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99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众掀起叛乱,若在往日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在如今这关键时刻,却成了肘腋之患,威胁到徐州州治彭城的安危。

淮北地区,从西到东,大体上就是豫州总管府、亳州总管府以及徐州总管府所管辖的地区,而要守淮北,豫州州治悬瓠、亳州州治小黄以及徐州州治彭城这三个城池是必须守住的。

在这其中,彭城更加重要。

南军北伐,必须先拿下彭城,然后进攻青州,只有拿下淮北彭城以及青齐之地,才能打通泗水水系,借以用舟船输送粮草辎重直抵黄河,以此作为北伐军的粮道。

占据了青齐之地,北军便可沿着黄河向西横扫,席卷河南之地,当年晋末刘裕北伐,就是这样的路数,而当南朝丢了彭城,就再也无法有效威胁河南各地。

所以彭城很重要,甚至比悬瓠还重要,而现在,本来可以增援彭城的青州军,却被妖僧掀起的叛乱弄得焦头烂额,没了外援的徐州军,面对陈军极有可能发动的攻势,也会捉襟见肘。

想到这里,尉迟惇觉得本来就痛的头愈发疼痛起来,闭着眼睛缓了缓精神,他睁开眼问道:“说吧,你们原本打算将大军撤到何处”

第二十三章 天命续

崔子枢听着尉迟惇发问,先是一愣,随即回过神来,赶紧回答:“丞相,自然是撤到邵陵,与叶城互为犄角,攻防两便。”

“互为犄角”

“是,丞相,此乃以退为进之策”

崔子枢开始将他和几名主要将领的谋划全盘托出,尉迟惇躺在榻上,闭着眼睛静静听着,他依旧发着高烧,但事关重大,强撑着病体听崔子枢解释。

崔子枢此时说的,是根据战局变化采取的应对之策,天子御驾亲征,实际做主的是丞相,然而十余万大军围攻悬瓠数月不下,此时又有广陵之败、柴村之败,对于士气的影响很大。

顿兵于坚城之下,对士气有影响,如今敌军援兵又击败己方优势骑兵,将领们即便乐观,可普通士兵心里肯定嘀咕,而围困悬瓠的官军主力,现在就有些尴尬。

围城,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如今官军就像一条大蛇,将猎物悬瓠吞在口中却无法下咽,旁边又来了两条狗,一不留神会被对方内外夹击,导致大败。

敌军虎林军的野战能力,通过柴村一战得到了体现,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崔子枢等人决定以退为进,将官军撤到悬瓠以北的邵陵,吸引敌军决战。

“你方才说,虎林军野战能力不弱,又说要引对方出击,在邵陵决战,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丞相,两军交战,摆开堂堂之阵对撼,勇者不能进,怯者不能退,虎林军再能打,也得和其他友军一起出击,届时双方大军对阵,我军只要击溃敌军侧翼,届时兵败如山倒,他虎林军再能打,也无力回天。”

说到这里,崔子枢郑重其事:“悬瓠守军凭借坚城,消磨官军士气,使得官军兵力优势无法体现,故而下官及几位将军认为,不如以退为进。”

“你说决战就决战么宇文温又不是傻子。”

“丞相,宇文温也许逃到光城,也许还在悬瓠,但无论如何,官军主力只要在豫州附近,宇文温就不可能对别处用兵。”

“他若和陈军联手,那该如何应对”

“丞相,下官斗胆,还请丞相下令,将淮南官军悉数撤回淮北。”

尉迟惇闻言睁开眼睛,盯着崔子枢,崔子枢则面色平静的等候对方发话。

崔子枢的意思,尉迟惇能想明白,这确实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即是用在宇文氏这边,也是用在陈国那边。

官军撤出淮南,收缩兵力据守淮北,可以抽出手来平定青州妖僧刘元挑起的叛乱,也可以在邵陵这个己方选定的战场,以优势兵力和宇文温来一场决战。

宇文温本人未必愿意这样,但局势接下来的发展,却由不得对方“徐图之”。

宇文氏占据着陈国的巴、湘、江州以及岭表各州郡,岭表且不论,江州位于长江中游,严重威胁着下游建康的安全,陈国获得淮南,建立起建康的北面屏障,那么接下来,必然会把注意力转向西面也就是长江上游。

陈国必然要求宇文氏归还江州,宇文氏会老老实实归还么

不会,双方肯定会因此决裂,临时拼凑的同盟,瞬间瓦解。

崔子枢说起后汉末年的形势,丞相曹操率大军南下,平定荆州,皇叔刘备和东吴孙权联盟抗曹,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威胁骤减,孙、刘两家随即龃龉不断。

结果就是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趁着刘备大将关羽北伐之际偷袭荆州江陵,导致关羽兵败被俘,刘备崛起的势头就这么被打断。

崔子枢所谓以退为进之策,就是以己方暂时的退让,激化陈国和宇文氏之间的矛盾,同时能抽出兵力平定青州之乱,稳住彭城,稳住淮北。

淮北在手,日后再取淮南时,以陈军那样的战斗力,官军饮马长江,不是什么难事。

而宇文氏不归还江州、岭表,陈国就不可能真正放心,双方迟早为此爆发战争。

所以宇文氏若不想退出豫州,就必须赶在与陈国决裂之前,将围攻悬瓠的官军主力击退,在豫州站稳脚跟,从上游威逼淮水下游淮南各地,以此要挟陈国。

所以,若宇文温已经逃离悬瓠,听得围攻悬瓠的大军撤退,必然会倾向于出击。

携柴村大胜之威,汇合倾巢而出的山南军队主力以及悬瓠守军,追击退守邵陵、士气低落的敌军主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原来如此”

尉迟惇闭上眼睛,沉吟着,虽然头痛欲裂,但他的思路还算清晰,对于崔子枢等人自作主张布置撤军之举,没有了一开始的愤怒之意。

片刻后他睁开眼,开口说道:“然而,对方未必上钩。”

“丞相,只要叶城在手,挡住叶宛道,宇文氏山南的兵马只能走桐柏山、大别山山路出豫州,如此一来洛州只需派少数兵马守住伏牛山之三鸦道,确保南境无忧,便可将主力布置在西侧,抵挡西面关中来犯之敌。”

“朝廷先稳住淮北,击败来犯之敌,日后择机再出击亦非难事。”

崔子枢的策略是先求稳,听起来不错,但尉迟惇不这么认为,因为任何看起来完美的策略,并不是对所有敌人都有效,这是因人而异。

尉迟惇绝不会再姑息宇文温这条疯狗。

他精心布局,在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先发制人,要速灭宇文氏,结果大好局面被宇文温给搅得支离破碎,谁能想到,同时攻打大别山五关的五支军队,竟然会在短时间内全军覆没,给宇文温以可乘之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