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59(1 / 2)
d真正是罪无可恕。”
见常林难以理解自己的话,刘备招了招手,示意他起身过来,然后铺开面前的地图,对他讲解起自己预测的战事发展。
“王太守麾下士卒共有七千余人,主力则是他从老家招募的泰山兵,就这么点兵力,还要留下驻防怀县等地,所以,能够跟随他出战的,也就是五千来人。”刘备手上徐徐展开地图,嘴里也在不停地讲着。
常林有些惊讶,“使君今天才到怀县,怎么会如此了解王太守的兵力,甚至连他带领多少人马都猜得到”
“乡下的毛孩子跟人打架,也要知己知彼才敢动手,王太守行事高调,这些信息随随便便就能弄清楚,董卓那边估计也早就知道了。”简雍面无表情地鄙视道。
“知己知彼,这是行军打仗最基本的学问,接下来,为将者要通天文,识地理,懂阵图,明兵势。”刘备在地图上洛阳北方黄河沿岸画了一条线,“就这么五十里,你猜猜有几处渡口”
“在下不知。”常林已经被刘备这一连串的排比句弄得晕晕乎乎,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
“如今正值春天,黄河水位不高,可以让大军轻易渡河的有三个渡口,分别是孟津、河阳津、小平津。若是如你当初所说,韩浩率部驻守最西面的孟津,那就意味着,王太守手中剩余的兵力,必须能够同时防守河阳津和小平津两个港口,只要其中一点被击破,就要面临全线崩溃的危机。”刘备一口气说完这么长一段话,顺手拿起一杯清茶喝了,然后盯着常林问道:“董卓手里可战之兵不下三万,其中还有为数众多的骑兵,现在你还觉得,本官是在危言耸听”
若是真如刘备所说,王匡在黄河沿岸不管如何分配兵力,都随时可能被突破,然后就要在平坦的地带面对董卓麾下凉州骑兵的突击、包抄、追杀
常林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脸色煞白,额头上冷汗涔涔,涩声说道:“使君莫要吓我。”
“吓你做什么”刘备苦笑起来。
“刘使君和你知道的名士高官可不一样,他是久经战阵之人,这次千里迢迢而来,每天不是在四处勘察地形,就是在推演战局。”简雍不屑地说道:“河内郡是我军主攻方向,军中众将对黄河沿岸战事不知道推演了多少次,想要以一己之力稳扎稳打,对董卓侧翼形成压力,没有两万人想都不要想。”
常林听得目瞪口呆。
之前王匡出兵之时可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只要不主动出击,专注于防守的话,凭借数千精锐的泰山弓箭手,完全可以拒敌于黄河沿岸、
可是在刘备口中,即便是王匡手中兵力多上几倍,也未必能够达成目标。
究竟是王太守过于轻率,骄狂自大,还是刘太守过于懦弱,畏敌如虎
“年轻人,我们不妨打个赌吧。”刘备见常林脸上又是惊惧又是疑惑,便笑着说道:“若是王太守能够在黄河北岸站住脚,本官便举你为孝廉,在官途上助你一臂之力。”
“还有这等好事”常林一愣。
刘备继续说道:“若是王太守一败涂地,你也别跟着他了,来我帐下做事,对你来说,怎么都是不亏。”
常林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今天与刘备的初次见面,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是过于诡异了。
在刘备军中,简雍却是不解地问道:“那个年轻人虽然有些骨气和傲气,可也不值得玄德你如此厚待吧。”
“我倒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不错,搞不好是个刺史的材料。”刘备呵呵一笑,背着手向前走去,“在河内这里招揽些人才,以后会有好处的,区区一个官职又算得了什么。”
第一百章 河内司马
话虽这样说,可无论刘备还是简雍,都根本没有把常林太当回事,包括刘备说他能当个刺史,也不过是顺口说说而已。
其实刘备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河内小子乐善好施,经常救济乡邻,被曹操慧眼识珠,从一介县令做起,历任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均是政绩斐然。
常林追随过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代人,最后在九卿之一的光禄大夫位置上光荣退休,并多次推辞三公之位,八十三岁去世,死后还被追封为骠骑将军,谥号贞侯。
不太夸张地说,刘备这次算是捡了一块雕琢之后便可以大放光彩的璞玉。
得知王匡的主力已经被他带着去了西边,刘备担心他一旦战败,董卓再将注意力放到黄河北岸,便下令先锋部队加快脚步,尽快赶往孟津地区。
数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光粮草消耗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单单靠自己携带过来,以及从冀州韩馥那里允诺提供的粮草,只怕是不够支持大规模作战,为了在河内郡获取支援,刘备与简雍,还有幽州商会在怀县一带驻留了两三天,与河内的世家大族又进行了友好的沟通和交流。
河内隶属于司隶校尉部,拱卫洛阳北部,相当于后世的顺义和昌平,由于毗邻京城,这里的世家大族历来都能沐浴到浩荡的皇恩,又占据着通往河北地区的咽喉要道,无论经商从政都是近水楼台,个个都是身家丰厚。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河内世家与幽州商会多有往来,相处得极其愉快,此时面对幽州牧刘备和他麾下数万大军的“诚恳求助”,这些人精更是毫不犹豫,纷纷慷慨解囊,为大汉人民反抗董卓暴政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据说王匡在河内当了半年太守。得到的资助还不如刘备这三天时间捞得多。
“钱也骗到手了,粮食也骗到手了,人家的美酒佳肴也享受了,你还拉着一张臭脸干什么”
好容易告别了热情的怀县世家,幽州军继续踏上西去的征程,可是简雍看着在颠簸的马背上摇头晃脑,脸色极为不爽的刘备,便忍不住出言嘲笑起来。
“我是头晕。”刘备强忍着颠簸带来的呕吐欲望,用马鞭指着脚下崎岖难行的黄土路面,“那群蠢材钱多得要从仓库流出来,家里的僮仆穿戴都比得上普通官员了,居然舍不得帮助家乡修一条好点的路。”
简雍却是笑道:“若是太平盛世,修路架桥这等邀买名声的好事自然人人抢着去做,可如今谁知道第二年的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只有你刘使君这样财大气粗的傻子才会一个劲地砸钱修路。”
听简雍说,就连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都是二十多年前颍川太守司马儁告老还乡之后,看见家乡道路难行,召集世家大族集资翻修的,过了这么长时间,原本平坦坚实的路面再次变得崎岖不平。
“什么事都得有德高望重的人牵头才好做啊,诶,司马家在河内也是望族,怎么我在怀县没有见到他家的人”刘备突然开口问道。
“河内司马氏的直系在温县,距离这边大概七十里,这一代的家主司马建公性格耿直,即使是参加宴会都一丝不苟,跟怀县那群花天酒地的土包子搀和不到一起,平日里也少有往来。”情报工作可是简雍的强项,讲起这些名人轶事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