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冷战破幕者 > 冷战破幕者 分节阅读 63

冷战破幕者 分节阅读 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教授的想法很出神入化,但学院却并不看好他。”

杨天华好奇的问:“为什么”

谷桐叹了口气,说:“他的经济思路太极端了,把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那一套打的一塌糊涂,在他眼里凯恩斯甚至就是个江湖骗子,和冲动的年轻人似的。要不是即将恢复高考制度,大学早就让他回去养老了。而且他现在混的也不咋地,直接被安排进图书馆当研究员了,终日无所事事,日子过的也很苦闷。”

杨天华点点头:“那他能过来吗”

谷桐点点头:“以你的身份去请求,肯定很容易,开辟一个未知的市场是这个老头最喜欢的活了。”

杨天华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把桌面上的稿纸一扫而空,兴奋的说:“太好了太好了奶奶的,总算能有个靠谱的老头来帮我了”

谷桐揶揄:“你不怕我不靠谱啊。”

杨天华连连甩头:“你推荐的,我信,一准行”

谷桐的脸又红了。

杨天华又打开了武器库系统,除了之前变出的八百支81式自动步枪,这次他又搞出了一百挺81式班用轻机枪、一百套79式半自动狙击步枪、二百套89式火箭筒、三十门82毫米迫击炮、二十五挺56式高射机枪、六门23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以及几十万发子弹和几千枚手雷,堆积的武器装备在地下仓库内几乎堆积了浩浩荡荡一座山。

变出近乎一个超级加强营的武器装备以后,杨天华瞅了一眼剩下的积分,只剩下六成不到了。

杨天华自嘲道:“军队可真是一头吞金兽,他奶奶的,太能花钱了。”

一到下午,断崖一号要塞下方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工兵们简单的设立了一个靶场,全部都是固定靶,五十米、一百米、二百米、四百米的靶标全部立了起来。

新兵们则在中国教官的指导下趴在地上,虔诚的祈祷了一会儿,然后用一支支崭新的自动步枪展开射击训练,把他们眼里的火精灵给打出去。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中,靶场腾起一片接一片翻滚的烟尘,一个接一个的靶标被洞穿,当然,更多的子弹落在了靶标的周围。

在新兵横列后面,朱振华高声吼着:“都给我把枪死死的压在肩膀上不准闭着眼射击谁要是敢随意射击,我就把他的屁股抽成黑里泛红,红里泛紫,紫里泛黑的北方大馒头丝毫不带夸张的”

新兵们倒吸一口凉气,我的天,把屁股打成那样,那也忒残暴了吧,于是乎,所有的新兵都睁开眼压制住内心对轰鸣的恐惧,一次一次的展开射击。

渐渐地,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升了不少。

“轰”

这还没结束,一枚60毫米迫击炮弹突然从天上砸落,巨大的爆炸声在靶场内回荡,更大的噪声响彻天空。

新兵们瑟瑟发抖,不过在中国教官的眼神威慑中,他们还是一直坚守在阵地上扣动扳机,这是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磨练,也是对真实战场的模拟只有挺过了日常的训练,才能让他们真正的敢于走向战场。

第一百零四章 加沙

里桑共和国。

一架墨绿色涂装的直9呼啸着在一片草皮上降落。

侧舱门打开,一行穿着黑色西装的人身手矫健的跳下,压着脑袋弯着腰,从机舱里再接过几个大背包,全部下来之后,领头的男人仰头竖了竖大拇指,机师点点头,拉起操纵杆,直9再一次呼啸着爬升高度,顿时间便腾空而起,只留下一地狼藉的草叶和四个穿着黑西装的男人。

这是负责联系尼泊尔雇佣兵团的四人小组,由杨天华、李剑、朱振华、贺光组成,几名职业军人换上一身西装后看上去倒也多了一丝绅士壮汉的味道。

不过他们的本性很快便暴露了出来,朱振华不习惯的理了理身上的黑色西装,嘟囔道:“平时作训服穿的多了,突然换上一身西装可真是不适应,而且没了防弹衣和防弹头盔,总感觉有些不安全。”

杨天华说:“那你就给我适应适应,别整天跟个战争机器一样到处想要杀人。”

朱振华无辜说:“杨教官,我现在身上就一把手枪,出了什么事可保护不了你。”

杨天华翻了个白眼,双手唰的一下从腰间各抽出一把自卫手枪,挽出一个漂亮的枪花,然后互相一顶,子弹闪电般的上膛,说:“老子现在还用不着你来保护,更何况就你这尿性,不可能只携带一支手枪执勤的。”

朱振华憨笑着挠挠头:“老大,你咋知道我带的宝贝不只有一把手枪”

杨天华说:“你腰间那鼓鼓囊囊的怕是直接塞了四五枚手雷吧还有,你的腋下枪带里也塞了一支微型冲锋枪,这揍性简直就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晚期患者,还想蒙我”

朱振华竖起大拇指:“高老大实在是高”

李剑也有些不习惯,整理了一下腋下枪带,说:“老杨,我们怎么去联系那个尼泊尔雇佣兵团”

杨天华摆摆手,然后走到一块岩石之后,随手变出一辆猛士装甲高机动车,然后将几个装满了武器的大背包扔上车,招呼其他几人一同登车,直接朝着里桑共和国一座南方城市开去。

车上,杨天华介绍道:“同志们,要知道,里桑共和国可不是一般的乱,这个处于坦赞铁路北边的国家并非一个小国,它的国土境内有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等各种地形,其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蕴含着在钢铁、煤炭、石油、天然气、铜在内的各种矿产资源。如果集中力量的话,这个国家是可以发展出一个比较强大的地区政权的。”

话锋一转,杨天华说:“但很可惜,里桑共和国的经济却始终一贫如洗,军事力量也很落后,国家力量到现在也没能真正的完成统一:里桑国内军阀横行,政府孱弱无比,公信力也极差,混乱程度和现在的埃塞俄比亚有的一拼,各个政权换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各个军政府你来我往,导致其人民的生活几乎是苦不堪言,日子过的很是悲催。”

李剑说:“和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一样,他们需要一次彻彻底底的革命和解放,才能从这苦难的宿命中解脱出来。”

杨天华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是的,不过他们这儿受苦受难的历史悠久了,人民甚至已经习惯了这些苦难,对一切遭遇都学会了逆来顺受,黑色的皮囊下裹挟颓废的悲哀,再加上少了一些伟大的人物,所以这个国家已经很难出现一次和我国一样的伟大革命了。”

李剑说:“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往往能爆发出更强的力量。”

杨天华说:“先不管这个,先把我们自己的实力变的强大才能做别的。根据情报,这个三千人规模的尼泊尔雇佣兵团此刻就位于里桑共和国的南部边境城市加沙一带,所以我们先去加沙城,会会这个尼泊尔弯刀雇佣兵团,和他们订立一份雇佣合同。”

朱振华兴奋的点点头:“好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