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94(1 / 2)
d突刺,同时准确命中战马胸膛。
张定和侧身让过当面刺来马槊,只见那骑兵胯下战马被两根长枪所抵,巨大的冲力将枪杆压弯,战马胸前喷出大量鲜血。
咔嚓两声,两杆长枪同时折断,战马亦轰然倒地,因为坐骑突然停止移动的缘故,坐在鞍上的骑兵被惯性带着凌空前翻,正好向着长枪丛林落下。
几杆长枪对准半空落下的敌兵,噗嗤数声,那骑兵被三杆长枪刺中,如同串在树枝上的麻雀,悬在长枪丛林上方。
出击的长枪兵立刻回队,而轻骑们见着直接冲击无法撼动长枪阵,于是改变了战法。
一股股骑兵继续向着长枪如林的步阵冲去,但不是垂直撞入阵中,而是向着步阵边缘斜冲,骑兵紧握马槊,试图在掠过步阵时刺中阵内敌兵。
这样的操作需要极佳的骑术,距离步阵不能太远,否则马槊够不到敌兵,距离步阵又不能太近,太近会导致马槊还没刺到人自己就先被敌兵刺中。
这种战法如同“脔割”,要一点一点将敌人的步阵削弱。
脔割,是一种酷刑,即是后世所称凌迟酷刑的前身,对付阵型散乱、军心涣散的步阵很有效,然而这样的战术,对于虎林军长枪阵起不了效果。
步阵中的弓箭手,不停用射马箭射马,许多人弓箭手双臂已经开始脱力,拉弦的手指鲜血淋漓,却依旧咬着牙放箭,调整完毕的“王八弩”也开始前出,为步阵提供掩护。
虎林军四个方阵形成了“田”字大阵,相互之间有间隔以方便弓弩手调动,在经历了敌军骑兵最初的连续冲击后,步阵已经稳定下来。
布阵外围倒地的战马和敌兵越来越多,形成高低起伏的“障碍”,让骑兵们再无法肆无忌惮集群冲锋。
天色越来越暗,满天乌云的阻挡下,太阳依旧不知身在何处,身处虎林军方阵之中的主将田正月,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
现在是下午四点半,冬天白昼短,看来再过半个多时辰一个多小时天就要黑了。
战斗从凌晨开始,持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个小时五个时辰,高强度的战斗,没有多少喘息时间,即便是长期接受严格训练的虎林军将士也开始乏力。
是最后一搏的时候了。
田正月下令释放烟火,呼啸着冲上天的窜天猴,绽放出绚烂的光彩,火花尚未消失,蓄势已久的骑兵从柴村冲出,迎着风沙向北前进,向着围攻步阵的敌军骑兵冲锋。
参与回环连打的骑兵,即便有轮流休息的时间,但从早打到傍晚,已经人疲马乏,猝不及防之下无法拦截第一次投入作战的虎林军骑兵。
虎林军本部骑兵只有一千,又有随行的一千多别部骑兵,养精蓄锐了一日,终于等到了出击的时刻,他们快速接近己方长枪阵,将围绕四周的敌骑驱散。
原地据守的长枪阵又开始动起来,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开始向北前进,速度渐渐加快,骑兵分列左右护卫侧翼,一起向北面的敌军本阵实施进攻。
只有击破敌军本阵,才能打退对方,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战斗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无论如何都要拼命了。
方阵中号角声响起,此起彼伏,分外嘹亮。
坐镇现场督战的丞相尉迟惇,看着向己方本阵逼近的虎林军步阵,不知道该发火还是发笑,战斗从凌晨开始持续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日,己方不但攻不进柴村,反倒被对方攻出来,逼近本阵。
那么多骑兵,居然无法击破虎林军
尉迟惇身处战场,亲眼看着己方以顺风之势进攻下风向的柴村,因为风沙的缘故,他看不太清楚柴村北侧也就是正面战场的具体战况,但对方如今推进到自己面前,什么都不用说了。
他看看前方,己方甲士已经列阵完毕,又看看左右,许多骑兵正在集结,而从东、南、西三面进攻柴村的骑兵,不用多久也能赶来。
你们确实很能打,所以,今日必须死在这里
尉迟惇下定决心随即招招手,一名将领见状上前,就在这时,身后忽然有隐隐约约的号角声传来,众将觉得有些奇怪:谁在后面吹号角
尉迟惇先是一愣,随即面色一变,他指挥官军攻打柴村,还放出游骑在四周警戒,而身后北面也就是上风向也布置了游骑,防止有人偷袭,如今这号角声怕是北面游骑的示警。
“不好,北面有敌人过来了”
第十五章 震撼
迂回,是常见的战术,两军交战之际,派出移动能力强的精锐,经由侧翼绕过敌军正面,从其后背发动进攻,类似的战术就叫做迂回。
一般来说,承担迂回作战的军队最好是骑兵,因为骑兵的移动力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的,而光有骑兵还不行,必须有人率领骑兵避过敌军游骑,实施出其不意的迂回、突然袭击。
这种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对于贺若弼来说,没什么难处。
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驰骋沙场数十年,弓马娴熟,用兵虚虚实实,擅长出其不意迂回侧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获得领兵迂回、从背后袭击敌军的重任。
一千三百名骑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庸才手中,不过是招摇过市的仪仗队,若在会用兵的将领手中,那就是夺命尖刀,
贺若弼领兵从光城出发,从东边绕了个大圈,一路上避开敌军游骑,过淮水,然后折向北,然后继续迂回,扮作尉迟氏的军队,大摇大摆绕到宋平以北。
他原本的计划,是伺机偷袭敌军大营,结果对方已经全军渡过淮水南下。
贺若弼领着部下再过淮水,试图搞偷袭,结果刚过河没多久便暴露身份,他孤注一掷,不管不顾领兵向南疾驰,打算冲到预定地点柴村,与友军汇合,结果
结果作为诱饵的虎林军,居然引来了上万骑兵。
按照战前的约定,佯攻宋平的虎林军,要撤到柴村并坚守待援,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让迂回的友军能够实施偷袭,所以贺若弼打算到柴村和虎林军汇合,抱团取暖。
结果一路南下接近柴村时,发现敌军正竭尽全力攻打柴村。
往别处跑是跑不掉了,贺若弼瞬间就决定奋力一搏,直接冲击敌军本阵,尽可能为柴村友军解围,结果发现对方本阵飘扬着绣有“尉迟”二字的大旗。
尉迟惇在督战背对着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贺若弼心中狂喜,快马加鞭,指挥队伍排列成冲锋的锥形阵,突破螳臂当车的游骑,向尉迟大旗所在的敌军本阵冲锋,不到一里的距离,很快便缩减到一半。
他们此时是从上风向发动进攻,仓促应战的敌军骑兵被风沙迷了眼,无法有效阻拦,原本集结在左右两侧的骑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眼睁睁看着北来之敌撞进了本阵。
与此同时,南来的步阵,也和本阵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