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81(1 / 2)
d。
所谓“风雪交加”的雪景,只是在书中见过,如今置身其间,才知道中原的冬天,是如此的天寒地冻,而仅存于长辈说的中原故乡,好像距离近了许多。
岭表安州宁氏,为中原南下汉人,在遥远的南方岭表俚僚之地定居,繁衍生息许多代之后,虽然生活习俗已经本地化,但祖籍却世代相传:宁氏的家乡,在中原的青齐之地。
宁长真字长贞,觉得自己是家族南迁以来,最接近祖籍家乡的人,回去之后,可得好好炫耀一番。
“长贞,下雪就是这样了,虽然冷,但穿得暖和就不要紧。”
冯暄在一旁说道,他不是第一次见下雪,当年到建康时就遇见下雪,只是此次雪中行军,别有一番风味,而自己带来的兵,绝大多数真的是第一次见到下雪。
“这羽绒服,穿在身上还真是暖和,只是靴子好像不太厚,真的不会得那什么冻疮”宁长真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羽绒服,又看看自己的兵,有些担心的问道。
冯暄表示这没问题,因为他们带来的兵,身上所穿行头和虎林军将士一样,应该不会出现大面积冻伤,而丰富的伙食,让许多族兵大呼过瘾顿顿都有些许肉吃,这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其实他们在跟随西阳王南征交趾、林邑时,就见识过周军的伙食是如何之好,如今大老远来到山南,见识了黄州西阳城的繁华,真切感受到西阳王的实力之雄厚。
每人一件羽绒服、两双靴子和四双袜子,还有御寒的被褥,西阳方面很快就把身为客军的岭南兵所需物资准备好,然后每顿至少有肉丝的伙食也同样准备好了。
戎服、弓弩箭矢、铠甲、刀牌,黄州总管府给这些岭南兵全都换了一套新的,冯暄和宁长真带来的族兵,穿上制作精良的铠甲,拿起锋利的长刀,胆气凭空涨了几分。
随之而来的,是立功的心情愈发急切起来。
冯暄和宁长真看着雪景感慨着,不远处,陈佛智正与田正月等将领交谈,今日行军接近尾声,一会便要在前方关隘扎营,陈佛智要落实一下相关事宜。
对于从未经历过下雪的岭南兵来说,在天寒地冻里扎营,需要知道许多注意事项,以免从未经历严寒的士兵出现大面积冻伤,影响战斗力。
高凉冯冼氏、泷州陈氏、安州宁氏为岭表三大豪族,冯暄、陈佛智、宁长真率领各自族兵北上,要为新朝尽一份力,其忠心可嘉,但一开始是被婉拒的。
周国岭南道行军元帅、西阳王宇文温,忽然离开广州番禹北上,随后周军开始调动,虎林军亦拔营北上,广州总管杨济,向冯冼氏的当家人冼夫人透露周国有变,故而有此变化。
冼夫人决定派冯暄率兵北上,助西阳王一臂之力,随即泷州陈氏的当家人陈佛智、安州宁氏的当家人宁猛力也纷纷表态,愿意出兵,助西阳王一臂之力。
而杨济一开始婉拒三家的好意,说岭表初定,需要三家鼎力相助,协助官军提防有人趁机作乱,但三位当家人表示既已归附周国,理当尽心尽力,为国分忧。
冼夫人及长孙冯魂、陈佛智之子陈龙树,各自领兵待命,随时等候广州总管府派遣,对付可能出现的叛乱,而冼夫人次孙冯暄、陈佛智本人、宁猛力之子宁长真,率领善战族兵,北上山南黄州助战。
因为是远征,三家所派兵力不算多,千里迢迢赶赴黄州西阳,要为西阳王分忧,而他们抵达黄州总管府地界时,恰逢周国天子驾临西阳。
岭表三大豪族派兵千里勤王,这让天子宇文乾铿十分感动,当即召见冯暄、陈佛智、宁长真,大加赞扬、封官封爵。
而现在,跟随虎林军出击的三家族兵,已经做好了血战的准备,他们面前的战场,不再是瘴气弥漫、山林密布的岭表,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那是他们祖先居住过的地方,魂牵梦绕的中原。
第二百七十五章 虚与委蛇
下午,吴州州治广陵,大队兵马正在入城,周国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尉迟佑耆巡视淮南州郡归来,继续坐镇广陵,提防江南方向的异动。
顺便找个机会和不久前抵达的陈国使节寒暄一下,虚与委蛇一下,尽量拖延时间。
回到行辕的尉迟佑耆,还未洗去风尘,先听佐官汇报广陵情况,得知一切正常,心中稍定,而得知江南陈国似乎在和上游山南宇文氏媾和,他不觉得意外。
如今的陈国,已经危在旦夕,长江中游州郡尽失,连岭表都丢了,如今只剩下游三吴之地,连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根本就没有能力发兵主动进攻任何一个方向。
陈国有兵,为数不少,但没有粮食,光有兵没用,甚至会因为粮食短缺导致军心大乱,到时候营啸演变成叛乱可就好笑了,陈国自顾不暇,哪里有精力来想其他事情。
尉迟佑耆已经从最初的挫败感中恢复过来,如今虽然攻守易形势,但淮南周军实力依旧,而陈国现在根本没能力支撑一次像样的大规模进攻。
无论是渡江北上收复淮南州郡,还是逆流而上收复江州乃至巴、湘二州,亦或是浮海南下收复岭表广州,尉迟佑耆断定对方都是痴心妄想。
所以己方对于陈国的媾和要求,基本上就是虚与委蛇,态度上是渴望谈判,但实际上不打算做出太多让步,陈国俘虏可以放,但粮食绝对不会给。
这是愚蠢的资敌行为,和救火投薪没有区别,除了增长陈国铤而走险的野心,没有任何好处,尉迟佑耆不觉得陈国有资格向己方提出太多的条件,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他们才不得不装个样子出来。
当然,他们虚与委蛇不过是有些心累,而真给了粮食的宇文氏,才是蠢得无可救药。
尉迟佑耆派出细作到江南,混入建康城中打听消息,而陆续传来的消息表明,宇文氏方面为了拉拢陈国,已经节衣缩食提供了数十万斛的粮食。
据说还有使节来到建康,争取缔结盟约,一起对抗尉迟氏。
这本该是秘密进行的事情,无论是粮食支援还是使节抵达建康,都该保密,结果如今建康城内人人皆知,尉迟佑耆除了鄙夷陈国的保密措施又等于没有,还愈发觉得宇文氏是病急乱投医。
不过想想对方的处境,尉迟佑耆倒是颇为理解,宇文氏的地盘是关中、山南,却腹背受敌导致兵力捉襟见肘,所以不得不用粮食来稳住下游的陈国,但这样的举动,效果存疑。
宇文氏攻占了陈国的巴、湘、江州,还占据了岭表各州郡,如此深仇大恨,妄想用数十万斛粮食糊弄过去,尉迟佑耆觉得陈国君臣但凡还有羞耻心,绝不会真想和宇文氏媾和。
所以宇文氏布置在江州的兵马,依旧不能调走,而在巴、湘以及岭表广州的兵马,同样不能调走,因为当地的陈国旧吏迟早要起事,驻军兵力一少,有和没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