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汉昭烈帝 >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80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余,又略略有些疑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个师弟。

关键是他也不知道田畴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小弟不通韬略,只是对治理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感兴趣,这几年又在幽州耳濡目染,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这数十万流民。”田畴似乎是看出了刘备的犹豫,便主动挑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如此,那你觉得,应该把这些人安置在何处”刘备继续问道。

田畴不假思索,从背上的皮包里摸出一卷地图徐徐展开,把刘备看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小子是有备而来啊。

现在幽州的学术圈里流行起了皮包,这种皮包以各种兽皮做为外层,内里以薄薄的竹篾排列支撑,用来装书籍和纸张是最适合不过,比起以往的衣襟和衣袖,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由于有皮包的保护,这幅地图丝毫被保管得特别好,毫无折痕且字迹清晰,将田豫选定的地方完全展现出来。

“等等,你这要在冀州安置民众”刘备看了几个地名,顿时警觉起来。

“正是冀州的河间国与渤海郡北部。”田畴微笑着答道:“这块地域方圆近二百里,位于易水和漳水之间,北与涿郡广阳相接,东边则是渤海,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实为设立民屯的绝佳之处。”

听田畴这么一说,刘备沉默不语,盯着那块位于幽州下方的地域沉思起来。

历史上黄河下游曾经多次改道,最多的时候甚至在华北平原漫流,有七八个入海口,河间国这个名字就是来自那个时代。

黄河改道固然可怕,但河水干涸之后留下的平坦地面、厚实淤泥,又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河间国和渤海郡北部屯田,单从技术角度来说,完全可行。

“子泰,或许你想的只是那边田多水多,适合屯田,但为政一方,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青州黄巾肆虐,聚众近百万人,你是知道的吧”刘备想了许久,这才沉声说道。

田畴的胃口太大,划出的地域也过于广阔,虽说南部有漳水,但如此广阔的地域,一旦被数量巨大的敌人盯上,防守起来的困难也是极大。

华北平原可不像辽西或是辽东那边,外围有崇山峻岭和渤海作为天然屏障,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甚至连地势险要、建立防线的基点都没有。

“我们可以把涿郡一带的部队继续南迁,把防线推到漳水一线,等到两三年后,屯田有了成效,进军青州之时便可以就近提供粮草。”田畴兴奋地说道。

刘备苦笑起来,这些年轻人仗着幽州兵强马壮,雄心勃勃,胃口大得吓人,冀州还没到手呢,就已经谋划着两三年后的战争了。

只是田畴不知道,在刘备的战略规划中,未来几年,幽州的主要军力和财力都要放在冀州和并州的争夺、开发,在把南匈奴赶出并州,让冀州的安全得到保障之前,他是不会主动招惹青州的。

对于刘备来说,比起黄巾军和其他同胞,他还是更愿意收拾那些喜欢抢劫的游牧邻居。

“子泰,你的计划过于冒进,不如这样,我们把这个计划分成几步走,今年先从易水南岸开始,到泒水北岸为止,等到那些流民适应了新的生活,再一步步向南推进。”刘备不想过于打击田畴的热情,便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把他那规模宏大的计划拆解开来。

易水是幽州和冀州的东段分界线,跨过易水,也就意味着幽州正式向南边的邻居伸出了手,不过以刘备在冀州决策层获得的支持来讲,这么点土地,还是不会引起韩馥警觉的。

田畴皱起眉头,看着刘备指着的那条狭长地带,最后重重点头,“这么些土地,养活二十万人应该不成问题。”

虽然现实和预想差距非常大,让田豫心有不甘,但他还是更相信师兄的判断,决定担起这个胆子。

“对了,怎么来了这么多学子,他们都学成出师了”刘备见田畴也起身想走,连忙把他叫住,开始询问那百余名年轻学子的来意。

“这些学子精于算学、头脑机敏、办事麻利又能吃苦耐劳,每一个都是子干先生和康成先生精心挑选,并且询问过志向的。”一说起那些小师弟,田畴的脸上就挂满了自豪,“先生说了,如今朝廷衰败,与其让他们在书卷中蹉跎时日等待察举,还不如早早跟随师兄,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

合着两个老先生把优等生全塞给了自己,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

“那挑剩下的呢”刘备狐疑地问道。

田畴叹了口气,“皓首书卷,做做学问,或者读上几年书,去当个教书先生,也就这样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成功,便成仁

“等我回到幽州,可得好好感谢谢两位先生。”刘备笑着说道,让田畴去忙自己的事了。

最优秀的门徒送来自己这里当差,挑剩下的留着钻研学问,呵呵,谁信谁傻。

反过来还差不多。

只不过,即便这些学子只是老先生们看不上的中人之姿,放眼天下,能够一下子拉出一百多这样水准的,除了他刘备,没有任何诸侯能做到。

这就是巨大且难以逾越的差距。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那些学子用自己的行动向刘备表明,他们确实当得起田畴的称赞。

似乎是在出发前就已经定下了计划,这些吏员和学子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们三人一组,分散到连绵数十里的队伍各处,将幽州摸索出来的安置经验施展得有条不紊。

先是筛选出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将其按照手艺门类分别编队,然后是缺少劳动能力的老人、失去家人庇佑的孤儿

短短几天时间下来,这支臃肿的队伍就面貌一新,老弱病孺被集中起来,借助车辆驶向北方,剩下的青壮年没了后顾之忧,行进速度也提高了许多。

“真不愧是幽州培养出来的人才,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夜里还要互相交流经验心得。”简雍肩头的担子轻了许多,整个人的心情也变好了,此时看着那些胡子拉碴、眼中布满血丝、脚下却仍然虎虎生风的吏员和学子,不禁心中钦佩。

刘备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或许这一次屯田,他麾下就能涌现出一批足以担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而等待这些人才施展才华的,就不再是区区一个幽州,而是广袤的万里江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