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29(1 / 2)
d顿时一愣,急忙对那小人言说道:“快快有请”
片刻之后,张怀普跟着那小人来到了后厅前,于谦即刻带着那副使上前迎道:“什么风将张大人吹来了请坐请坐”
“于大人客气了,吾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就在几日前,吾汉华王国送来文书,言说想要招募一批工匠”
“哦是什么工匠呀”于谦一听,不由一愣,他还真摸不透这其中的道道,这招募工匠似乎只是小事犯不着让张怀普亲自前来吧。
“于大人其实是这样的吾汉华王国造船坊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船匠,尤其是制造过宝船的船匠”
“什么制造宝船的船匠这张大人,此事恐怕吾做不了主,这样吧吾便亲自上奏文书到京师,如何”
“呃于大人客气了既然如此,那吾就在此多谢于大人了”张怀普也明白此事对于大明而言确实是一件大事。
这普通船匠还好说,但是这宝船船匠可是宝贝,即使如今的工匠在大明是贱籍也不例外,毕竟此时的大明不比大明中后期,知晓这些宝船的强大,更不可能轻易将这些宝船工匠交给他国。
何况,这还是一项以水师强大著称的汉华王国,这要是送给汉华王国导致其水师更加强大,这不是给大明添堵嘛
“张大人其实本官今日也有一件要事想要麻烦大人不知大人可否”
“哦于大人直管言说便是,若是吾能够做主的便当场应下,若是不能做主的,也没关系,吾会上报大统制,请他决断的”张怀普听到于谦这么一说,也是十分客气的说道。
于谦一听张怀普如此好说话,也不客气,随即就见刚刚他准备找张怀普帮忙的事情给叙述了一遍。
“于大人的意思是有人想要游历这几个地方,所以想要找吾帮忙”
“不错张大人这李贤本是吾之好友,而吾这好友自考中举人一来,就喜欢到处游历,刚巧他此刻到了东阳城,所以”
“嗯此事确实有些麻烦,澳洲宝庆府与新兰府还好,有船可直达,但是祁阳府距离太远,恐怕来回至少得一两个月,而且航线比较危险,你确定让你那位好友前往”张怀普点了点头,看向了于谦说道。
“这张大人吾那好友的性格吾极为明白,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若是大人这边没问题,吾相信吾那好友应该也没问题”
第四百七十四章碰壁
汉华王国东阳城,此时的大统制府内。
书房之中,李江正在批阅着从政务堂送来的文书,顺便查看一下各地兰芳社分舵转送而来的情报。
本来对于这些事情,李江是准备在议事大会堂进行批阅的,但是李江嫌弃那里太空旷了,便将办公区域搬到了大统制府内。
“咦这是张怀普送来的文书这时候他送文书来干嘛莫非是与大明之间的合作出现了什么变化不成”李江在众多文书之中发现了一份从大明琼州府临高县送来的文书,不由吃了一惊,他细想了一下,最终还是立即打开了文书。
发现上面所写的事情就一个,那便是李贤游历宝庆府等三地一事。
对于这位李贤,事实上在他刚刚到达东阳城时,李江便受到了复兴社的消息,只是李江并未在意,反正他只是大明的一名举子仅此而已,威胁不到汉华王国的安全,李江便随他去了。
可现在李贤居然想着要游历宝庆府、新兰府以及祁阳府三地,这不禁让李江犹豫起来。
说真的,这三地,就算是本国的国民除非是移民,很少人会到达这三地,就算是商人,也没有几个到达过,毕竟这些地方离汉华王国所统治的核心区域实在偏远了许多,尤其是祁阳府,需要经过的海域太过漫长,路途也十分艰辛,一般人根本不敢去。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敢前往,事实上,只要你通过了一项项审核,带着一批批物资,是可以前去的,而且还会有引路船,一路上提供支持,并且当地官府也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这便是李江很早之前提出的民间资本帮扶,只不过这种方式并未有多大作用,因为真正前往这三地的商人实在太少了。
久而久之,这项措施也就变得名存实亡了。
而李贤要去,只有两个方式,一是需要等到有商人前往这三地,二则是通过舰队前往这些地方执行特殊任务。
前者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而后者,恰巧就有这么一个机会,因为就在十日之后,李江准备派一支舰队护送一批囚犯前往澳洲宝庆府。
那些都是战俘,而且都是缅甸人,大部分都是青壮,其余者都是女人。
只是李江却在考虑要不要让李贤一同前往,这三地严格来说算是汉华王国的秘密区域,一般人是不允许前往的,否则前往之人也不会进行审核,而李贤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密谍,但却也是大明的举人,而且李江并不知道的是此人在后世可是大明的治世能臣,否则根本考虑都不会考虑。
然而,此事毕竟是于谦提出来的,而于谦那是何人,那是大明的南洋大臣,在与汉华王国合作上是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李江不同意,会不会显得李江太小气了
想到这,李江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同意了,不过他会严格限制李贤在船上的活动,争取将航线保密,这样一来,即使李贤到了这三地,大明也很难找到这些地方。
毕竟澳洲与美洲一直以来都是李江定下的后花园,是绝不会让别人染指的。
很快,这件事便通过兰芳社恢复了张怀普,而于谦自然也在第二日得到了消息,至于李贤,此时的他还在东阳城内游历了,他发现东阳城的所有东西几乎都与大明很不相同,而后他又去了城外各个村镇转了许久,他发现那些村镇也与大明有着很大不同,最让他感到十分不同的便是村镇并未有所谓的三老,而且当地官吏也都是有品级的,叫公务员,而且不但有官府发放的俸禄,而且所管辖的事情极为详细,基层官吏也比大明多了许多。
“这么多官吏,汉华王国难道就不觉得国库太过紧张吗这需要多少钱才能贴补这么多俸禄呀”李贤感叹了一句,琢磨了许久。
直到他返回到东阳城时,已经是十几日之后了,而就在这一天,他受到了于谦送来的一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