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84(1 / 2)
d,而如今见着用醋洗了都没事,便认定是真货,所以愿意出高价。
若是往日,李渊不会为一块石头“据理力争”,但见着夫人十分喜欢,自然是寸步不让,摊贩秦绪激动,挽起衣袖要来个先下手为强,却被吏员一顿斥责。
官吏对于百姓的威慑力很大,兼之那男子愿意把石头以两百匹布的价格卖给窦氏,摊贩只能讷讷罢手。
李渊手上自然是没有两百匹布,不过他有流通券,州衙每月的流通券不是很多,但同窗许绍赠送了面值四千匹的流通券,所以他算得上“颇有余财”。
那男子能接受流通券,拿到手后笑眯眯的转身离开,李渊见着窦氏欢天喜地将石头包好放进篮子,心里也非常高兴,夫人开心,那么他就开心。
提着篮子,李渊和夫人肩并肩向东市外走去,今日逛了许久收获颇丰,是打道回府的时候了,一场巧遇达成的买卖结束,众人散去。
摆摊的摊贩收拾起草席,是收摊回家,他偷偷地抬起头,向着人群之中某个方向望去。
在那里,刚卖了石头的男子和他目光交接,两人的嘴角同时微微弯起,随后若无其事的各自离开,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一百六十九章 浑然天成
三台河一处僻静河道,岸边一座水车正不停地转动,将河水舀起倒入旁边庄园里高高竖起的水箱,箱子里的水通过底部开口流出,落在一个水轮上,被水流推动的水轮通过连接轴带动数个滚筒不停旋转。
哗啦啦的声音回荡在庄园上空,其来源是这几个米缸大小的滚筒,听上去像是滚筒里有许多石头在滚动,不断相互撞击,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撞击声。
小院门被推开,数人提着木桶走了进来,他们衣着寻常,头上戴着耳罩,搬动水轮旁的一个闸门,滚筒随后停止转动。
来到滚筒一侧,将侧面盖子打开,然后搬动机括将滚筒倾斜,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和细沙滚了出来,落在木桶之内。
“检查滚筒,备好料,明日上午继续。”
一人应了声,留下来检查滚筒以及相关装置,其他人提着木桶走了出去,连续响了二十多天的噪音停止,庄园终于恢复了难得的平静。
隔壁院子,那几人坐在胡床上,从面前的木桶里捡出石头,这些石头小的有鸽蛋大小,大的如同两个拳头一般,颜色形状各异。
桶中除了石头,还有灰黑色的细沙,这是在巴水挖沙选出来的铁砂,和一些干净的沙子混合,与江边捡来的石头一起放进滚筒,昼夜不停打磨了二十余日。
原本略有棱角或者破损的石头,如今个个都是光润圆滑浑然天成,如同河里寻常可见的鹅卵石般光滑,丝毫人工打磨的痕迹。
捡出来的石头,放到一旁盛有水的木盆里,洗去其上的铁砂,擦干净后放入簸箕,端到房间里上油。
所谓油自然不能是猪油,这股味道很容易让人闻出来,所以用的是以菜籽油为主,额外加了料的“调和油”,这些调和油已经事先倒在瓷盆里,然后一颗颗石头浸没其中。
数盆新打磨的石头浸油完毕,整齐的放在房屋一角,一张纸压在其中一个瓷盆下,上面写着今日的日期,而另一角出放着的几个瓷盆,被人端了出房间。
二十余日前浸油的石头被依次拿出来,用特制的液体清洗后除去油渍和味道,擦干净之后拿起来就着阳光石肤细腻润泽,如同水洗过一般明亮。
这些石头上的纹路繁多,但特别的意义,可以说像花草树木,也可以说飞禽走兽,或者像什么字体,每一颗石头被人分别用布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在铺有稻草的箱子里。
“装箱,准备出货了”
。。。。。。
西阳城远郊某处庄园内,一辆马车缓缓停住,几个木箱卸了下来,随后被扛进一处小院,经过清点之后再被抬进屋里,被人拣出来放在簸箕上。
光照十足的窗边,数人坐在案旁,从簸箕里拿出光润圆滑的石头,就着阳光仔细观察起来,片刻之后,有人招了招手,一边等候多时的年轻人走上前。
“个纹路,像什么”
“呃像驴。”
“我像驴,一头笨驴,了,这纹路像马,一匹奔驰的骏马。”
年轻人仔细一得对方这么一说,确实那纹路又像马,不过还是更像驴一些,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
“是不是觉得少了什么”
“呃少了尾巴”
“对,知道如何做了”
“知道,把尾巴画雕上去。”
“记住,不要雕得太像,有那意思就行了,太像了反倒是画蛇添足你知道什么是画蛇添足吧”
“知道。”
年轻人接过石头,在一处光线良好的窗边坐下,窗旁的榻上摆着一个书案,上面一字排开许多工具,还有坛坛罐罐,这就是他的雕刻工具。
一块江里捞上来的石头,想要卖出天价,靠的就是其上的纹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越稀奇越值钱。
尤其是纹路成文字状,那就是可遇而不可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然而人工雕琢出来的纹路,是连傻瓜都瞒不过的。
世上傻瓜很多,但自以为聪明的傻瓜也不少,人工雕琢自然有破绽,但只要能骗过聪明的傻瓜那就可以了。
年轻人和其他同伴一样,用许多石头练过手艺,从一开始的不堪入目,到现在的“浑然天成”,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而这除了努力,还有赖于各种奇奇怪怪的工具。
先,是戴在一只眼睛上的“放大镜”,然后是又细又利又硬的刻刀,样式有十余种之多,然后还有毛刷,以及配套的小瓷瓶。
小瓷瓶里装的是气味怪异的液体药剂,五颜六色没什么异常却不能沾在皮肤上,轻则瘙痒重则溃烂,所以需要带上细布手套。
年轻人准备完毕,上那颗石头,尽量想象这纹路是马不是驴,脑海里浮现出一匹奔驰的无尾骏马,接着心中有了主意。
一缕若有如无的雕痕,如同马尾般出现在驴马形纹路尾部,年轻人不断地雕刻和刷药剂,让那浅浅的雕痕融合在石头原本的纹路上,只是颜色有些差异。
折腾了许久,他确定已经完工,交到师傅手上得到肯定后,做好记录再把这石头放到一个药罐之中。
药罐里装着红色的液体,十分粘稠,如同鸡屎的气味,让年轻人只觉得胃不舒服,确认石头完全浸没之后,他盖上盖子,其间夹着一张写有日期的纸条。
石头原本的纹路和后来微雕上去的纹路颜色有些许差异,需要用这种液体浸泡遮掩,石头在这液体里泡上月余之后拿出来,用别的药剂洗去味道后足可以假乱真。
但是细微的刻痕还在,所以到时候需要用“砂纸”打磨,这种纸上一面有细的不能再细的微粒,一遍遍打磨之后用手根本摸不出来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