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08(1 / 2)
d海东似乎猜出了李江心中所想,笑着补充道。
徐海东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眼前一亮,尤其是陈彪与腾格尔斯,他二人都是知兵事的,自是清楚这一点。
“话虽这么说,但万一苏禄国战事持续太久,吾等不是陷入了苏禄国内战泥潭之中”王海滨这时忽然插嘴又说了一句。
“不会的以苏禄国叛军实力,吾汉华王国只出兵半个营救完全可以横扫了”徐海东随即反驳道。
而后又听得尚阳紧接着他的话道:“半个营半个营仅仅只有五百多人,苏禄国虽只是东洋小国,但人口也有二十多万,其军力至少也有七八千人,而叛军能与之抗衡,至少也有五六千人,五百人会不会太少了”
“再说苏禄国王室也不一定会愿意出钱出物资,甚至是割让疆土”
尚阳的这番话咋一听上去的确有几分道理,可听在李江耳中,却有些让人失望,他看得出尚阳似乎是顾忌什么,始终不赞同出兵苏禄国。
“咳咳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李江轻轻咳嗽了一句,随即看向了其他几个未曾发言之人。
可他们却沉默不语,似乎并没有什么意见。
“好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了,那我就来说两句第一,出兵苏禄国势在必行,不过出兵多少怎么出怎么干涉我的意见是,出兵一个营,第二,此次出兵主要是以培训苏禄国士卒为主支援武器为辅,从而打造一支富有汉华王国特色的苏禄国军”
没错,李江打的就是这样的小算盘,他以为彻底掌控苏禄国却是有些不现实,扶持成为其傀儡,倒是可行,只要掌控了苏禄国的军权,从各个方面改变苏禄国军队的模式,继而打上汉华王国的烙印,便能轻易拿捏主苏禄国的咽喉,就不怕苏禄国王室反抗。
到那时,训练完这支军队之后,无论是武器还是战术,这支军队都跟汉华王国军队相似,如果在这期间还刻意扶持其中的军吏,将其收为己用,如此这般,表面上这支苏禄国军队还是属于苏禄国的,但其实早就掌控在李江手中了。
也许有人会说,训练他们,有利也有弊,毕竟刀刃能伤人,也能伤己闹不好,待到苏禄国军强大了,很有可能会反噬汉华王国。
的确,像这样的例子放到现代比比皆是,比如华夏与南越之间就是最典型的,李江前世华夏曾经无偿支援过南越,更是帮他们训练军队,支援他们武器,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但后来了南越还不是恩将仇报,双方边境一打就是十多年,典型的白眼狼。
不过,事实上,两者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首先,李江可不会允许苏禄国军队做大的机会,他会以各种理由与苏禄国合作,让他们去攻打其他国家,比如吕宋国,如此便可不断削弱他们的实力,而李江则可以在背后闷声发大财。
其次,他会牢牢掌控他们的武器供应,如火器这等高科技武器,他是不会大规模提供的,毕竟以他们的士卒文化程度太低,根本不知道如何掌控这些火器,就算给他们也是白给,还不如给他们装备好的铠甲与锋利的冷兵器。
最后,他还会以各种理由,不断让苏禄国军队之中的基层军吏,到苏禄国“进修”,给他们洗脑,而且一年至少两次。
这样一来,待到苏禄国军队强大之后,反噬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且就算是反噬了,其代价也不会太大,汉华王国完全可以碾压他们。
这就好比现代米国与那些小国,米国帮助他们训练军队,甚至在其领土内驻扎军队,那些小国根本不敢说不,相反他们还很欢迎他米军,甚至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第两百二十五章番人闹事
出兵苏禄国的决议最终还是通过了,李江亲自拍板,决定派出混编作战营第三营其中五百人前往苏禄国,并派出西洋第二舰队的四艏战船配合作战,以运输武器与其他物资。
当然,在此之前,李江会派出王海滨,他将亲自前往苏禄国与苏禄国王室举行商谈,商议的内容无非就是出兵之后履行的义务与获得的好处,为此,李江还亲自拟定了一个最终的出兵条件。
其中就有这么几条,其一:汉华王国保证帮助苏禄国在三个月之内平定内乱,为此,苏禄国将象征性支付金五百两,银两千两作为出兵军费,其二,五百士卒只作为培训教官或者防卫王都的力量,不会亲自上战场,其三,苏禄国所控制的三宝颜所在小港,将以租借形式,租给汉华王国作为商业用途的港口,租金就以军费相抵,一年为一白两,如此两千年白银,汉华王国将可以租二十年。
这三个条件,是王海滨必须与苏禄国王室谈成的,倒是协定之中的其他几个次要条件,若是能够与苏禄国王室达成,那最好不过了,若是不能达成,那也没有关系。
反正到时候,只要汉化苏禄国军队,军械出售将不再是问题。
王海滨乘坐先期船队离开东阳港之后,由木百将率领的五百士卒也乘作四艏战船,前往历州港待命,一旦王海滨与苏禄国王室达成出兵协定,木百将将即刻率领士卒乘船前往苏禄国。
但李江却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刚决定出兵苏禄国之后,苏禄国的两个邻国吕宋国与渤泥国两小国王室也不甘寂寞了。
就拿吕宋国来说吧,自从许家被格纳斯率军灭掉之后,吕宋国王室根本就没有将此事禀告给大明,而渤泥国与吕宋国又因皆都是天方教教徒聚集之地,对于这次苏禄国内乱,同样将天方教设立为国教的这两东洋小国,倒是反应迅速,他们一边准备出兵进行干涉,一边派遣使者前往苏禄国商议平叛事宜。
当然,他们可不是无偿帮助,而是带着各自目的与条件而来的。
对于这些,李江与出发的王海滨自然不知道,因为此时的李江正在新浦府新浦县视察。
没错就是视察
早前的克拉雅部落已然放弃了原有的部落生活,彻底融入了华夏文化圈中,若不是面容皮肤等与华夏人不同,恐怕咋一看上去,你根本不会发现其中的区别。
而且,此时新的新浦县城已经在计划之中了,原来的木制栅栏城墙也在拆除计划之中。
按照李江的初步设想,新浦县城将会在原有县城基础之上再次扩大,四面城墙东西长五里,南北长七里,不过因为人力物力等缘故,新浦县城城墙修筑将会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则是修建东西两面城墙,城墙以夯土为基,上砌筑大约一丈半,大约五米高城墙,其城墙宽约半丈再一尺,也就是大约一米八,能够容纳武器与士卒同行。
而第二步则会修筑南北两面城墙,其总体修筑周期大约在两年时间。
不过若是其中出现什么不可控的变故,李江自然会修改修筑方案,毕竟这样的城池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的确,如果不是李江想在新浦县设立这样一座县城以控制周边广大区域,恐怕他根本不会舍得花这么大力气去修筑这样一座城。
视察完新浦县之后,李江找来了侍从官张桐,向他询问陇海县郑西河是否有文书送达,毕竟郑西河已经率队前往陇海县挖矿了,这可是大事,他必须时刻关注。
“回大统制目前暂未有郑主事的文书”张桐回答道。
“哦没有那算了”李江听得张桐之言,微微摇头,而后再次看向他问道:“那今日可有其他文书送达”
闻言,张桐答道:“有一份,是市舶司郑全主事送过来的”
“哦郑全的文书这可难得呀他平时可很少上奏事情的”李江一听是郑全的,不禁有些好奇郑全到底想上书什么事情,他回到议事大会堂后厅之中,从桌案上拿起唯一的一份文书查看了起来。
看完文书之后,李江却是露出一丝奇怪的表情,他不明白郑全这家伙到底想要干嘛。
这文书之中通篇都是废话,拍马屁的话,唯独最后一句,郑全提到了琉球。
不错就是琉球,大琉球,而不是小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