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历史挑战赛 > 第273章 04-77.军无力难阻民思变

第273章 04-77.军无力难阻民思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于没有事先在城门楼上喷油料,因此火势来得快,去的也快。几条火龙过后,门楼上几处燃起了大火,但火的气势显然弱了许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门楼的守军应该是全完了。

事实上,由于金军准备不足,守城兵力有限,这几条火龙完全大材小用了,没杀死多少金军军卒。不过城门楼的情况显然对守城士卒的信心打击很大,城墙的反击越来越弱,士卒大概都奔逃了。

张青让人赶紧把宝贝的高架车撤回来。与此同时,又命令后方准备好的士卒,带着云梯强攻。士卒们大喊一声,带着云梯冲到了城下。城内显然已经失去了抵抗之心,士卒上了城墙,又开了城门,城内也没有什么反击。

一些士卒赶着把南城门楼的火势灭掉,正在这时有一群人被士卒围着,向城外走来,领头一人一边走一边喊:“我是苏州知州,我们投降了”

问了才知道,原来苏州水军军力全数被调往了山东半岛的登州,陆军军力也因呼沙呼北攻蒙古,而被抽走了大部,轮到北边东京府协防去了。现在苏州城内留守的是一个谋克,手下真正的金军士卒不过一百来人而已。

这谋克倒是负责,金军士卒主力都放在军港协防,自己在夜间还要不断上城视察。攻破陆军负责的海军防线,这是张青能带船偷袭进入海港还不被发现的重要原因。海港被突破后,谋克手下的主力就丢失了。偏偏他夜间正在视察的城门楼又被喷火枪清扫了一遍,这一下残余军力也失去了指挥官。

苏州一直是汉人区,用汉法,心中原本就向往中原文化。这一年金国又不断加重税赋,导致这种倾向愈发严重。城中金国征召的“签军”不少,但在痛恨金国统治者的大环境下,这些留守的汉辽军队根本没有一点战意。

签军,也就是金国强行抽调的汉人和辽人丁壮组成的军队。签军装备差,士气低迷,属于炮灰部队。有金军正规军压阵时,为了多活一阵时间,还能勉强一战,但是此时张青他们夜袭,误打误撞把留守的金军和指挥官给消灭了个干净,分散在四处协防的签军立刻就瓦解了,所以张青领兵攻城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签军无战意,领头的军官带人去把城内的汉人知州给找了出来,让他想办法。这知州一家原本出身江南,因战乱流落此地。尽管服饰类似海贼,来攻的众人但都说宋语,明显可知乃是同族之人。知州十分踌躇,思来想去,想到两点:一则是若抵抗不力被俘,只怕损伤更大;二则是到底是一族人,怎么也不至于比金军的侵扰更厉害吧。时间紧迫,知州也来不及细细权衡,就索性带着人投降了。

进了城,张青按照事先的约定,派人占住城门、府衙、府库等关键地带,并极力约束手下不要扰民。那个签军的军官也很上道,已经领着人排着队交出了兵刃,几十人一队分别围坐在校场上。

入城后,李天俊也不出面,一切皆由张青出面处理。曹成却有点兴奋过度,自告奋勇要隐瞒身份,并仿照顺昌府的制度,对降卒进行简单整编,负责城内和港内的日常治安。张青见李天俊不反对,就拨出了二十个精干手下算作曹成的亲军,跟他一起去进行整编。

知州则在张青的要求下,交出了本地的户籍和土地等账目,同时安抚各大小官员坚守岗位,配合海贼的入侵。这次“海大王”张青抄了府库,也不收城中居民的钱,反而拿出来些物资安民。另外,又发了告示,愿意重归大宋者或愿意脱离金国控制者,可到府城报名,张青愿意提供帮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