掳走他的爱妃,真该族诛

一想到张丽华的音容笑貌,一想到张丽华如今的处境,陈叔宝就觉得心在滴血,此时已是黄昏,距离南大营爆发叛乱已经过了半日,他的贵妃,恐怕已经被很多人给

熊熊怒火再度在心中燃烧起来,陈叔宝猛地站起身,正要调兵遣将,却觉得天旋地转,又差点晕倒,沈客卿见状不敢大意,扶着陈叔宝坐下。

他是靠着天子的恩幸才得以参掌机要,一旦陈叔宝有个三长两短,太子登基后,他们几个幸臣恐怕会被太皇太后扔出去平息众怒。

陈叔宝宠爱张丽华,所以得知噩耗之后急火攻心导致两度晕厥,沈客卿就怕再来个第三次导致不可挽回的恶果,不由得拼命劝解起来。

“无需多言,马上,派兵攻入南大营,将那群逆贼抓来”

“可是官家,之前不是已经议定,先固守秦淮河北,召集京口、采石驻军回”

沈客卿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因为陈叔宝正恶狠狠的盯着他,宛若一只食人猛兽般不怀好意的盯着,那一瞬间,沈客卿只觉后背凉飕飕。

“快,马上派兵”

。。。。。。

太极殿前,西堂内聚集着文武官员,正在议论着南大营爆发的叛乱,这些人之中,有深受天子亲近的尚书令江总,也有平日里不受天子待见的尚书仆射袁宪。

白发苍苍的江总,满腹经纶,经常陪着天子游宴,和孔范等人被诟病为狎玩之客,他身为台辅却从不劝谏天子以国事为重。

尚书仆射袁宪,为人刚正不阿,为了吴兴王废太子陈胤之事,为陈叔宝所排斥,但天子也知道袁宪一心为国,故而让其参与机要。

不到一个时辰前,陈叔宝召集众臣议事,商量如何平定南大营叛乱,根据不断收到的消息,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固守待援。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参与兵变的乱兵似乎早有勾连,否则不至于有如此大的规模,想来有幕后主谋,只是没有找到人证物证,无法查出到底是谁。

王师主力正在淮南征战,建康守备相对虚弱,对方借着这个机会挑唆建康城内部分士兵叛乱,正是钻了个空挡,而对方到底有没有后手还不得而知,所以朝廷应对叛乱要慎重。

禁军守卫台城,不能轻易出击,免得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而平定叛乱的兵马,就要从京口、采石调拨。

城中官军只需守住秦淮河北岸,不要再轻易出击,就能将乱兵压在秦淮河以南,待得援军抵达,内外夹击,这场叛乱必然烟消云散。

这策略已获陈叔宝同意,然而当张贵妃遇害的消息传来后,天子震怒,随后下令再派兵攻打南大营,这一举措很冒险,但大家都不敢反对。

天子宠爱张贵妃,张贵妃为逆贼所害,天子悲痛欲绝之下发兵出击理所当然,这种时候谁敢反对出兵,怕是当场就要丢掉性命。

只是如此一来,大家总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台城戒备森严,即便抽调一些禁军出击应该也没问题,再说健康城及附近也有其他兵马驻扎,拱卫台城是没问题的。

大臣们现在担心的是天子,一旦天子悲痛欲绝之下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就不妙了。

如今陈国刚有好转的趋势,大臣们都祈祷莫要节外生枝,南大营的叛乱是疥癣之疾,而天子的安危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巨大隐患。

群臣在太极殿西堂里议论纷纷,太极殿东堂里也颇为热闹,和人满为患的西堂一样,东堂里同样有很多人,不过堂内之人和西堂不同,全都是宗室诸王及其儿子们。

豫章王陈叔英领着禁军站着,手按佩刀,有意无意的巡视堂内众人,他奉天子之命,集结宗室子弟在太极殿东堂候命,与此同时,负责监视对方。

先帝去世,留下四十多个儿子,长子太子陈叔宝登基继位,次子陈叔陵已于多年前殁于黄州西阳,四子陈叔坚没多久也被周军俘虏,所以排行第三的陈叔英成了宗室之首。

现在,他看着四十多个有长有幼的弟弟们,外加其儿子们,还有几个堂兄弟及其儿子们,心中不禁在猜测,这些人当中是不是有此次叛乱的幕后主谋或者同谋。

天子有令,若宗室之中有蠢蠢欲动者,他可先斩后奏。

第四十八章 动机

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刘子鸾,年仅十岁便被其当皇帝的兄长赐死,临死前留下一句话,此时此刻陈叔英想起来心中颇有些唏嘘。

那句话是:愿后身不复生王家。

生于王家皇家,即是幸运也是不幸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无数人为之向往不已,然而真出生于皇家,成了皇子,那种如履薄冰的滋味又有谁能真正感受到

陈叔英以前年幼无知,又有父亲庇护,所以对刘子鸾的那句话不是很理解,而当他长大之后,才渐渐明白对方会如何说出那样的话。

皇子有很多个,然而皇太子只能有一个,当先帝驾崩时,那空出来的御座又未必是皇太子能坐上去的。

至高无上的权力,让皇子们相互间如同防贼一般防着对方,陈叔英知道,他的二兄陈叔陵,当年就对太子之位垂涎不已,为此不择手段意图使得父亲废立太子。

陈叔英庆幸陈叔陵死在了黄州西阳,不然父亲驾崩之后,为了那个御座,陈叔陵不知会疯狂到何种地步。

而陈叔宝登基称帝之后,又开始像防贼一样防陈叔英,明升暗降,使得豫章王成为一个地位清贵却没什么实权的宗室藩王。

现在,又让他来监视宗室诸王,若有人意图不轨可先斩后奏,这说起来好听,可一旦弄错了,陈叔英就要担负屠戮宗室的恶名。

今日南大营忽然爆发兵变,规模出乎意料的大,说幕后没有推手,陈叔英不信,而若是有主谋,恐怕其人所图不小,首先被怀疑为幕后主使的就是他们这些宗室。

这不能不防,因为陈国从立国之初就有隐患,为此掀起一次次腥风血雨。

高祖陈霸先去世时,唯一儿子陈昌还被周国扣为人质,所以空出来的御座只能由陈霸先侄子陈蒨来坐,随后周国放陈昌回国,结果陈昌在陈国使节陪同下渡江的时候“落水而亡”。

也许是报应,文帝陈蒨去世后,太子陈伯宗继位,没过多久便被皇叔陈顼夺位,随后“染病身亡”。

陈叔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父亲的这种行为,毕竟到了那个地步,父亲若不取而代之,日后“染病身亡”的就是父亲。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陈国天子的最大敌人不在外部,而在宗室,陈叔英被陈叔宝派来监视宗室诸王,对方何尝没有派人监视他

他可以对那些形迹可疑的宗室先斩后奏,那些监视他的将领,何尝不能对他先斩后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