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逆水行周 >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213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2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帮忙干家务。

若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这个生长于民间的梁国公主会在今年被选为隋帝次子晋王杨广的王妃远嫁长安,二十多年后成为名载史册的萧皇后,历经了杨隋的繁华和凋零以及李唐的贞观盛世。

然而这一切随着宇文温的异变发生了改变。

陈军进犯梁国攻打江陵时在城外的张轲和萧九娘无法回城后来躲到枇杷寺,就在陈军冲入枇杷寺时张轲护着貌美如花的萧九娘冲出去最后失散,萧九娘遇见了宇文温而张轲几经波折后被掳到江南的陈国郢州武昌最后又在这里遇见了萧九娘。

喜相逢哎,多了个便宜舅舅。宇文温如是想,随后干咳一声尽力挤出笑容说道:“舅舅。九娘如今已有身孕不能太过悲喜”

第三十八章 纸上谈兵

六月中旬,周、陈两国在长江中游郢州的战事刚结束不久北地烽烟再起,草原上沉寂了一年的突厥部落在沙钵略可汗的带领下大举南下进攻隋国。

沙钵略可汗的可敦为周国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千金公主于两年前嫁给佗钵可汗为可敦如今按风俗又成为新任可汗的妻子,她的亲弟弟宇文乾铿如今在邺城是周国的皇帝。

去年六月,突厥大军也是大举南下只是半路上佗钵可汗病故诸位突厥领忙着争夺可汗之位随即撤军,一番纷争后佗钵可汗之侄阿史那摄图被推举为新任可汗沙钵略可汗,这位可汗按照风俗娶前任可汗的可敦为妻成了周国的亲戚所以今年要继续为岳父报仇。

同去年一样,邺城的周国朝廷也派出大军进攻黄河以南各州,周国相州总管尉迟惇率军再次渡过黄河进攻隋国的洛州总管府,亳州总管司马消难领兵西进攻打隋国的豫州总管府以作尉迟惇策应。

作为周国东南道大行台的宇文亮也派军从安州北上以及荆州东进和尉迟惇、司马消难夹击隋国洛州、豫州总管府,青州总管尉迟勤连同徐州总管席毗罗进攻隋国的合州、吴州总管府,从黄河以南到江淮地带,中原战火再度爆。

战争是武将建功立业的好时机然而这和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巴州刺史宇文温无关,如今他正在长江边上的西阳城纸上谈兵。

“司马消难原来是逃到邺城去了。”宇文温看着舆图说道,去年六月大战开始时,在长安的小皇帝岳父司马消难被摄政的杨坚以密谋造反为由搜捕而宗室宇文椿一家被以谋逆的罪名铲除,只是司马消难当时失踪而其女小皇帝宇文阐的皇后司马令姬也被废为庶人。

司马消难和杨坚的关系有些特殊因为他和杨坚之父杨忠是结拜兄弟,司马消难原为北齐大臣且为神武皇帝高欢的女婿后为避祸逃到北周当时接应他的便是杨忠,在两人结拜之后杨忠之子杨坚对司马消难是以叔相待。

所以当初宇文温还以为司马消难是给杨坚抓了软禁起来对外宣称是失踪可如今一看倒是这位逃跑功夫了得,历史上司马消难在安郧州总管任上起兵反杨失败逃至陈国。

“大家认为此次朝廷会成功么”

在座参加纸上谈兵的都是虎林军将领,他们看着舆图窃窃私语各种意见都有,大部分的意见是认为隋国要完因为北有突厥大军压境东有朝廷大军南北夹击正所谓腹背受敌顾此失彼。

“依我看杨逆虎牢关以东的各州郡都要被朝廷拿下了”

隋国国土出了虎牢关以后一次是豫州、合州、吴州总管府算是一条线向东南,若是此次朝廷大军能攻占豫州总管府那么再往东的合州、吴州总管府就和关中隔绝孤立无援迟早要完。

“隋军不会那么蠢看着豫州丢掉所以派大军出关是理所当然,大战可得要过上几个月才能分出胜负。”

“调集大军那北面的突厥怎么办,突厥可汗可是来势汹汹”

“呃,那隋军坚守各处要道和他们耗呗,耗上几个月对方也就退了。”

总而言之,对于周国来说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在场将领大多数都认为隋国此次要被打得大出血,虎牢关以东地盘全部玩完然后被突厥袭扰得元气大伤,到了来年再战搞不好朝廷大军就能收复长安了。

“本官的意见。”宇文温开始泼冷水,“突厥不足为患,至于虎牢关以东战事则是谨慎乐观。”

见得大家满脸惊讶地样子他开始解释为何“突厥不足为患”先是讲故事:

武帝时,有大臣言突厥甲兵恶,爵赏轻,领多而无法令,何谓难制驭。正由比者使人妄道其强盛,欲令国家厚其使者,身往重取其报。朝廷受其虚言,将士望风畏慑。但虏态诈健,而实易与耳。今以臣观之,前后使人皆可斩也。

“你们可知这话是谁说的”

在场众将哪里知道这话是谁说的,除了杨济、史万岁之外个个都是摇头,宇文温随后解开谜底:这话是如今隋帝杨坚之父杨忠所说,当年他奉周武帝之命率一万人马汇同突厥兵一起进攻齐国,回来后便向周武帝说了上面一番话。

“莫非突厥看起来凶猛其实也没什么本事”有人问道,杨济随后解释突厥不算是弱鸡但是要把对方看成势不可挡确实是过了。

“突厥,无非是人数多的马匪罢了。”史万岁忽然开口说道,他从军多年对突厥算是有了解,四年前周武帝宇文邕准备北伐突厥时他也随军出征所以对突厥方面颇有兴趣。

方才宇文温所引用杨忠的话他深感赞同,突厥在他看来就是特大号的马匪,各路当家部落推举一个大当家可汗一起去打家劫舍攻城略地,仗着马多来去如风但绝不会啃硬骨头。

打顺风仗可以但是要打恶仗人心可就未必齐了,谁都想吃肉但啃硬骨头会崩牙,若是自家部众伤亡太多元气大伤那么就只有被别部吞并的下场所以南下打草谷要是遇见硬仗突厥内部的人心可就活络起来。

当年周、齐两国拉锯战让突厥左右逢源做大而出使突厥的使臣也是极尽鼓吹之能事以显得自己出使历尽千辛万苦好让朝廷多给些待遇,加上突厥游骑时不时寇边让大家以讹传讹最后造成突厥大军威不可挡的感觉。

突厥有没有实力有能不能打赢他们能

只要军队战马充足他史万岁可不把什么突厥某某可汗放在眼里,骑战什么的谁怕谁啊

听得史万岁关于突厥乃大号马匪的论断众将是将信将疑,他们都是江南出身哪里想象得出敌我双方数万骑兵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追逐厮杀的场景,不过大家都知道史万岁曾做到大将军且一身武艺了得想来说得也没差吧

宇文温知道史万岁历史上对突厥作战的丰功伟绩所以不会认为他是吹牛皮,先是点头肯定了史万岁的判断随后点出突厥大军的一个弱点:各部领心怀鬼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