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分节阅读 139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分节阅读 1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求职等方面的资讯,核心受众是在校大学生。”王毓瑶侃侃而谈。

“口袋大学就是口袋里的大学老师呗你怎么想到做这么个东西”王奈杰念了念这个名字,感觉还真挺顺口、挺有意思的。

“其实我最早是加入了学校的官方微信团队的。熟悉一段时间之后,我就感觉到,几百万新媒体竞争太激烈了。新人想要出头,必须细化内容,盲目跟风肯定死的很难看。恰好我得提前准备实习,了解了不少信息,也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一个能够系统辅导的公众号,肯定很多人感兴趣,于是就想到了这个主意。”

说到自己的创业作品,王毓瑶很有劲,盘腿坐在沙发上,滔滔不绝阐述自己的想法。

“一开始当然很困难,不过我一直在思考和分析,所以总结出了几条经验。第一个得善于借助热点涨粉,而且切入角度必须新鲜,因为大家都在讨论的热点,我们是抢不过那些百万、千万粉丝自媒体的。第二个就是内容只上干货,绝不搞心灵鸡汤和凑数,搬运别人用的也不行,干货是最容易涨粉的内容。刚开始是我自己写,后来慢慢地运营起来了,就能争取到一些学长、毕业前辈做访谈的机会。”

“目前主要收入还是点赞和打赏,广告方面我很谨慎,因为这方面对平台要求比较高,也很容易引起反感,积累初期不适应涉足太深。所以短期目标,我们准备开始做授课、会员福利等虚拟付费内容,以及后续的付费会员社群,中长期目标是在2600万在校大学生和10万家企业当中进行拓展,打造校园招聘深度服务”

王毓瑶这一讲就是十多分钟,半点不带磕巴的。

本来王奈杰只是随口问问,毕竟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的小打小闹。结果越听越觉得很有建设性,频频点头,半晌才发现自己居然有点心动,想要投资这个项目

我去

这是我妹妹

王奈杰震惊了

条理清晰、定位精准,执行力强,这商业天赋比自己强多了

当身边同学都在为拿到好的实习offer绞尽脑汁的时候,她却能从中找到切入点,发现机会,开启自己的事业。

我妹妹不会是个天才吧

若干年后,当自己拍出了一堆卖座电影,奈杰娱乐成长为顶级影视公司,俯瞰娱乐圈的时候。身为xxx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王毓瑶跑过来拍拍肩膀:“哥,为了公司发展,我们决定收购你的奈杰娱乐”

卧槽

这剧本不对啊,到底谁是穿越者

王奈杰一个激灵,赶紧把脑中可怕的念头赶走。

虽然这想法纯属脑洞,但王毓瑶的表现,真让他再次认识了这个学霸妹妹。

这个时候,外面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原来是祁安予和简小雨来了。

“收拾好没”

“收拾什么”

“收拾行李啊,不是和姜燕约好了,去做公益活动”

王奈杰一拍脑袋

去年他就答应慈善基金会的姜燕,会在合适的时候一起去实地看看,了解慈善项目的建设情况。结果因为大话西游拍摄和宣传太忙,一拖再拖,无限反复,不了了之。

等到电影上映后,姜燕再三催问,才算是答应挤时间出来参加。

这几天专心磨剧本,彻底忘记了这茬。

“我马上去准备,等我一会”

“安予姐来啦”王毓瑶看到她们来倒是很开心。“正好,你帮我参谋参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

王毓瑶和祁安予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却特别聊得来,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女人和女人就是有话题吧。

等到王奈杰换好一身冲锋衣出门,她们还在聊。

“我觉得毓瑶这个口袋大学很有潜力,你不准备投资”祁安予抬头看看王奈杰。

她是做传统媒体出身的,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新媒体的触觉更加敏锐。

“好嘛,上我这拉投资来了。”王奈杰把背包递给上来接自己的黑子,想了想道。“你要真决定做,就拿具体的计划书来吧,等我从凉州回来再商量。”

王奈杰慈善基金投入运行一年多,花了近两千万,他却一直没有实地去看过。

现在再不走,等到逃出绝命镇开始筹备,搞不好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得呆在国外,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行了。

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得挤时间走走。

第279章 价值

这次考察兼公益活动的点,是由祁安予建议、征得王奈杰同意确定下来的,都在蜀川省凉州境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举国上下长治久安这么多年,大多数地区早就过上了好日子。像京城、海市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更是繁华不输发达国家。现在依旧还贫穷的地方,基本都是有客观原因的,比如长期以来的观念风俗,或者地理位置特别偏僻、交通不便。

王奈杰慈善基金会在凉州捐建的几处校舍,就是这样的情况,都在少数民族聚集地。

乘班机直飞蜀川省城之后,一行人开着租来的两辆越野车,花了十几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麻姑县城。基金会在这里捐建了一栋教学楼、一栋住宿楼,虽然层数不高,但也解决了上百个学生的学习、住宿。

当天下午,王奈杰参加了校舍的揭牌仪式,捐出了一批带来的书本、书包等物资。结束之后,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找到了王奈杰,自我介绍说是拉马布依乡的副乡长,叫做古次木初,彝族人。

古次木初的普通话不算标准,但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他恳求王奈杰能多捐两栋校舍,让乡里剩下两百多个没有条件上学的小孩也能读上书。

王奈杰当然不会轻易答应,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笔支出,都是姜燕实地考察过,确实需要捐助的。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被忽悠着捐钱。

被拒绝的古次木初显得很失望,等他听到姜燕说要带王奈杰到附近的一个贫困村庄东古村去看,却又来了精神,死乞白赖跟着,自告奋勇要为他们当向导。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王奈杰就看到古次木初已经守在了越野车边上。

从县城到东古村大约13公里的路程,如果走高速公路,最多五分钟的事情。然而王奈杰一行人却足足开了近两个小时

因为一路上基本全是山路,崎岖难行到了极点,尽管他们开的是马力强劲的越野车,依旧走的很慢,有些过弯的地方看着都心惊胆战,开车的黑子和安宏宇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半点不敢疏忽。

王奈杰和祁安予在古次木初的陪同下,坐在前面一辆车上。

看到他们因为山路陡峭显得有些紧张,大部分时间都很沉默的古次木初忽然开口道:“如果是在雨季,这条路哪怕再好的车也开不上来。为了安全起见,只能步行,至少要走五个小时。”

“不修路是因为成本太高吗”山路的颠簸是难以想象的,王奈杰感觉比过山车还刺激,一边用力攥着头顶扶手,一边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