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分节阅读 349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竞争也能够促进研发。

“是,我一定尽快研发出第一台实用的柴油机。”狄赛尔说道。

“我觉得汽油机还有着可以改进的地方,你们在按照目前的方案设计汽车的时候,同时继续改进汽油机。而且我们需要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楚云比划道,“狄赛尔,你们小组不要将重心放在小车的发动机上,最好是能研究那种够驱动载重几吨的卡车的发动机。”

“军主,我看过您提供的卡车设计图,想要载重几吨,我们目前的发动机可能无法应对。在第一台实用柴油机研制出来以后,还需要继续进行改进。”狄赛尔为难地说道。

楚云一来就将他们小组研究的定位在大车型发动机上,让他们的压力很大。

“你们放轻松一点,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我们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最晚也是这几年的事情。有了汽车以后,我们就可以去讨伐大陆上任何一个地方了。”楚云了解两个工作小组大致的进展以后,有些宽心。

在他的定位中,汽油机小组主要研发民用汽车的发动机,而柴油机小组主要研发军用发动机,当然两者之间的界限并没有这么明确,汽油发动机也可以用来驱动重型卡车、坦克,甚至加工后还可以用来当航空发动机。戴姆勒成立的公司在二战的时候就生产过坦克、螺旋桨战斗机、卡车的发动机。

有了发动机以后,就有了可以机动灵活的车队。到时候组织一支机械化部队,完全可以从伊犁地区打到地中海,而无需动用大量的战马。

而且发动机的技术积累,可以减少以后研发螺旋桨飞机、燃气机轮船所花费的文明点。

“今年先研制出四轮小汽车使用的汽油机,明年需要出来卡车使用的柴油机。按期研制出来的话,当年的年终奖金翻倍,不然砍半。”楚云下了命令。

最快更新

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线电与海底电缆一更

“军主,柴油机明年倒是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引擎,但是卡车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攻关的地方不仅仅是发动机,底盘、车身、还有制动系统都需要专门成立小组攻克才行,明年是决计无法生产出来的。”狄赛尔见楚云提出了研发目标,不由有些担心,卡车比起普通的三轮汽车要复杂了许多,而且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从无到有的设计。

“我会让加派人手过来研究的,这两年先弄出雏形即可。”楚云想了一下,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诞生以后,的确要过几年才研究出卡车。

如果凭借系统来单独开启卡车技术的话,楚云的文明点就不够用了,自己研发和生产还需要许多时间。不如先研究着,等到什么时候能够使用系统了,再以较小的代价将相应的人才召唤出来,以加速研究进度。

等到这个小工厂研究出真正实用、稳定的汽车,楚云打算建立一个汽车厂,垄断对汽车的生产。这个产业可是一个相当暴利的行业,能够带来持续的收益。

楚云又在工厂里面逛了一圈,看了好几个发动机模型,然后才带着侍卫离开了这里。

接下来楚云直奔科学院。在京城科学院的片区,不同的院系有着自己的附属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更多是偏向于将一些理论研究变为实用成果。

楚云到了物理系的实验室。

“麦克斯韦、赫兹,你们都在”楚云在里面见到了两个电磁学领域的大师,一个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一个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他们也正在帮助楚云进行一个项目的攻关研究无线电报。

“军主大人好”麦克斯韦、赫兹见到来人是楚云,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军主大人一定是来看我们研究成果的。”实验室里面还有其他人。

楚云亲自将这些人召唤到这个时空,对这些人的名字都记得清楚。

“马可尼,无线电报研究得如何了你应该知道无线电的运用场景有多广,我们三个舰队的战舰都需要一种新的联络方式来代替落后的旗语。而且不只是舰队需要,普通的商船也需要,在遇到海难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向附近的船只发送电报。”楚云对那个人说道。

马可尼,无线电改进和实用化的先驱。楚云让他过来,就是搞无线电报的

无线电报可以延伸到有线电报所无法触及的地方,而且最适合海上通信,可以实现对海洋的控制,避免海军集团独立出去。战船与战船之间总不能够也用电线进行连接吧。

楚云还想要用无线电实现对东瀛、琉球、夷州、南洋等地管理。

“第一台无线电报的雏形出来了,可以在250米的范围内接收虽然现在只有250米的距离,但是给我五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这里到东瀛的无线电通信不过有线电报更加安全、稳定,传输的内容也更多。如果有可能,军主您还是应该铺设一条从京城到江户城的海底电缆。”马可尼向楚云介绍无线电报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是向楚云推介有线电报。

“这两年工厂一直在生产有铠装的海底电缆,从京城到南京城、广州城的有线电报绝大部分其实都在海下。”楚云其实一直在铺设海底电缆,相比陆地电缆,海底电缆不需要挖坑道、搭建支架,投资比陆地还少,建筑速度也快快,所以楚云优先选择建设的是从辽东到京城、再到南京城、广州城的沿海线路,就是因为可以采用海底电缆。

为了装载铺设用的海底电缆,甚至还出动了胜利号等大型帆船来装载电缆。不然前几天楚云才不会从广州府、南京府收到贺电。

接下来楚云还打算建立一条从京城到琉球、江户城的无线电,实现对当地的控制。

“无线电还需要5年才能够投入实用吗可以提前给海军舰队使用”楚云比较关心的是给三个舰队在作战的时候使用。

信息传递及时在军事中可是很有用的,甚至会决定成败。

“不行,我必须要保证无线电的可靠和稳定,不然海军太过依赖于无线电,一旦距离过远或者在海中遇到风暴等恶劣天气,无线电很有可能会失灵,到时候反而会给舰队造成困扰。”马可尼说道,“5年的时间并不算晚了,再过5年,就可以开设军主您说的无线电广播站。”

5年将无线电报投入实用,10年开设无线电广播站。楚云总觉得太漫长了啊,怎么什么科技研究都这么慢,估计到时候自己的儿子连酱油都会打了。

“好罢,你们不必有压力,专心研究就是,接下来一年我会在东瀛和京城之间铺设海底电缆。不管无线电到时候发展得如何,海底电缆终究是远程通讯的主要手段。”楚云想到在他以前的世界,海底电缆仍然是国际间最重要的通讯手段。

只是目前的电缆实际上能够传递的消息量与后世的电缆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铺设好海底电缆以后,用来联络远在东瀛的北洋舰队、东京分行、东京学堂足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