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412(1 / 2)
d娘。
消息一传出来,天下顿时哗然,无数人奔走相告,激动到不能自已。
对于许多曾经的地方大族来说,这一天来得实在是太晚了,以至于他们望眼欲穿,眼睛都快瞪瞎了。
汉家天子历来有跟地方大族结亲的传统,而有幸成为皇亲国戚的,不管之前出身如何,都会充分利用自己跟天子的特殊关系,继续加深双方的羁绊,要么是一代代地塞女人入宫,要么是天子的小舅子们拼命表现,获取更高更重要的官职,逐渐把持朝政,为后代获取荣华富贵。
比如说,先汉的孝文皇后窦漪房,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侍奉太后吕雉,后来又被赏赐给当时还是代王的孝文皇帝刘恒,最后被立为皇后,从此开启了窦氏一族辉煌无比的历史。
窦漪房寿命很长,从宫女、姬妾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历经四代天子,权倾朝野,窦氏一族随之鸡犬升天,兄弟窦广国封侯,侄儿封侯,奠定了望族的基础。
在窦漪房去世近二百年后,窦家又出了一名皇后,这一次是姐妹二人入宫侍奉章帝刘炟,结果姐姐受宠成为皇后,原本在窦勋犯事身故之后略有中落的家族再度复起,重新权倾朝野。
又是近一百年后,窦家的第三位皇后桓思皇后窦妙登场,窦家第三度权倾朝野。
虽然这数百年来,窦家每一次兴起之后,都会因为跋扈过甚而被新皇帝清洗一番,但凭着在朝廷和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整个家族的富贵还是没受到什么影响,始终傲立于一线贵戚的行列。
窦家出了三代皇后很了不得,但这几百年里,冀州的王氏一族也毫不逊色,他们家族也不知道是哪座祖坟上冒青烟,出了个孝元皇后王政君,结果这家族一下子就腾飞了,极盛之时甚至连哀帝、平帝都无力与之抗衡,王政君逼杀皇后、扒昭仪坟墓、铲除傅、丁两家外戚,让王氏子弟把持朝政,最终导致王莽篡夺皇位,断了先汉的气运。
即使后来出了个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了汉朝,但也无力扭转这种政治趋势,只得听之任之,从此往后,外戚擅权,因为嚣张跋扈而导致家破人亡,再又新的外戚上台,类似的剧情就一遍遍地发生着。
尽管给皇帝当小舅子算是个高危行业,但在巨大的利益引诱之下,许多家族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将家族里年轻貌美的女子送入宫中,希望能够一飞冲天,飞黄腾达。
于是,无数车马再次从各地州郡出发,浩浩荡荡地赶往洛阳。
由于这一次的选秀目标并不局限在“良家子”的范围,除了那些地方上的“好人家”,官宦家族的女子之外,医、商贾、百工这些户籍的子女也可以参选,于是乎,以往仅仅局限于少数人分享的饕餮盛宴,就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
哪个女孩子不想着成为窦漪房、王政君
谁又能拒绝捷径的诱惑
按照惯例,采选时间是在八月底,然而,七月上旬,司隶周边的妹子们就在家人的陪伴之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洛阳地区,她们的年龄都在十五到二十岁,个个都符合“合法相”、“姿色端丽”这个基本要求。
一时之间,国子监内的学子和落榜之后选择留在洛阳继续攻读,以待来年的士子们,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躁动了。
按照惯例,朝廷会派出官员,在洛阳郊外进行“海选”,通过对容貌、家世、品行、谈吐等等的考核,筛选掉不合格的家人子。成功者进入复试,接受后宫人员的第二次筛选,最后的获胜者将被划分为十四个等级,比起后世的超女什么的,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出于对男性官员的不信任,张宁主动向刘备请缨,亲自出面组织了一批跟随她学习的官员家属,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一次选秀的评委,从海选到复选,都是她们来进行筛选,对此刘备也没有异议,只是提醒张宁,多考虑考虑那些官员家的。
“品行绝对要放在第一位,数量越多越好。”第一场海选之前,刘备特意叮嘱道。
第二十六章 有熟人
这句“越多越好”,着实显得有些猥琐,像极了过去的昏庸帝王,也就是张宁跟刘备老夫老妻这么多年,知道他不是贪图美色的人,若是换了旁人听到,指不定掉头就给传成什么样子。
尽管如此,张宁心里还是有点疙瘩,毕竟她是女人,还要帮丈夫挑选女人,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我这一次弄得如此声势浩大,但归根结底,却不是为了自己多占几个漂亮女人。”同床共枕了十几年,刘备自然也看得出张宁心中的小小失落,便耐心地讲述起自己的真实想法,“国子监,御学堂建立起来,培养不同于儒家弟子的可用之才,进而把新学问推广到整个天下,这是为夫今后几十年最重要的事,倒是,只有这样还不够,我们同样需要聪慧的下一代女人。”
自从几千年前,人类从游牧进化到农耕时代,天生身强体壮,在劳动和战争中都占有优势的男性就取代掌控生育权的女性,成为社会的主宰,人类社会也由母系社会进入到父系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
教育,尤其是文化教育,处于比生存、生活更高的需求层级,是一种极为占用劳动力、消耗社会资源的福利,长久以来,几乎只有男人才能享有,女人几乎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历朝历代,才女都会特别出名,像蔡琰、谢道韫、鱼玄机、李清照这些,都是流芳千古,被后世传诵。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奇女子确实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们能够突破父系社会的垄断,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就像两千年后,人们都津津乐道于那些寒门贵子的成功,乐于歌颂那些平民英雄。
因为实在是太难得了。
但刘备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难得”。
被绑住腿脚还能站上跑道,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不光是参赛者的荣耀,更是主办方的耻辱。
他不希望这种耻辱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便社会生产力远远没到两千年后的水平,他也根本没有可以让妇女顶了半边天那位的雄才大略,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让精英阶层的女性拥有获取知识的权力和渠道,再一点一点地扩大范围,对华夏民族的未来是好事。
“陛下的意思是说,创办女学”
虽然刘备没有像后世不入流写手那样絮絮叨叨地说上一大堆,但三两句话下来,张宁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惊喜地问道。
“没错,之前我们让宫女跟着你和贞儿学东西,如今既然后宫要收人,那就再把步子迈得大一些,请昭姬和庄姬来教人识文断字,那些家人子们入了宫之后就先当宫女,跟着做做事,读读书写写字,等到了年龄再说之后的事。”刘备点了点头,温声说道。
按照之前的惯例,只要年龄超过十三岁的良家女子就可以参加选秀,但刘备觉得这个年龄实在是太夸张了,坚持提高门槛下线,指定年龄超过十五岁的及笄女子才可以,没到十五岁的想都别想,说什么也没用。
但就是十五岁,对刘备的精神冲击也挺大的。
他今年三十八岁,儿子都十二岁了,虽说穿越过来这么多年,生活习惯和其他方面几乎都被同化,也没什么精神洁癖,但男女之事,还是有点底线的好。
再说了,女性过早生育已经被后世医学证明了危害极大,从生理到心理,从母亲到孩童,都没一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