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勒胡马 > 勒胡马 分节阅读 551

勒胡马 分节阅读 5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那个时候,江南一称臣,我家就没有借口伐灭之啦,恐怕六州之地,将成羁縻藩属

反正我在中原奋战,本就完全指望不上江南的支持,能不多方掣肘,还是因为我把他们探出来的爪子先给剁了的缘故。那么即便司马睿、王敦不服,导致南北分立,以江南目前的状况,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北伐的,彼自保守,跟原本又有什么区别了

而当我底定北方后,自可明命进讨,发兵平定长江流域。到时候就能够将最为腐朽的那票士人阶层彻底铲除喽因为“永嘉之难”而南逃,且当洛阳规复还不肯北归的,如琅琊王氏等,你们就都别回来了吧

是以虽然裴该在情感上是不希望再打南征之战的,希望天下可以尽快稳定下来,希望司马睿、王敦等肯于俯首;但在理智上,一则就此而收江南的可能性并不甚大,二则即便收了,也难免留下一大痈疮,要去绞尽脑汁慢慢地割还不如你们不服,以便我将来犁庭扫闾,更易风俗更化。

因为路程有远近,所以王敦最先接到华使,他在与钱凤等人商议,复又深思一夜后,便即毁弃诏书,驱逐使臣,同时行文向建康方面汇报。比他稍晚两天,建康也已得信,当时王导正在和庾亮对坐饮茶,得报不禁一恍惚,手中茶盏竟然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王茂弘素来镇静,即便风雷大作而其心不摇,则如此失态实属罕见。庾亮不禁蹙眉问道:“王公何所见而惊愕若此啊”

王导随手便将手中书信递给庾亮,然后召唤仆役过来收拾残局,他自己起身告退,入内更衣。等回到案前的时候,庾亮也已经把信给读完了,正在手捻胡须,俯首沉吟。王导不禁苦笑道:“适才失态了,元规倒比某要镇定”

庾亮缓缓地一摇头:“若非王公先动容,使亮有所准备,乍见此书,想必更为不堪”随即叹息道:“此事也在情理之内,预料之中,奈何太急”

王导也长叹道:“天下事大抵如此,若不防微杜渐,而由其自发,以为缓者必然疾生,使人措手不及我方使纪思远纪瞻整顿扬州军务,未见起色,便闻此信。据传华使不日将至建康,当如何应对啊”

庾亮便道:“唯看令兄处仲如何向背了。”

王导注目庾亮,一字一顿地说道:“听元规之意,是欲绝华,而奉丹阳大王绍嗣晋祚了”

庾亮扬声道:“不然如何难道王公甘愿俯首不成么”

王导尚在思忖,就听庾亮分析道:“江南六州扬荆江湘交广,地方广袤,户口虽然不蕃,也有百万之数,昔日孙氏据此,拮抗北方亦历四世。况乎孙氏不过土豪割据,何如丹阳大王为宣皇帝子孙,绍继晋统,名正言顺哪

“且昔魏武南征之时,孙权唯扬、江而已,逮北方大定,魏文再来,则荆、湘亦得,仍足拮抗。今裴文约之势,未必可比魏武于赤壁前后,江南六州却俱在我手,岂有见一纸书状便拱手臣服之理啊恐怕千古史笔,丹阳大王难逃一个怯字,而我等亦将与郤令先郤正并列试问王公,可甘愿否

“或云孙吴之成事,为刘氏在蜀,候刘氏灭,武皇帝命将出师,旬月间便即平灭,而今巴氐之势远不如蜀汉,且并为叛逆,不可为援虽然说,诸葛亮为兴汉室,亦隐忍于孙吴,我晋未必不能笼络巴氐

“然而炎汉之亡,尚有昭烈继业,葛氏支撑,难道我晋就不如汉吗曩昔魏文篡汉,专注东吴,以为昭烈既崩则蜀不为患,唯使群臣致书葛氏,申明大义,候其往降。孔明皆不肯答之故,一则受昭烈隆恩,不忍遽弃先主之业,二则曹氏群贤毕集,即往归,岂有他容身之处啊以比今日,王公若攀骥尾,还至洛阳,必受散职,还能展布平生志向么

“王公年仅不惑,难道甘愿就此悠游林泉,以尽余生不成”

王导先是点头,随即便道:“然又岂能因我之私心,而置大王于险地呢”

庾亮微微一笑道:“大王的安危,不在王公,而在令兄啊以是亮才云,要看令兄向背如何。”

“五马南渡”之初,是没有什么成建制的武力的,全靠王导赞辅,拉拢江东大族,才勉强得以在建康立锥。但其后司马越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王处仲南下后,几经奋战,平华轶、灭杜弢,复罢陶侃、逐周访,逐渐把整个江南地区全都捏在了手里,乃雄踞武昌,雄兵十万、战舰千艘,控扼中游这才是江南最主要的军事力量。

王敦曾被任命为六州都督,当时司马睿虽挂陕东大都督号,其实完全空头衔,手下根本就没几个兵。其后裴该掌握中朝,为了压制王敦,就降其为五州都督,而把扬州空出来给司马睿自在展布。可惜司马睿用刁协、刘隗施行新政,压制豪门,尚未起效,就被王敦煽动周、沈谋叛,给彻底压垮了。

王敦旋退兵而归武昌,王导得以再次执政,并且通过将庾亮之妹嫁于丹阳世子司马绍,重又援引庾元规入幕。其实王茂弘也有助司马睿振兴王权之愿,但他的手段比较温和,于南渡世家和江东土著,主要以拉拢为主罢了。则欲振兴丹阳王之权柄,不可能没有直属武力作依凭啊,否则中游的军队啥时候再来一次“清君侧”,他王茂弘的多年心血,同样会化作流水。

不要以为王敦就彻底跟自己是一伙儿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何况两人只是堂兄弟而已前次王敦谋划起兵,事先何曾跟王导商量过啊不过是以势相逼,硬把王茂弘拉上贼船,迫其不得不顺水推舟罢了。

所以王导就请纪瞻去统合建康周边的武装力量,争取组建一支足以用来守城的王家军队。只可惜行才半途,尚未见效,北方就突然间来了这么一出则若华军自徐州南渡,建康城几乎等于不设防,唯有向长江中游的王敦求救。

故此庾亮才说:“大王的安危,不在王公,而在令兄啊”若是建康想要绍继晋祚,而王敦却从了华,那么根本不用从徐州派兵南下,武昌直接就放船过来了;而若是建康愿意归从,而王敦不肯从呢照样会分分钟东向建康,“兵谏”丹阳王。

庾亮因此总结道:“若华使来,不可使大王与之相见,王公可遣某先款待之,置之别舍。且候武昌有信来,再助大王定策不迟。”

果然,华使来方三日,王敦的使者也到了正是那位钱凤钱世仪。钱凤面见王导,详细阐述了王敦的想法,主要内容包括:

一,华军暂时打不过来,咱们只要同心一意,沿江布防,先取守势不难。二,应当请丹阳大王绍继晋祚,以正视听,以安民心。

于是王导便亲往吴兴王府,拜会吴兴太妃裴氏,希望吴兴王可以领衔具表,率群臣上尊号,请司马睿践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