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分节阅读 137(1 / 2)
d后,他笑着对王奈杰说道:“大话西游这一仗,赢得非常漂亮。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公司计划发起a轮融资,总规模大约在30亿左右,所以王导,你的股份份额可能会有一定的稀释,可得有心理准备”
“这么多”
王奈杰精神为之一振。
保利从美股退市,肯定要重新在国内a股上市,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最终实现上市之前,还要视情况进行一轮甚至多轮融资,不仅为筹集发展资金,也是逐步提升估值的必经之路。
按照徐东所说,这一轮融资完成后,保利影业的总估值大约会达到180亿左右。这么一来,王奈杰本人所持有的保利股份稀释之后,大约还会下降到372。看似损失了,但计算一下估值,却上涨到669亿。
距离27亿参加私有化,仅仅过去了八个月,就赚了一倍还有多
这还只是刚开始,以保利影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180亿的估值远远没有达到最高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资本之所以诱人,能够横冲直撞,就在于这股神奇的魔力。
高兴之余,王奈杰心里也在揣摩着徐东这个时候告诉自己融资消息的用意。尽管被一堆人变着法子吹捧,但他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
自己之所以能成功,主要还是靠系统开挂,再加上大环境的利好。
回想一下,前世那些新人导演,也是在这几年疯狂涌现出来。
仅举一个例子,一部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口碑票房双爆炸,大家都在夸主演徐峥又拿出一部好作品。但也没人会忽视这部电影另一个关键人物自编自导的文牧野。
有几个人会想到,这部电影居然是一个85后新锐导演的长片处女作
所以王奈杰并没有被成绩冲昏头脑,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新项目,现在已经慢慢有了思路。”沉吟片刻之后,王奈杰道。
“哈哈也不用那么急,别太累了,适当的时候也该给自己放放假”
光看徐东现在的样子,任谁也想象不到他才是最紧张王奈杰新项目的人。
王奈杰这番话,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至少这个态度相当明确,没有另投他门的意思。
“反正现在年轻,还没到休息的时候。去年一年就拍了一部戏,也谈不上多累。而且新项目现在还只是一个思路,剧本我都没写好。”王奈杰笑着回答道。
“不着急、不着急你慢慢构思,资金方面不用担心,肯定给你准备好”徐东爽朗大笑。
马上就有30亿现金到账,他现在可谓财大气粗,巴不得更多有潜力的大项目找上门。
“不知道徐总对合拍片怎么看”王奈杰问道。
“合拍片”
徐东一愣。
合拍片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从2000年开始,随着内地经济崛起,大批香江电影人北上寻求合作,拍摄的电影也从突出香渐渐转变为针对内地市场和观众。甚至保利影业本身,之所以能成为国内电影公司的翘楚,靠的就是与香江联系紧密,合拍片起家。
但王奈杰说的显然不是内地、香江合拍模式,因为他此前拍的重庆森林、暗战,就是这类合拍片,完全没必要单独拎出来讲。
“你是想和好莱坞合作”
反应过来之后,徐东表情变得慎重许多。
“和美国人合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莱坞看中的,无非是国内市场。说是合拍,实际上还是他们占主动,找几个国内演员演配角,或者植入点华国元素,我们能拿到的话语权很少。关键效果还未必见得好,国内观众现在被骗多了,也不怎么买账了。”
说完之后,徐东苦笑了一声。
好莱坞也不是慈善机构,人家摆明就是看中了国内市场潜力,才跟你玩合拍。很多片子名义上合拍,实际上骨子里还是居高临下,看不上国内电影人,根本没有平等对话的意思。
第275章 踏足北美第一步
“当然不能简单粗暴搞拼接、打补丁,靠忽悠国内观众,是玩不下去的。而且我们做合拍片可不是为了让好莱坞赚国内的钱,最终目的还是为华语电影真正走出去趟路子、做积累。”
王奈杰认真地说道。
“就算是极少数正儿八经的合拍片,也很难调和两国观众口味。这几年国内推出的合拍片不少,可要么就是国外反响不错国内不待见,要么就干脆不伦不类,两头不讨好,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作品。”
保利影业发行和制作产业链相当完善,也曾经参与过合拍片的制作与发行,所以在这方面,徐东很清楚内情,是国内少数真正有发言权的人。
他还特意举了个例子:
“去年大导演张一谋制作的防线,堪称大制作大投入,几乎请遍了两岸三地的明星,还找来好莱坞大牌、专业团队加盟。负责主控主投的亿达影业本来寄予厚望,结果连本钱都没赚回来,还亏了不少。就是因为风格太混搭,东西方元素强行融合,结果国内国外口碑全部扑街。”
“不能因为电影失败了,就否定了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至少这些电影的尝试,给了我们这样的后来者很多启发,让我们知道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王奈杰说的是心里话,他始终认为合拍片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很多人急功近利、方法不够灵活而已。“我们不能永远躲在家里,自己玩自己的吧”
为什么华语电影拍不起一两亿美元的顶级特效大制作因为缺少海外观众,撑不起庞大的票房。总不能指望每部大制作都破影史纪录吧破釜沉舟也只能偶尔为之,不能次次都这么干。
光靠国内单一市场的票房,华语电影永远谈不上真正的走出去。
王奈杰总觉得,做人要有追求一些。上天安排自己穿越一回,不应该就是为了躲在家里苟且,按部就班赚钱。要是自己有系统傍身,还只敢窝里横,未免太 ow逼了点。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也要讲究技巧。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指望一次就能取得多大的突破,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所以我的考虑,是从合拍片做起,而且要从创意源头和发行端开始介入,而不是后期意义上简单的加入国内演员和投资。可以先用一部中小成本的制作试水,争取拿出一个双方观众都能看懂且接受的故事,积累口碑。”
王奈杰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剧本和风格定位,才能扩大受众,打破东西方文化的壁垒。
所以前边他才会认真地与众人探讨这个问题。
答案很明确,就是大众化、以东方化普世价值为核心的电影。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先经历培养海外观众观影习惯的阶段。说的再直白点,就是要先让海外观众习惯华国人面孔出现在大荧幕上。
好莱坞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让全世界看习惯白人、黑人演员,更不用提英语本身的传播优势。华语电影想迎头赶上,就绕不开这个环节。
“既然你已经考虑过了,那我就等着看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