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舒杨笑着轻拍了一下他脸:“好了,知道我们成成弟弟很厉害。”
成新意张开双臂:“要抱。”
舒杨无奈地看了他两秒,倾身过去。
成新意搂紧了手,深吸一口气,在他耳边说:“哥,我等你来。”
看着人出门了,舒杨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回身去做事情。
刚敲了几个字,电话突然响了,舒杨看着那号码猛地反应过来,舒建国已经很久没来找他要过钱了。
他忙接起电话来,舒二叔急急忙忙地说:“舒杨你快回来!舒建国要卖房子!”
舒杨一愣:“卖房子?他怎么可能卖房子?”
“他娘的!”舒二叔说,“拦都拦不住,已经在找人看房子了,说是合同都拟好了,明天就去签。”
舒杨忙道:“二叔你先帮我稳住他,明天房产局不上班肯定办不成,现在估计买不到回来的票了,我明天一早就回来。”
那头的舒二叔骂:“办不成个屁!房产局的回执单都来了!作你娘的个孽!那房子可是老舒家的不是他一个人的!我告诉你舒杨,就算要卖房子,那钱也有我的一半!你再不回来拦着我就打死他!”
舒杨懒得跟他扯分家的事情,只是安抚道:“二叔咱先不提这个,你帮忙稳住他,等我回来再说。”
那头骂骂咧咧地挂了电话。
舒杨在沙发上坐了半天,气得不想动,就该知道他这么久没找麻烦,那肯定是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
他给堂妹舒青青发了个消息,那头的回复跟二叔说的差不多。
舒杨心头有疑惑,但还是叮嘱舒青青:“有什么事情马上告诉我。”
最后静下来,他先上网买了第二天一早的票。
五点左右,舒杨给成新意发了一条消息,提醒他记得吃饭,随即进厨房,打算煮碗面对付一下,吃完就去学校。
他端着碗从厨房出来,扔在沙发上的手机又响了。
舒杨接起电话来,那头舒青青带着哭腔,仓惶地喊了一声:“哥!”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舒二婶接过了电话去,尖利的嗓音几乎要划破他耳膜:“舒杨你马上回来!”
第45章 沙清
七点钟。
成新意站在礼堂门口打舒杨的电话,一直没人接,人也没出现。
到了七点半,乔巧来催他做准备了。
成新意犹疑了一下:“乔巧,我不想上了。我哥没来我得去找他,我怕出什么事。”
乔巧有点着急:“可是学长,再过一个节目就是你的了。你先别急,舒大哥那么大个人了肯定不会有事的,说不定是临时有工作耽误了?”
成新意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工作还是比我重要吗?”
乔巧没听清他的话,催促道:“学长?”
成新意皱紧眉,已经答应了的事情,他也不愿意砸别人场子。
最后又朝给舒杨留的位子上看了一眼,点点头:“我反正没有伴奏不用跟人配合,帮我跟主持人说一声,改改串词儿,我换首歌。”
乔巧见他坚持,只能应了一声“好”。
成新意说了一首乐队的老歌,他作的曲,付明远写的词,随即到了舞台侧面作准备。
礼堂里很热闹,虽然开了空调,但舞台顶上的大灯还是恨不得将人烤化。
主持人报完幕,成新意站在台上往下看,觉得没有舒杨的观众席,人和人全部一个样子。
表演完整首歌,台下的气氛被炒得很热,成新意也没心情多看,下了台子就打电话,却发现舒杨关机了。
他猛地一愣,飞快地抓起书包,冲进了夜色。
、
舒杨坐在回沙清镇的汽车上。
车已经很旧了,能坐七个人的那种,黑车,专门上高速跑城际的。
上车的时候副驾的人叮嘱:“待会儿路上要有交警问起来,就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专门从槐市出来到辛县参加婚礼的,记好了啊。”
舒杨愣愣地坐在座位上,左手捏着手机,右手握着左手。
车才开了没多久,突然就是一个急刹。
舒杨身体往前一送,膝盖撞在前面椅背上,整个人才猛地清醒过来。他坐直了身子,双手放开。
骨节绷得太紧了又一下松开,很疼。
但是他没感觉到。
旁边的阿姨戳了戳他,问:“小伙子,能不能借你手机打个电话?我手机没电了。”
“哦,好。”舒杨应,正要把手机递过去,才发现关机了。
他心头一惊,突然想起成新意,手忙脚乱地去按开机键。
同排的姑娘把手机拿出来:“姨,您用我的吧。”
那阿姨道了谢接过去。
舒杨的手机刚刚打开,嗡嗡的声音就来了,全是短信,他还没来得及点开看,电话进来了。
划了两次才接通,那头的成新意声音有点抖:“哥你怎么了你在哪里有没有事情?”
舒杨:“我在回家的路上。”
成新意忙应:“家里怎么了?你有没有事?”
“我没事。”舒杨说,“我……”
一个“我”字出口,手机又自动关机了。
他茫然地看着黑了的屏幕,转头问刚才那阿姨:“姨,能不能借借您手机?我手机没电了。”
阿姨担忧地看了他一眼,借手机的那姑娘刚刚把手机收回来,又隔着阿姨递过去,说:“你用吧。”
舒杨连忙道谢接过来,点开通话界面,愣住了。
他记不得成新意的电话号码。
“怎么了小伙子?”阿姨拍拍他肩膀。
舒杨脸色刷白,只觉得这车厢闷得厉害,心突然不可抑制地绞痛起来。他勉强摇摇头,把手机递回去:“谢谢姨,谢谢妹妹。”
说完话他靠上车窗,紧紧闭了眼睛。
回到沙清镇已经不知道时间了,反正天早已黑透。
舒杨下车,抓着包站在原地,像是不知道路。
车上借过手机的那姑娘轻轻拍拍他:“哥哥,你是外地人吗?要去哪里我带你?”
“不,不是,我就是沙清的。”舒杨笑笑,“谢谢妹妹,回家注意安全。”
他背起包,朝着镇南的甘沙巷走去。
甘沙巷的房屋很密集,大都是门窄但内里宽大的样式,进深很长。虽然是独门独户,但全部挤在一起,显得很没有距离感。
如果不看格局,氛围很有点老式大杂院的味道。
舒杨站在自家门口,看到里面聚着很多人。
他站了一会儿,穿过门廊进去。
院子里安着许多凳子,站着的坐着的全是街坊邻居,足有几十号人,院中间坐着舒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