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7(1 / 2)
d君臣,到底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赵祯的笑声响了起来,极其高亢,极其洪亮,极其快意。
崇政殿内,大家都看着肆意的皇帝,心有戚戚焉。
有几个经历了两朝的老臣,更是老泪纵横,激动的无以复加。
大宋真的不一样了原本大家还不明白大宋到底实力如何,虽然国富民强,但是恐辽症一直存在,如今辽国的重臣萧惠,耶律洪基的肱骨之臣,就拜服在大殿之上,大家终于对自家的实力,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
大宋似乎真的不用怕契丹蛮夷了,连契丹都不怕了,还怕区区西夏的元昊小儿
一时间君臣信心爆棚,恨不得立刻宣布,这天下是属于大宋的,大宋才是天朝上国,才能让万国臣服。
未央冷眼旁观,他自然知道大宋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真正能打仗的,不过是狄青军团,河北军团,锦衣卫,折家军,种家军这几支军队,其他的军队,依旧是羸弱不堪,不值一提。
但是就这么几支军队,足以震慑四夷,让所有心怀不轨者,不敢妄动。
早就说过,大宋之危,不在外而在内。
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赵祯与未央这一对君臣制定的国策,绝对不容更改。
如今这大殿之中,萧惠臣服,某些人只怕就会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
果不其然,枢密副使韩琦上前,老家伙洪亮的嗓门,响亮无比,不愧为是曾经带兵打仗的人物,虽然这些年来被有意的边缘化了,但是依旧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启奏陛下,臣以为,应当尽起大军,一举夺回云州,让云州汉人,尽归故土。”
“启奏陛下,臣谏言,同时对西夏用兵,收复河套,扫平西夏。”
“启奏陛下”
。。。。。。
有了韩琦带头,所有人都如同疯狗一般,向皇帝进言,那样子,恨不得亲提一支大军,扬威域外。
赵祯龙颜大悦,开心无比,他哈哈大笑,看着面色如土的萧惠,当即就要宣布开战。
可惜的他看到了面色阴沉如水的未央,于是他又看了看其他重臣,发现文彦博、贾昌朝、唐介、陈执中等人一个个面色也不大好。
一瞬间,赵祯反应过来了,他明白了,这是有人给自己下套,只要自己同意用兵,只怕兵连祸结,两国若是拼死反抗,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甚至十年八年,终其一生,也未必能结束,这样的话,大宋现在大好的局面,就会毁于一旦,得不偿失。
赵祯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韩琦,随即笑道:“萧惠,你回去告诉辽主,宋辽两国历来交好,朕同意了辽主的称臣纳贡,你我秋毫无犯既可。”
萧惠如蒙大赦,叩谢皇恩。
出了崇政殿,萧惠回头看了一眼大殿,不由心中感慨,大宋的皇帝不简单啊,竟然能生生忍住收复云州的诱惑,说是秋毫无犯,只怕再过几年,大宋发展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地步,就算是辽国想战,也没了一战之力。
可惜啊若是现在开战,辽国西夏共同抵抗,还有一丝机会,再加上大宋内部的问题,足以让大宋焦头烂额了。
当真是可惜了
转眼间,萧惠想到了未央,顿时打了个冷颤,不再迟疑,裹着春寒,踉踉跄跄的向皇城外走去。
未央面色阴森的看了一眼韩琦,他终于确定了,这家伙就是暗中坑自己的人,他原本以为是富弼,后来又有所怀疑,发现富弼虽然看他不顺眼,但是两人最起码目标一致,但是韩琦不同,此人素有声望,士林威望颇高,而且为官谨慎,甚少犯错,欧阳修曾经说过:盖衍为人清慎而谨守规矩,仲淹则恢廓自信而不疑,琦则纯正而质直,弼则明敏而果锐。四人为性,既各不同,虽皆归于尽忠,而其所见各异,故于议事,多不相从。此四人者,可谓天下至公之贤也。平日闲居,则相称美之不暇;为国议事,则公言廷诤而不私。以此而言,臣见衍等真得汉史所谓忠臣有不和之节,而小人谗为朋党,可谓诬矣。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如今韩琦当殿露出了马脚,未央自然是明白这老东西,绝对是与某些世家大族结成了联盟,他之所以急着跳出来,只怕是即将修路的事情,逼的他们没有办法,必须尽快转移内部矛盾罢了。
但是在赵祯与未央这对君臣,还有文彦博等老狐狸眼皮子低下玩花活,他们当真是作死了。
修路有什么好处首当其冲的便是,路修到哪里,新法必然实施到哪里,新法一到,自然有人遭受损失。
其次便是,世家大族被打击的同时,工商阶级趁势崛起,若是世家大族依旧因循守旧,便会被取代,被抛弃,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未央根本就不用想,就知道是号称“江卿”的巴蜀世家豪门。
第346章 去戍边吧
朝会过后,未央走在队伍的最后,心情不大好,今日发生的事情,让他有些反感,这满朝的文武,真正能主事的,实际上真的没有那么多,尤其是事关国策的大事。
政事堂诸公之中,没有几个清白的,除了王安石,这家伙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至于其他几位,唐介算一个,但是他是纯臣,作不得数。
其他几位,都有一大帮的门人弟子,尤其是韩琦此人,久在军中,势力颇大。
就算是被边缘化的韩琦,依旧有极为强大的话语权。
未央从来都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所以他加快了脚步,赶上了领头的几位相公,来到了韩琦身边,淡然道:“韩相公,可否一叙”
其他人知趣的快走了几步,留下了一脸不悦的韩琦,他不太愿意跟未央有什么牵扯,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士人的风度,还是要有的,不然传出去,人家会说他韩琦没有容人之量,还怎么服众
两人慢慢的走着,大街上没有什么人,毕竟是御街,能在这里开店铺的,都是极为奢侈的,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可买不起。
走出了御街,人声鼎沸,叫卖声,喊叫声,不一而足。
韩琦露出极为厌恶的表情,似乎极为讨厌这种市井之声,未央倒是甘之如饴,他是开封府尹,是亲民官,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很喜欢的。
两人并肩而行,沉默不语,一步不落,也一步不越,甚为默契。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处看着还算可以的酒楼,名唤松鹤楼,未央做了个请的姿势,韩琦迈步而入。
“未大人,留下老夫是,有何事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