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 2)
在这样的心理下,要是再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新宫没有什么进展,那这个又大又沉的纯铸铁大锅赢高想跑都跑不了,甚至都不用阎乐在旁边上眼药。
“传令下去,一个时辰后所有督造新宫的官吏都到我大帐之中,开会哦不,议事”
情急之下,赢高的嘴都有些不听使唤了,看着自己的侍卫那狐疑的表情,才发现自己无意中又发明了一个这个时代还没有的词。
一个月后,咸阳城赵高府中,深夜。
“五日之后,尔等便要陪同君上去新宫修建之地,对于此事,你有何打算”
昏暗的屋内,除了赵高和坐在赵高对面的阎乐外,还有一人,若是朱家此时在这里的话就会发现,虽然这人衣着打扮已经进行了极大的遮掩,但正是之前他一直在暗中调查的那家酒肆的所有者。
“自然是一有机会便置赢高于死地,这厮倒是奸滑,知道自己坏了我等的大事,竟然躲在了那里,不然这数个月又怎能教其得了安宁”阎乐对于赢高之前的所为,依旧是久久不能忘记,他已经下定决心,这一次怎么地也得给赢高找点毛病。
“莫非你忘了我为何建议君上前往新宫之地了一个小小的赢高,怎地一直牵扯你如此大的精力此番跟随君上前往新宫之地,一旦宫中有事到了传到了君上处,你要第一时间发回消息,至于赢高,少则数月,多则一载,便不再存于这世间。”
“这谨遵外舅所言。”
嘱托完这件事后,赵高挥挥手将阎乐打发走了,再之后,屋中就只剩下他和那酒肆之人。显然,赵高在做的有些事情,就连阎乐也是知之不详的,像他这样的人,他真正的想法和全部的所为,可能也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东郡与华阴之事,准备得如何”
没头没脑的,赵高就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东郡已然准备完毕,只等君上前往新宫之地的当口,便在咸阳城中散布传言。至于华阴,也早有人等待在彼,只要中车府令的消息准确,断无差池,只是不知,这两件事对我等有何用处”
“事后尔等自然便知,时至今日,一切皆在我谋划之中,尔等只需不在东郡留下蛛丝马迹便可,若是被查了出来,便是前功尽弃之局。”
“中车府怎能不知此番行事之人并不了解咸阳城中是何人坐镇,就算失策,最多我暴露在外,中车府令绝无风险。并且协助之人除了我赵国故人外,亦皆是六国落魄贵族,对大秦的恨意,皆是一般我赵国时至今日已然被灭十载加之当年数十万赵军的冤魂,足以亡秦”
说着这话,此人的眼中仿佛升腾出无尽的火焰一般,这种仇恨,是绝对做不得假的,但是此时要是有第三个人在场的话,他会发现赵高眼里也有火焰,而且更加的冰,更加的冷。
赵高还依稀的记得,二十多年前,二十三岁的他是用何等的办法进入了秦宫,成了二十六岁的嬴政坐下的尚书卒史,那个时候的秦国,已经开始迈出了统一的步伐,而赵高的这个姓氏,和大秦皇族的姓氏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那却是数百年之前的事了,赵高心里承认的故国只要一个,那就是和他姓氏一样的,赵国
早年的始皇帝,那的确是英武非常,几乎无懈可击的存在,所以赵高在他的身边扮演着知心人的角色,他等待着始皇帝懈怠的那一天,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而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但是赵高等得起,因为对于他来说,从自己变得不完整的那一天起,他的存在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杀尽赢姓子孙,亲手葬送了大秦
二十多年的等待,让赵高明白的最多的一个道理就是,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对大秦帝国的蚕食。
但是,赵高不知道的是,一个灵魂的到来,可能已经让他的一些计划稍稍有点偏离了。
最快更新
第47章 瘦的脱了相
利用着自己头脑里的记忆和这段时间的调查,赢高终于有些敢于肯定赵高并不是真的一心一意想始皇帝之所想,急始皇帝之所急了,这家伙不过是在麻痹我们的千古一帝,而且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麻痹,这一针麻药,换谁谁都受不了。
但是,对于赢高来说最麻烦的无疑就是他到这个时候手里依然是没有证据,他脑袋里的历史只有在他的脑袋里才是历史,说出来到了别人的耳朵里那就是扯淡了。
赢高相信,就算自己和始皇帝请命把那个酒肆的邯郸老板给抓起来,从他嘴里也得不到任何的东西,特别是这件事要是关乎国恨的话,有些事,不发生就永远也不会有所为的证据,但是发生了,证据又不知道还有没有用了。
赢高操着这么大的心,人却在乖乖的熟悉和指挥新宫的修建,这一晃又过了一个多月,这时候的新宫所在地,和一个月之前那可是大不相同了。
一旦有人从渭水南渡,首先映入眼中的就是一座已经颇具规模的前殿,正是后世人口中的阿房宫本尊,前殿之后,不少宫殿也是纷纷起来了一半有余,虽没有开始打磨美化,但是大体的样貌却已经呈现了出来。
但在这样的结果下,要是一个月没见过赢高的人见到他,那也是会大吃一惊的,这短短的一个月,赢高可以说是从一个身形有点宽厚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脸上身上全都棱角分明的年轻人,而且按后世的话说,还深了两个色号。
这些变化,当然是为了让始皇帝满意而拼出来的,但是看着铜镜里自己现在的模样,赢高还是非常感谢这一个月的劳碌的,和之前的形象相比,这样的赢高和前世的本尊才贴了那么一点点的边,提前好几天就完成了自己之前定下目标的赢高心情大好之下,决定就保持如今的这个形象了,至少在大秦的诸多皇子中,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至于为什么能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取得这样大的进步,那一方面是赢高的努力,另一方面就要得益于后世工作中那些为了提升效率的方法了,其中鼎鼎大名,时常被人唾骂的一条赢高依稀的记得叫做:倒排工期。
通过筛选出那些用时短,见效快的活计,又给这些活计倒排了工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