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大汉昭烈帝 >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56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已经有人蠢蠢欲动了。

作为高句丽的统治集团成员,各地的实力派贵族在伯固遭遇惨败之后,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面对暗地里涌动的潜流,伯固当机立断,颁布了一条法令:国内城中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限期上缴武器。

按照伯固的想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填补武器空缺,快速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能削弱贵族的势力,消除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但是,贵族们从这一道法令中,感受到了王室的虚弱,胆子更加大了。

他们想尽办法,对伯固的命令极力推诿,直到伯固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才各自上缴了一二百把破破烂烂,满是锈迹的垃圾敷衍了事。

面对着抱起团来消极抵抗的贵族集团,伯固只能愤怒地咆哮不已,除此之外,他也没了其他的办法。

忠于王室、忠于伯固的的王室部队,是伯固统治的基础,可是这支部队经历了半年前的远征,如今或是化作了异乡的孤魂野鬼,或是躺在病床上半死不活,已经失去了绝对的战斗力优势。

如今伯固就像是没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只是依靠着多年来建立起的威望,才能镇得住那些心怀鬼胎的家伙,但想要将贵族们手中的资源夺来,王室目前已经失去了这样做的力量。

内外交困之下,率领高句丽走上强盛的一代名王伯固病倒了,他毕竟年事已高,又遭遇了罕见的大暴雨和大败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让这个老人也支撑不住,躺倒在了床上。

一开始他只是出现了感冒症状,但不起眼的小病久久无法治愈,最终变得越来越严重,到了秋季,伯固已经没有办法站起身来,每日里昏昏沉沉的,大小国事都交给了拔奇来处理。

拔奇接过父亲手中传下来的权柄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来经验丰富的工匠,询问能不能解决武器短缺的问题,

然而结果还是一样,不行。

明晃晃的钢刀架在脖子上,吓得这位老工匠双股战战,冷汗不断地从额头流淌下来,虽然害怕触怒面前这位新贵人物,但他也知道,即使现在打了保票,若是最后不能按期完成,还是死路一条。

思前想后,这位老工匠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他鼓起胆子,颤声向拔奇解释起来,“铁矿深埋在地下,要经过开采、筛选、冶炼、反复锻打,才能变成堪用的铁料,期间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熟练人手。有了优质的铁料,打造刀枪还稍微容易些,但铠甲需要锻打铁片,钻眼,串连,极为耗费时间。”

工业生产是科学,每一道工艺流程,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经过无数人反复验证的,提升起来相当困难。

而每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也有极限,不可能随着大人物的要求而随意提高,作为刚刚脱离部族社会,正在迈步进入封建社会的小国家,高句丽在所有方面都很欠缺,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积累经验。

拔奇也明白这个道理,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让手下人松开这位老工匠,须发皆白的老汉如蒙大赦,连忙磕了几个响头之后告退了,只留下拔奇在那里惆怅不已。

第三十六章 会师

过了片刻,又一名拔奇的手下快步走进大堂,拔奇见到此人之后精神一振,连忙起身压低了声音,“怎么样,打探到了吗”

“启禀大王子,据说他们为了逃避上缴,把品相好的武器都装进箱子埋在了地下。”

这人口中的“他们”就是那些拒绝把自己家中的兵器上缴的贵族,当初伯固明明知道这些人手中有大量兵器,但仍然无计可施,拔奇眼见自己的部队迟迟不能恢复战斗力,于是又动了心思,派出密探来打听贵族们的兵器都藏在哪里,时至今日终于有了一些端倪。

“还有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吗”拔奇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和失望,继续追问道。

“如今国内城里不知怎么开始传起谣言,说是大王病重不能理事,在这特殊时期贵族们都减少了在外露面。”这名男子有些犹豫,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拔奇阴晴不定的脸色,“不过据说好几位实力较强的贵族经常在暗地里相见,不知在密谋些什么。”

拔奇听了之后沉默不语,缓缓转过身去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良久之后才略显疲惫地挥一挥手,“你们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

他的话语声低沉无比,堂内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们听了之后也是心情沉重,但他们不敢开口,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惹恼了拔奇,连忙一个接一个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大堂。

这群低贱的东西,只不过是跟着英明神武的太祖王打下了江山,又在这一百年里忠心不二才混成了所谓的贵族,就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也可以觊觎至高无上的王位了吗

就算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王室现在手里还掌握着高句丽最精锐的两万士兵,足以压制国内城中的所有敌对力量,那些贵族们难道是被猪油蒙了心,自以为可以趁着父王生病的时候掀起些风浪来

拔奇时而冷哼,时而发出低沉的笑声,他的反常举动让站在门外的手下们心中惴惴不安,相互交换着眼神,这些人的身家性命未必要全部寄托在王室,万一拔奇在重压之下失去神智,他们可得给自己想想出路了。

与此同时,远在西边数百里外,一支汉朝军队犹如黑色巨龙般蜿蜒在大地上高速向东前进,他们的目标正是高句丽的心脏国内城。

这一支汉朝军队阵容庞大,足足两万多人和无数车马组成,红色的巨龙连绵十几里,所到之处人嘶马鸣,热闹非凡。

在这两万人大军之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五千名精锐战兵,这些战兵都是辽东花了血本养出来的,个个身材高大,武艺娴熟。

为了减轻长途跋涉对体力的损耗,关羽让士卒们轻装前进,盔甲都交由马车运输,但他们整齐划一的红色布袍,手中闪耀着明晃晃光芒的锋利长枪,以及背上的战刀,都展示着这支部队的强大。

今年开春之后,辽东建起了三座高大的炼铁炉,与之配套的水力锻锤,热风设备也被投入了使用,单单是生产工具一方面,辽东就领先了这个时代数百乃至上千年。

除此之外,刘备还为这个时代引入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在这种先进生产方式的作用下,矿工和铁匠们根据特长,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工序,有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辽东冶金业获得了腾飞式的发展。

强大的工业实力,意味着辽东军队的装备极其充足,极其精良,不仅远远超过了周边的游牧民族,甚至放眼整个大汉都没有哪只部队可以与之媲美。

这支部队中还有一万名青壮义勇,他们的身份是辅兵,每人都被分发了一支长枪和相对简陋的半身盔甲,一旦上了战场,他们的责任就是提供战场宽度以及保障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近万名民夫也加入了远征,这些人虽然缺乏战斗的勇气和技巧,但在军队中同样不能缺少,他们将担负起为主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的重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