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汉昭烈帝 >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08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备见状,便开口问道:“诸位是单单想要赚钱,还是既得实惠又得名声,泽陂后人,光宗耀祖”

哪有这么好的事众人一时之间都愣了,他们互相看看,确认自己有没有听错,再看看刘备,确认他有没有说错。

“能够名利双收自然是再好不过,还请使君明示。”

“既然如此,本官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花费钱财,从辽东购买各种农具,水利工具,纵然会被人破坏一部分,也总是能提高收成,只需要厚着脸皮,继续忍受中原人对边地的鄙视即可。”刘备自顾自地说起来。

众人听得脸色铁青,这还真是名副其实的下策。

“中策是在购买各种农具的同时,减轻佃农负担,争取多从田间地头攫取一些利润,同时再做做其他生意,送家中孩童读书求学,若是运气好,家族里面出个神童,几十年后,或许你们的家族就能跟着发达了。”刘备伸出第二根手指。

这还是土财主的路线啊,只是增加了一些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做的事,看似四平八稳,实则没什么意义。

看来这位州牧大人前面都是铺垫,真正想说的话,就在他接下来要说的上策之中。

“上策需要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听懂,诸位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愤也是难免,本官只有一个要求:不理解的时候也不要吵,先闭嘴听完。”

要来正题了,在座的蓟城豪强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然后程熙笑着说道:“还请使君赐教。”

刘备点点头,“诸位将家中田地卖回国家,跟本官一起投资工、商二途,每年收益分出一部分,对内则兴水利、修道路、助乡学、扶危济困;对外则广开商路,且大力宣传幽州士绅之善举,博取贤名,树碑立传。如此一来,非但子嗣有望举孝廉,乡党之中但凡有孩童上进,踏上官途,也会感念诸位的恩义,反过来多加照拂。”

这番话说完,堂中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死死盯着刘备,在他们看来,这位州牧不是失心疯,就是大骗子。

画个大饼,再描述出一幅虚无缥缈的美好画卷,就想把我们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辛苦耕耘,才积攒下的家业给套走。

田地卖给国家,怎么卖,什么价格卖,卖了之后我们吃什么

投资工商,具体是什么项目,什么前景,怎么个投资法

一概没提。

“辽东的钢铁产量太高,用都用不完,本官认为,有必要在幽州成立几座铁匠工坊,制作各种器具,以满足幽、冀二州需求,哪位有意向与官府合营”刘备话一出口,就像是在平静的湖水中扔了块巨石,顿时激起千重浪。

众人纷纷举手,期盼地望着刘备,七嘴八舌地说道:“使君,我愿意。”

“辽东北接乌桓、鲜卑,南临冀州、青州,交通便利,乃是南来北往的枢纽,然而各家商队力量分散,耗费钱粮和时间不说,安全还得不到保证,本官希望组建一支往来于幽州和中原各地的商队,哪位有意向与官府合营”

又是好几只手举了起来。

“蓟城狭小破败,城中房屋多有毁坏,难以容纳太多居民,本官决定改造旧城,同时在周边建造新城,工程浩大,耗时长久,哪位有意向承揽一部分”

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这是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生意,超大的面饼,别说让豪强们吃饱了,就是吃撑、吃死也不好说。

“你们看看,随便就是赚钱的路子,把心思和眼光从农田里拔出来吧,没意思。”刘备无奈地摊开双手。

第六十四章 惊现遛鸟侠

经过这么一说,众人脸上的疑惑稍稍退去,有些机灵的已经能抓住一部分刘备的意思。

“只是,我等就算保持现状,每年也有不菲的收入,为何要舍弃家业,去做那不一定能成功的事”说话的还是李姓豪强,他自认对种地颇有心得,舍不得放弃自己的老本行。

“这就要看诸位的胆量了,胆大的,想搏一搏的,就跟着本官来,胆小的,对当前境况满足的,也可以安心当地主。”刘备也不气恼,仍然不紧不慢地说着:“只是,本官这顺风船也有限,停靠的时候不上船,以后再想上去,就难喽。”

豪强们又是一阵沉默,然后程熙开口,向刘备问道:“老夫还有个疑虑,使君买了地,像辽东那样包租给百姓,再从其他方面补偿我等,无论怎么看,得利最大的都是百姓,而不是州府和我们。”

“对,我们就是想不通这个关节。”有人附和着说道。

在这些豪强们看来,就算甩开他们这些地头蛇,刘备也完全有能力将辽东的许多东西拿到幽州,从中获取海量的利润,就拿王家木器行卖桌椅赚的钱来说,只要刘备愿意,他完全可以拉一批木匠来幽州,搞出个超级大的作坊,制作各种桌椅、车辆、甚至水车,能赚到的钱估计要用亿来计算。

他这是何苦呢

刘备轻笑一声,“这就是为什么本官能在短短三年时间,从一介平民成为州牧,而诸位奋斗半生,还只能窝在广阳一郡,从佃农嘴里抢食,你们的眼界太狭小了。”

众人脸色有些不好看,刘备却根本不在乎,自顾自地说道:“假定本官有一百金,给你们分五成,是多少”

“五十金。”有人答道。

“假定本官有二百金,给你们分四成,是多少”

“八十金。”这种简单的算数问题,根本难不倒经商半辈子的人。

“假定本官有三百金,给你们分三成,又是多少”

“九十金。”这一次回答的人更多,许多人更是茅塞顿开,面露喜色。

他们已经理解了这位年轻州牧的意思:收获财富多少,不仅仅是看比例,更要看总量。

刘备一拍桌面,“本官有这个本事,能将一百金变为三百金,乃至一千金,你们有没有胆色,跟着本官做”

辽东的所见所闻,已经让众位豪强都见识到了刘备的本事,他们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一眼就能看出来,当地的新鲜事物之中,蕴藏着多么巨大的经济价值。

若是换个人说能够随随便便就让财富翻倍,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但是刘备说这话,他们信。

能够说服人的,永远是真本事。

这时候,一名豪强有些不甘心地说道:“若是一千金都被使君和我等共享,那岂不是更好。”

“何三,不要贪得无厌”程熙脸色一肃,冷声喝骂起来。

这老头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自己一定要牢牢抱住刘备大腿,争取能捞个油水足,并且稳定的行当,哪里还容得下其他不同意见,更担心触怒了刘备。

刘备却不以为意,又摆出一组数字,“幽州百姓加上流民,有二百多万人,就算打个对折,让其中一百万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手中还有闲钱来购买诸位生产的货物,不用太多,三千钱,总数都有三十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