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37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山南流行的四轮马车,一辆车也不可能坐多少人,所以除非马多,那些随行的仆人、侍女都是步行前进。

到了中午,要用餐,要躲避热辣辣的太阳,所以一天里能赶路的时间并不算多,按以往来说,一个官员带着家眷、随从、行李,从武昌到夏口,至少得花四天时间。

而现在,当天出发,下午就能抵达,因为轨道马车除了换马之外,是一直在前行驶着的,车上成员可以从容用餐、如厕、休息,不会耽误赶路。

这一点很重要,省去了乘客的旅途劳累,对于黄州西阳的官员来说,今后去安陆,就可以乘船渡江到武昌,坐有轨马车去夏口,然后乘船走涢水到安陆。

这样的出行方式,和骑马走官道去安陆所需时间差不多,但没那么累,而今天郝吴伯带着大家体验专列,就是要为划分专列规格做出参考。

人分贵贱,官分上下,载客的轨道马车,要分成官、民两种,而官也要分等级,官员出行根据品秩不同,马车的规格不同,所以专列的规格也得分清楚。

不光官职,爵位是公爵的人,与爵位是侯爵的人所乘坐的专列其规格也必须不同,具体怎么分,还没有定论,因为周国的礼制可没对有轨马车的规格做出规定,而有轨马车的车厢,要比一般马车车厢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专列车厢越舒适、宽敞,就越能体现乘客的地位和身份之尊贵。

山南地界官职最高的官员,就是大行台尚书令及其上佐,接下来是各总管及其上佐,然后是各州刺史及其上佐,而武官也能分成几个等级,至于说到爵位,最高有郡王级别的西阳王。

可能乘坐专列的人,不光许多品秩的官员、武将,还有这些人的家眷,有的家眷是有诰命的,所以还得考虑女眷的品秩,有轨马车不可能为这些人一一准备对应的专列,所以如何定出合适的规格,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职官、爵位、散秩一系列因素参合在一起,让郝吴伯绞尽脑汁都定不下最佳方案,所以今日带着下属乘坐专列,来个集思广益。

现在的专列,主要是给从武昌到夏口的官员乘坐,若是从夏口到武昌西阳,可以直接乘船顺流而下,所以总的来说,专列也没必要准备那么车次。

郝吴伯初步的构想,首先官车和民车要分开,而官车就分四个规格,车厢外部尺寸相同,但车厢内布局逐级狭小,装饰也逐级简化。

最好是做成通用车厢,车厢内的布局可以较为方便的变化,以便尽可能的减少成本,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郝吴伯觉得如今局势危急,宇文温还让他负责这种事,是有些分不清缓急轻重。

车上官员纷纷说出自己对专列规格的看法,郝吴伯听在耳中只觉得嗡嗡作响,揉了揉太阳穴,下令大家回去后将构思写出来上交,他再逐一翻阅。

为了一条二百里长的铁路如此大费周章,郝吴伯有些无奈,但他知道这条铁路意义重大,因为宇文温的雄心壮志不小,需要这条铁路来积累运行经验。

郝吴伯听过宇文温描述的轨道运输美好前景,但不太敢相信真的能实现,因为那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效果存疑。

更别说为了修筑二百里的铁路都已花费巨资,运行起来也很吃力,再修更长的铁路,他觉得搞不好会是劳民伤财,白白浪费那么多铁料和钱粮。

或许,该上书杞王,请他来让宇文温“冷静一下”

郝吴伯脑海里闪过如此念头,就在这时专列缓缓停下,他看向窗外发现已经抵达巴口港,掏出怀表看了看,发现专列准时抵达目的地。

走下专列,呼吸着江边带着腥味的空气,郝吴伯看着熟悉的港口颇为欣慰,巴口港和西阳城一样,越来越繁华,而复线铁路的出现,让这两处地方的联系愈发紧密。

所以郝吴伯对铁路的感觉很复杂,而此时此刻,巴口东方的江面上,出现大量的船只。

那是出征在外将近一年的虎林军回来了,郝吴伯此次来巴口,除了体验专列的乘坐感觉,也是为了迎接西阳王麾下的这支劲旅。

基于某种考虑,黄州司马宇文十五坐镇西阳,没有和他一起同时出现在巴口。

巴口港已经腾出了大片码头,以便让虎林军将士乘坐的船只靠泊,郝吴伯看着簇拥在码头周围的军属,又看看远处的船只,叹了口气。

西阳王不知道是基于什么考虑,竟然给虎林军将士放三十日的假,郝吴伯觉得这是真的有些分不清缓急轻重了。

即便你在豫州顶住尉迟氏大军,可江南陈军的动向,真就不值得关注么如此轻敌不好吧

郝吴伯想着想着,将视线转向更遥远的东方,周国内讧的消息,现在也该传到陈国国都建康,届时陈国皇帝如果和江北周军主帅尉迟佑耆媾和,对于宇文氏来说情况会急转直下。

若陈军不渡江进攻淮南,却朔江而上要收复江州,那该怎么办

第二百一十五章 说文解字

建康,台城,陈国天子陈叔宝正与幸臣孔范、施文庆座谈,孔、施二人自年初以来表现出色,让力排众议派他二人监军的陈叔宝颇为自得。

此时此刻,是孔范侃侃而谈,说的是五德以及五行相生及相克。

历代根据五行五德之说,定自己王朝之“德性”,秦为水德,尚黑,汉的德性几经变更,后汉时确定为火德,尚赤,故有“炎汉”之称。

曹魏受汉禅,为土德,服色黄;晋取而代之,为金德,正朔服色,并依前代。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迁都建康的晋国,觉得自己既属金德,服色当尚白色,之前是搞错了,才有八王之乱的祸事。

刘裕受禅建宋,宋为水德,服色亦如魏晋故事,以示正统;萧齐木德、萧梁火德,服色馀一依前代。

而陈武帝陈霸先受禅称帝后,陈国为木德,服色亦如前代。

至于北虏,后魏元魏初为土德,自称为黄帝之后,服尚黄,牺牲尚白,至太和年间,认为既然继承了晋的正统,按金生水的说法,改为水德。

后来魏分东西,东魏为高齐取代,按照水生木的说法,齐国为木德,正朔服色亦如元魏;而西魏为宇文周取代,周国认为自己继承魏统正朔,依旧为水德。

又因为周文帝宇文泰有黑水之谶,所以周国尚黑。

待得大象二年,周天子宇文赟忽然去世,外戚杨坚篡权,后来建立隋国,为火德,以火雀降祥之故,衣服、旗帜、牺牲尚赤,戎服以黄。

这数十年间,北边是水德之周和木德之齐对峙,而南边是火德之梁为木德之陈取代,后来周国灭齐,一时间势不可挡,结果没多久便差点分崩离析。

问题出在哪里呢孔范接下来要分析的就是这个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