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579(2 / 2)
“兄长想回临安还不简单吗我一句话,兄长就能顺利回临安,没有任何人敢拦截兄长。”
陈然话音刚说完,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老管家急声道:“老爷,张虎率人上门,说老爷府中有奸细,要进来搜查”
陈然顿时脸色大变,急抱拳道:“请兄长救我”
“你别怕,我是开封府尹,是朝廷户部尚书,一个小小的统领敢来搜查我的府邸”
杜充让老管家带陈然去内宅女眷房中躲藏,这才不慌不忙走出去。
在府门外率军等候的张虎正是李延庆的心腹,因为宗泽缺少精干的情报头子,向李延庆求援,李延庆便将张虎介绍给他,被宗泽任命为情报营统领,率一千人搜查城内的奸细。
张虎不负宗泽的期望,一连端掉了七个金兵的情报窝点,基本肃清了城内的金兵奸细,得到宗泽的高度评价。
张虎知道杜充不可靠,便派人暗中监视杜充的府邸,就在刚才,张虎得到快报,杜充府上来了一名可疑之人。
这时,杜充慢慢走了出来,冷冷问道:“张将军有什么事”
“刚才有人汇报,有不明人士混入府尹家中,卑职担心府尹安全,所以特来查看。”
“如果张将军真是担心我安全,我多谢了,可如果张将军是另有企图,哼我一定会让宗泽给我一个说法。”
张虎淡淡一笑,“这么说,府尹的府上确有客人”
“我没有什么客人,但也不想让别人来打扰,你走吧”
张虎倒不好强行搜杜充的府邸,而且他也不能肯定进去之人是不是奸细,或者只是想逃避军民令,毕竟杜充是朝廷高官,把他得罪很了会影响到宗帅。
张虎便抱拳行一礼,“打搅了”
他带着人转身走了,杜充哼了一声,让老管家关上大门,张虎走不远便低声吩咐手下道:“给我好好监视住杜充的府邸,若有人出来立刻抓捕”
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
杜充回到了书房,又让老管家把陈然请来,问道:“你是完颜斜也派来说服我”
陈然微微笑道:“其实都元帅是想和杜尚书谈一谈彼此的合作。”
“怎么合作”杜充已隐隐动心了。
“都元帅可以命令金兵撤出开封府,只要杜尚书在一天开封府,金兵就不会进攻开封府,保证杜尚书圆满完成这个任期,同时都元帅会再送一个功劳给杜尚书,让杜尚书能够登上相国之位。”
杜充点点头,“开出的条件很吸引人,那需要我做什么”
“只要杜尚书做两件事,第一,把宗泽调离汴梁,比如调去收复山东等等都可以,只要他离开汴梁就行,第二个条件,请把河北各支义军的详细情况提供给我们,就这两个条件。”
杜充负手走了几步,问道:“你刚才说有一个功劳送给我,是指什么”
陈然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递给杜充,淡淡道:“这是河北十四个知州给大宋官家的联名信,我们委屈求全,忍辱负重,只是为了保百姓不受金人涂炭,但我们心怀大宋,只要王师挥师河北,我们一定会揭竿而起,响应朝廷,恢复大宋社稷”
杜充接过册子顿时愣住了,他当然知道这些人都是口是心非,是刻意炮制出来的一本册子,只是完颜斜也为了扶持自己为相,居然下这么大的血本,难道他真以为自己会成为金国的内应吗”
杜充摇了摇头,“我虽然很想为相,但我不可能投降金国,完颜斜也恐怕打错主意了。”
“不不需要杜尚书投降,金国只是想多一条后路,假如有一天金国不想和宋朝打仗了,想和宋朝划江而治,都元帅希望宋朝朝廷中有这么一个相国支持和谈,这是都元帅的原话,我不会欺骗兄长。”
杜充半晌沉默不语,好一会儿才道:“我怎么知道完颜斜也是不是在骗我,他真的不要开封府”
陈然笑了起来,“都元帅没说不要开封府,只是晚两年而已,只要杜尚书在开封府一天,金兵就不会进攻,相对而言,都元帅更希望杜尚书为相国,孰轻孰重,都元帅心里有数,不过,如果杜尚书自己放弃开封府南撤,都元帅就会随时取开封府。”
陈然又取出一封信递给杜充,“这是都元帅的亲笔承诺书,还有他的大印,希望杜尚书能抓住这个机会。”
杜充沉思良久,终于点头道:“我可以试一试”
他又对陈然道:“估计外面有人在监视,你暂时不要出去,等我调走宗泽,你就安全了”
杜充随即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他愿率军镇守东京汴梁,愿意以性命担保守住东京汴梁,他推荐宗泽紧急接任李纲的京东两路宣抚使,率军收复山东。”
杜充派心腹连夜赶往临安,将自己的奏折送往朝廷。
金兵大举进攻中原、山东和陕西,着实震动临安朝野,朝中百官很快便分化为两派,一派以范致虚和高深为代表,坚决要求招募天下之勇士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和山东,另一派则以黄潜山和汪伯彦为代表,主张与金兵议和,防止金兵继续向淮河进攻,另外还有大量中间派,以吕颐浩、郑望之和范宗尹为代表,他反对议和,但也反对直接对抗金兵,而是主张军队回守淮河一线。
三派各不相让,在朝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不过有一点,三派的意见达成了惊人地一致,那就是追究洛阳守将姚古和京东两路宣抚使李纲的责任。
姚古被罢免都统制之职,贬黜为广州通判,由刘光世接任都统制之职,率洛阳残军防御邓州和唐州,准备随时北上洛阳。
李纲虽有主官之责,但毕竟上任时日不长,不能把兵败责任强加在他身上,天子赵构主张稍加惩处,接受李纲辞去相位,改任观文殿大学士。
这天下午,天子赵构在御书房召见了范致虚和高深。
“朕今天接到了李太保的紧急飞鹰传信,陕西路目前虽然也遭受金兵入侵,但李太保有信心守住陕西路,击溃入侵的金兵,李太保的意思是说,他会在用陕西路来牵制住东部金兵南侵,希望朝廷不要轻言后撤,不到迫不得已,不能退守淮河一线。”
范致虚和高深对望一眼,两人都深感振奋,目前朝廷中间派占据了上风,主张避开金兵锋芒,放弃中原和山东,退守淮河一线,虽然主张议和派被大臣们纷纷抨击,但他们主战派也颇遭非议,最主要一点就是批评他们不切实际,会把最后一点兵力都消耗殆尽,最后连淮河一线都保不住。
没想到军方威望最高的李延庆居然也是主战派,范致虚连忙道:“陛下,金兵这次南下时机选得并不好,一是刚进入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