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1 / 2)
d么多红糖,就自己家那样,什么时候能还得起。
李苏微叹口气,“阿茆姐你也别多想,现在就是五伯娘跟小孩最重要,他们若好了,我们大家也能宽心不是”
待劝走了李茆,李苏问李苗:“你妈妈呢”
“在屋里睡觉”
“那我们家太太呢,还没从她娘家回来”李苏又问道。
“嗯”李苗回答,“从吃过早饭跟悦姐姐一起出去,现在都没有回来,爹现在也不在家。”
那就是说有可能,午饭只有她们三个人在家吃。李苏眨眨眼。
李苗也是个机灵鬼,立马涎笑着问:“二姐,中午我们吃什么”
吃什么李苏想想也没什么特别想吃的,就问李苗想吃什么,李苗说她想吃糖醋排骨。
“好你个小刁嘴”李苏笑骂她两句,又从屋里拿出几钱银子,让她交给她妈刘叶儿,说今天中午吃糖醋排骨。
哪知,等刘叶儿被女儿叫起来买好排骨回来,并煮好饭烧好菜的时候,赵氏跟郑悦两人回来了,并带回了一个看起来身子骨相当壮实的女人。
“哬吃糖醋排骨啊,我们还真是回得早不如回得巧,正赶上。”赵氏一边招呼女儿拿碗筷吃饭,一边暗喜自己算得准:这几个家伙,果然趁自己不在的时候开小灶。
李苏无语了半天,然后看向跟着她俩回来的女人,“她谁啊”
“哦”赵氏先是瞪了刘叶儿一眼,然后对着李苏得意洋洋地说道:“你最近不是一直跟你爹吵着说请个人过来帮佣喏,这人不错吧,一看就一把子力气,而且听说什么活也会做,佣钱还不贵,一个月也就三百文,包吃住。”重要的是长得还不咋的。
“翠娘,这是我们家二姑娘,你可看准了,以后可千万别怠慢了,不然二姑娘可没好果子给你吃。”
“见过二姑娘”
李苏木着脸,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第232章生产
说起来,赵氏根本不想请人回来,她就是要磋磨刘叶儿,让她明白,别以为有了身孕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但李苏却很坚持,并在背后不断鼓动李玉白,让他去说服赵氏,并发话:若是赵氏舍不得钱,她可以自己掏钱请人。
一听这话,赵氏虽不高兴,但那贱丫头有钱,主意大,自己拦又拦不住,随便她折腾去。可不想回娘家跟自个老娘说后,赵老娘却摇头说她笨:你现在在李家已经势弱,若再让那丫头找个自己人回来,你以后的日子好好想想。
于是,赵氏心不甘情不愿地通过娘家人介绍,找了这个五大三粗的翠娘回来。
到底翠娘是赵氏找来的,自进到李家之后,说话做事基本都向着赵氏母女,而且她还有个毛病,就是忙完活没事的时候喜欢到周边四邻家去串门子,继而,李苏的闲话在村子里慢慢多了起来。
对此,即便有人后来把事儿告诉了李苏,但李苏不以为然,不过是说些自己的坏话,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又没有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最多名声有些不好而已,又不会少块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很快就到了来年的正月,李苏终于盼到了刘叶儿生产的这天。
“啊-啊-”“用力,用力”
听着屋里撕心裂肺的叫声,李苏的小心肝也一颤一颤的。
天呐这也太恐怖了吧
虽说李苏前世是结过婚的人,可没生过孩子呀,于是此刻凄惨的叫声,直接让李苏萌生了一个念头:若此生没有遇到能让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俺绝对不生孩子。
就在李苏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屋里突然传出一阵婴孩的哭声。
“生了,生了,恭喜十爷十奶奶多了个贴心丫头。”
产婆的声音,让等候在院子里的人都安静下来。
丫头不是儿子李玉白的脸瞬间灰了不少,接着默不作声地往院子外走去。
赵氏则冷笑着哼了一声后,转身回了房,郑悦紧随其后。
“唉-”
李苏叹口气,掏出一小吊钱递给等候好半天的产婆,然后示意她走人。
“二姐”李苗怯怯地走到李苏身边,“我想看看娘”
“等会儿”李苏安抚李苗一句,接着看向闲坐在一旁的翠娘,“你先去把那屋里收拾干净。”
翠娘不大情愿,可到底刚来的时候在李苏手下吃过亏,知道这姑娘不好惹,就嘟囔着进了刘叶儿的屋子。
不多久,待屋子收拾得差不多后,李苏带着李苗走了进去。
刘叶儿是顺产,且还是第二胎,所以此刻精神还好,就是情绪不好。
“妈妈,妈妈”李苗一进屋子就扑了过去。
“小苗”刘叶儿先是看了女儿一眼,然后看到李苏,继而再看向身侧躺着的小人儿,“二姑娘,我辜负了你,辜负了十爷,呜呜呜”
李苏暴汗。
“额”李苏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孩子都生出来了,你这么哭对身体可不好,对小孩也不好,再说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可刘叶儿就是伤心难过,怎么劝也劝不住,最后李苏不赖烦地回了自己屋子。
唉-我算是仁至义尽了,以后这样的闲事我是再也不做了。
第233章惊闻
花了一番心思和精力,最后刘叶儿还是生了个女儿,李苏很是沮丧,尤其还看到她爹李玉白好些天都沉着脸,闷声不吭的。
又能怎么办,也许爹你命里就是没有儿子。李苏很想对李玉白说这句话,可又担心亲爹被这句话气死。算了,我还是等刘叶儿出了月子后,想想怎么去京都看顾李芮吧。
想起远在京都的李芮,李苏又是一阵发愁。
原来自打李芮去了京都后,开始跟李苏通信还挺频繁的,且信里的字里行间还能让李苏感觉到她在家时的纯朴,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些味道就慢慢变了,于是李苏就写了几封规劝的信函,哪知此后李芮的回信就渐渐的少了,并越来越敷衍。
也许当初就不该让她去京都。李苏后悔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编什么理由去京都呢”
就在李苏费尽心思想办法的时候,二月上旬的一天,五伯娘忽然去世了,瞬间,李苏的计划全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