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汉昭烈帝 >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358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3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了几分底气。

“将军今年四十有六,常人到了这个年龄,一般都已经功成名就,应该安享后半生的太平了吧”蒋干并没有直接回答曹豹,而是微笑着说起了对方的年龄,“陈元龙这人心胸狭窄又嫉贤妒能,非但不念将军为数百万徐州子民呕心沥血这么多年,反倒处处针对,绞尽脑汁逼迫将军,敢问将军,在陈元龙那里,能得到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机会吗”

“孙家偏居一隅,当家的还是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刚刚打下来江东六郡还没坐稳当呢,只怕是连自己能不能活到曹某这个年纪都不知道,他凭什么给我保证这些”曹豹冷笑起来,语气讥诮地反问道。

“孙将军年少有为,以弱冠之年提一旅之师,便能在短短两年内扫平六郡,虎踞江东,麾下文武无不倾心仰慕,愿意为其效死。此等英才,正是前途无可限量,如旭日初升一般,只需一段时间便可光耀世间。”蒋干说的兴起,索性站起身来,在帐中缓缓踱起了步子,“我知道将军是汝南人士,袁氏门生,与那袁公路更是多年老友,此次更是有举军投诚,弃陈投袁之意,可是将军想想,他这个仲家天子又能坐多久”

曹豹被说穿心事,非但心中剧震,面色也变得极为难堪,也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不好对付,索性闭口不言,冷冷望着对方。

果然,蒋干走了几步,便又开始分析起袁术面临的态势。

“袁公路自恃四世三公,麾下地广人多,物产丰饶,便以为天下民众都愿依附于他,实则不然。”蒋干说道:“昔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开始,一直到文王之年,数十代人积德累功,天下三分有其二,仍然要小心翼翼地做商朝的臣子,直到商纣暴虐无道,方才起兵讨之,奠定八百年基业。汝南袁氏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比起姬氏家族的昌盛尚且远远不如,更何况汉室享国四百年,天下归心已久,即便眼下衰微,却也不是商纣那样残暴无度,丧尽民心可比吧。”

听了这一番分析,曹豹不禁皱起眉头思索起来,他越想越是觉得,这个蒋干说得还有那么点道理,于是收起之前的倨傲态度,小心翼翼地问道:“阁下之言,是再说袁公不可久”

“非但不可久,甚至有连累汝南袁氏及其亲戚故旧之虞。”蒋干答道:“以将军之才能威望,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奉为上宾,何必要投奔一个即将败亡的狂徒呢”

“既然如此,孙伯符为何还要尽起精锐前来助战趁机发布檄文通告天下,与袁氏决裂不就好了”曹豹疑惑地问道。

蒋干心中暗笑,这个曹豹曹将军真是人如其名,草包得可以,但面子上还是做出一副诚恳的表情说道:“孙将军此次前来不是为了袁公路,而是为了将军你啊。”

“我”曹豹将信将疑,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面子,可是谁都喜欢听奉承话,虽然觉得对方有些吹捧之意,可是听在耳中,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将军想想,丹阳兵久居他乡,被徐州人视为客军,早有返乡之意,若是能举军来投,非但是对孙将军有滔天之功,对于麾下将士也是恩泽。”蒋干继续说道:“将军素有才名,如今又有功有恩,何愁不能在江东立足孙将军来时就已经说了,只要将军有意,六郡郡守职位可以随便挑。”

嚯,老子也能当太守

曹豹想了想,觉得这买卖还不错,反正自己跟陈登互相看不顺眼,就算不出这么一档子事,陈登也得想方设法地把自己搬走或者弄死,所以在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只要风头不对,马上向袁术投降,凭着之前的交情和丹阳兵这个见面礼,怎么说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可是孙家能给的筹码似乎比袁术还丰厚,而且正如蒋干之前所说,眼下袁术家大业大,未必会对自己多么重视,而孙策就不一样了,事业起步阶段,正是用人之际,对自己的态度也会比袁术那边诚恳。

“先生且在曹某这里住下,等我明日召集众将商议,再给先生答复如何”随着曹豹的心思变动,他对蒋干的称呼也连变了三次,显然是极为意动。

“无妨,将军尽可商议。”蒋干自信地笑道。

第八十四章 反常

“曹豹部队已经渡过淮水,向淮陵一带前进了。”

“既然他已经扫清了前方,进入淮南地界,那我们也别等着了。”

臧霸部队一直与曹豹保持着五六十里的距离,张飞部队的位置则更加靠后,所以在前几天曹豹加速行军渡河,等到消息传到臧霸那里,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到八十里左右,足足有两三天的路程。

对于曹豹的反常举动,孙观尹礼等人大为兴奋,纷纷吵着要加快脚步跟上去,然而作为一军主将,臧霸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

有点不对劲啊。

作为不满二十岁就带着一群食客和弟兄们杀太守,逃亡各地,又与泰山四寇连结屯军,在徐州开阳一带割据自首,成为一方霸主的豪侠,臧霸这一辈子不知道打了多少仗,见识了多少对手。

在不计其数的敌手之中,曹豹算是给臧霸留下过深刻印象的,这人在徐州任职十余年,跟臧霸可谓是老冤家了,他有多少本事,臧霸也是一清二楚。

此人绝不是无能之辈。

只是惜命。

自从来到徐州之后,曹豹就一直负责全州军务,后来陶谦赴任,他又率先向陶谦投诚,并接管了数千名跟随陶谦而来的丹阳精兵,从此在徐州呼风唤雨,堪称刺史之下第一人。

虽说陶谦在乱世中选择了韬光隐晦,以待天下有变,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徐州军并没有太多征战扬威的机会,但是,这支军队的存在和战斗力,也威慑了几乎所有的邻居,使别人同样不敢对徐州生出觊觎之心。

徐州黄巾军被这支部队驱逐出境,青州黄巾军、豫州黄巾军也在徐州边境多次碰壁,跟臧霸统领的泰山贼也是纠缠数年难分胜负,足以体现出曹豹的军事实力。

虽说在两三年前,因为父亲在前去投奔自己的路上惨遭杀害,曹操因怒兴兵,集中了全部力量前来攻打,并且一路攻城掠地,屠灭数城,以至于泗水为之不流,然而,在惨败背后,臧霸还是发现了一丝端倪

曹豹和他的丹阳兵并没有受到什么重创,对敌战略也更多地选择退避固守,根本没有太多出城野战的欲望,真正损失惨重的,都是徐州本地郡兵。

这个发现足以表明,曹豹和他麾下的丹阳兵根本没有把保卫徐州当成自己的使命,保存实力才是他们的优先选择,甚至于那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徐州牧陶谦,也是把这块土地看成是随时可以用来交换利益的筹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