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474(1 / 2)
d安的这段时间,府里发生了很多事。
主母入宫赴宴,被不怀好意的皇帝灌酒,结果随后差点被刺客干掉,郎主当晚行踪不明,其中必有蹊跷,这种关键时候,郎主竟然把他支开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郎主不相信他
都到了玩命的时候了,居然不带十五去,郎主,十五到底做错了什么
宇文十五当时十分惊恐,没了郎主的信任,从小在宇文家长大的他,就只能是条丧家犬,所幸后来宇文温又不把他当外人,此事才算是过了。
但宇文十五不敢掉以轻心,他总觉得那段时间是自己的言行造成误会,让郎主起了戒备之心,所以往后的日子里,一直小心谨慎不敢大意,久而久之已经养成了习惯。
对郎主要恭敬,对主母也要恭敬,连带着对女眷都得恭敬,所以一会马虎不得,可不能一身酒气去见主母。
“宇文头领”
坐在对面的贾牛低声询问,将宇文十五从遐想中拉回现实,他将毛巾放好,开始听对方的“简报”,看看城里有没有人敢乱来。
宇文温领兵出征远在关中,总管府的日常事务由长史和其他佐官负责,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邾国公府耳目的职责就要找出谁是那只猴子。
有么暂时没有。
山南周军攻入关中收复长安,按照刚传回来的消息,围城的隋军在灞桥大溃败,周军局势一片大好,这种时候有谁脑子烧坏了敢在黄州搞事
就算想搞事也搞不成,宇文温临行前做了多手准备,就防着有人搞事。
“头领,茶余饭后,大家都在谈论官军收复长安的事情,要么就是猜陈国会不会偷鸡摸狗。”贾牛说到这里,换了个话题:“官军还得打多久的仗黄州养猪场的大肥猪都快杀光了。”
“杀光了那么多养猪场的猪都不够”宇文十五有些惊讶,他不太关注这种事情。
“哪里够哎小猪仔养成年要差不多一年半,这几个月下来存栏的猪都快杀光了,再杀下去只有小猪和种猪,要是连这都杀了,那就是杀鸡取卵。”
“呃,你跟我说这事作甚”
“头领市面上的猪都被收去做军粮,肉价涨了”
“涨价就涨价,府里吃不起还是怎的”
“不是啊,猪肉不够用,作坊那边扩大鸡、鸭、鱼肉松的制作,如今连鸡鸭鱼都短缺了”
“扯谈吧,养两个多月鸡鸭就能出栏,那么多湖泊到处都是鱼,你跟我说短缺”
“养鸡鸭、打渔都要人手,用工荒从过完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东家们愿意加工钱招人都很难招满。”
“所以呢你说的事情和我有关系么”
宇文十五有抱负,他要做郎主的马前卒,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所以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懒得理。
“这不是嘿嘿。”贾牛干笑着,“我等不是要混迹市井之中探听消息么所以想派面生的扮作外乡人去打短工,顺便隔墙有耳什么的”
“隔墙有耳臭小子想挣外快了对吧”
。。。。。。
巴口,西港,十余骑簇拥着一辆马车在码头附近停下,唐国公李渊掷鞭下马,来到马车边拉开车门,扶着夫人窦氏下车。
“这四轮马车坐起来感觉如何”
“比平日里做的马车稳些,不过得在好路上走才行吧”
窦氏回头看了看自己乘坐的四轮马车,新鲜劲还没过去,山南的四轮马车模样有些奇怪,但坐起来确实比一般的两轮马车要稳些。
一名随行吏员请李渊夫妇在旁边的望江亭坐下,让他二人尽情观赏江景,顺便等一个人。
作为特殊的客人,李渊等人原本要去安陆暂住,不过中途被安排到长江北岸的黄州,这一变故曾让李渊失眠了数晚,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不已。
在武关道的上洛城外,李渊偶遇领兵驻防上洛的宇文温,言谈间他判定对方起了歪心思,意图对自己夫人窦氏不轨。
然后他们一家又被安排到黄州暂住,这里是宇文温的地盘,对李渊来说就是进了贼窝,也说明宇文温确实对窦氏有所图。
寄人篱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怎么办
李渊想破头也想不出办法,又不能将心中忧虑告诉母亲和夫人,成日里忧心忡忡茶饭不思,直到一位故人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机。
“本官说过,货栈防火为重中之重,昨晚若不是巡夜的发现及时,这一片货栈都要被烧个精光了”
“明府那猫儿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叼起点着的蜡烛就往房顶上窜”
“没那么啰嗦你们店里走水,害得左邻右舍折腾了一晚,造成的损失怎么办”
“小店负责赔,全都负责赔了。”
“光赔还不行,按规矩,下月值夜的人手,你们店里出一半”
不远处有一栋屋顶烧毁的房子,外边一群人正在说着什么,当中那名身着官服的年轻人,正是李渊昔日的同窗安陆许绍。
“四郎,那位郡守就是许郎君么”
“是啊,当年父亲任安州总管,我在安陆住过几年,和许嗣宗是同窗,若不是前几日他派人送来请柬,我还不知道他在巴东郡做郡守。”
李渊看着许绍现场处理公务,渐渐看得入了神,同龄人如今已是一方父母官,看样子处理起事情十分干练,而他这几年一直在皇宫里做千牛卫,如同笼中鸟。
什么时候,我才能施展胸中抱负呢
第一百五十章 其人如何
巴东城,许府,郡守许绍携妻宴请唐国公李渊夫妇,当年安陆官学的同窗,如今再度聚首,许绍作为东道主,自然得招待远方来客。
许绍祖籍河北高阳,先祖迁居安陆,是为安陆许氏,而李渊之父李昞当年曾任周国的安州总管,年幼的李渊在安陆住过几年,和许绍是同学。
“一别十余年,叔德在长安可好”
“也就那样,不如嗣宗在此间大展宏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