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74(1 / 2)
d战营,就算是一个也组建不了。
更何况,目前他麾下的军队规模本来就不够,如果专门去组建这样一个高等级兵种,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
再说,他麾下除了作战营意外,还需要组建后勤营以及二线部队巡防营,如此一来,以他目前所能掌控的人口规模,哪有这么多青壮年让他组建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晃七天过去了,这七天内,李江根本就没有闲着,他一直在为西洋第一舰队再次北上做着各种准备。
如今已经是大明宣德二年八月末,到了九月初旬,大明的南征平叛大军将会进抵隘留关,到那时,不过短短十几天时间,大明近七万精锐大军将会全军覆没,而其他策应的大军,如云南的沐家军等其他大军也只能暂时退回大明境内。
可以说,到了那时候,安南将会彻底独立,从此沦落为华夏的番属国,而不是直属领土。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解救身在安南的华夏移民,李江准备即刻命令西洋第一舰队十五艏主力舰船即刻北上,沿途在占城国新洲港短暂停留,补足补给,以及租赁足够运货商船之后,便会伺机北上安南。
不过李江却并不知道,此时就在西洋第一舰队准备起航北上之际,远在旧港的码头上,一支庞大舰队也正在升帆起航,其目的地与李江一样同样也是安南。
原来,自从陈诚作为西洋巡抚使与此时的旧港宣慰司宣慰使施二姐密谈之后不久,一支由三十艏千料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便准备从旧港出发前往安南鸿基港所在港口区域登陆,以此来策应朝廷征大军。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即使他们派去了五千军卒,也还是杯水车薪,因为若不出意外,主将柳升总兵官会一意孤行,最终令全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了。
当然,此战并未发生,战局结果究竟如何,尚未可知,但历史上,或许旧港宣慰司有心救援,可西洋各国却牵制了旧港宣慰司,最终并未有援军北上,而如今时空,因为李江的掺和,却让旧港宣慰司有余力派出援军,如此一来,或许其安南战局会有改变也说不定。
但不管如何,从人数上来看,这五千大军即使成功登上了安南土地,可如果没有名将指挥,也只能望洋兴叹,毕竟自黎利率军发动叛乱起来,不仅仅波及了整个安南,甚至如今都已经占据了原有安南中部、南部的大部分领土,而如今被大明所占据的城池仅仅只有安南北部少数几座小城。
更何况,安南人大部分都是支持黎利的,所以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黎利都占据了上风。
也是,叛军足有三十多万,而大明平叛的军队仅有七万人,虽然大多数都是精锐,比如有曾经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官军,也有不少广东广西的南军,乃至是滇军,如云南沐府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大多都很难适应安南的湿热气候。
大明宣德二年九月初三。
隘留关,曾经的守关官邸内
柳升一身锁子甲,头戴铁盔六瓣大帽,腰间一柄皇帝钦赐的大明剑。
而底下则依次坐着保定伯梁铭、参将崔聚,尚书李庆以及主事陈庸,至于其他二十多名将领,则皆都着山文甲,头戴铁盔端坐在这些人下方。
“咳咳如今陛下下旨让吾等尽快解昌江之围,然如今斥候久久未归,大军又暂留隘留关数日,不知众位有何想法”
“禀柳总兵,咳咳本官以为陛下虽几次下次让大军尽快赶到昌江,但毕竟敌情不明,黎贼大军人数众多,我军必须得谨慎行事”
说话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坐在主位上的柳升言道。
此人乃是副总兵官梁铭,他与尚书李庆都是不赞成突击冒进的,而且他二人自进入安南地域之后,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气候湿热缘故,已经身染重病,对于军务有心无力,然而人为了大明,却是不得不强撑着病弱的身体始终坚持着。
“下官附议”
“末将等皆都赞成参将、副总兵官之议”
“是呀黎贼大军人数众多,再加上安南本地番人极为狡猾,不断袭扰吾等大军,烧毁粮草,破坏粮道,大军早已疲惫不堪了,如果突击冒进,恐怕会有全军覆没之威,吾觉得还是守住这隘留关”
“对最好是攻取镇夷关,掐住黎贼大军北上交州的通道”
“最好是能够坚守不出”
“不错”
下方众将虽然议论纷纷,可大部分人都不赞同轻敌冒进,他们都是跟随英国公张辅南征过好几次安南的,对于安南自然十分熟悉,这黎利大军自永乐末年就发动了所谓的蓝山起义,如今更是占据了安南南部,中部大部分城池与区域,而大明仅仅只占据了安南北部少数几座城池。
就敌我形势而言,对于大明南征大军,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可以说对于大明的南征大军而言,已经失去了天时地利两大优势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诱敌深入三更求订
坚守镇夷关一线,对于大明南征军而言,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当今陛下旨意不明,而所派斥候又迟迟不归,前方敌情更不知晓,贸然率领大军开拔,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更何况,如今的昌江,凉江等城池,虽然目前还不能断定是否失守,可通过很早之前的斥候探报分析,能够坚守得住的机率实在太小了,而为了去解救昌江内的朝廷守军,却致使七万大军处于危机之中,这不是谁能够承担的起的。
对于眼前一幕,尽管坐于主位上的柳升默不作声,可他心中却是极为愤怒,在冷哼了一声之后,他不禁暗暗;骂道:“哼一群懦夫只知道退缩不前本将也是跟随过英国公征讨过安南的,哪会不知征讨安南困难之处,可如今陛下已然下旨,难道尔等还能将在外,有所不为不成更何况本将是谁本将可是大明名将小小黎贼虽然拥兵三十万,但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凭借本将手中七万精锐大军,再加上黔国公沐晟数万大军,朝廷近十万精锐大军,难道还平定不了一个小小的黎贼”
居功自傲的柳升自然有着自己的底气,他虽然很轻敌,不把黎利大军放在眼中,但是他乃是大明目前为数不多的名将,自然清楚敌我双方优势,更何况数年前,因为平定唐赛儿战役之中,他受到了斥责,所以他急需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
他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是不败的,他柳升是除了英国公张辅外,是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新一代名将。
“行了都暂且停下听本将一言如今陛下连下数道圣旨,命吾等尽快解昌江之围,本将为此特意连夜研究了英国公留下来的一些文书,决定即刻突袭镇夷关,而后再突击南下,直奔凉山城,最后从北面对昌江外围之敌发起进攻”
柳升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柳升乃是名将不假,也是此次统兵的总兵官,加征虏副将军,安远侯,可在场诸位也都是副总兵官、参将、副将,大部分人都提出了反对,你为何要一意孤行了。
再说,圣旨之中虽然几次催促尽快进军昌江,可是同时也告诫诸位,绝不能轻敌,可你倒好,如此决定,怎么看都是轻敌冒进
再说,如今敌情不明,朝廷近七万大军却突袭冒进,这换作任何一名主将,都不会如此吧
想到这,在座众将尽管都觉得柳升此决定甚为不妥,可在场的诸位与柳升相比,不管是名声还是爵位、官位都有一定差距,所以即使他们心中有众多疑虑,可终究还是没有人再开口提出反对,他们觉得还是等大军先占领镇夷关再说吧。
可他们哪知道,面对着大明七万征南大军奔袭而来,黎利也不甘示弱,他一面派了数万大军层层阻击,一面在后方调兵遣将,似乎有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