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历史挑战赛 > 第225章 04-29.收割地老吏自得意

第225章 04-29.收割地老吏自得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什么宗室之女”李天俊一脑门浆糊。田茗心用食指一点李天俊的脑门,“你的风流债你自己倒忘了。去年你不是传来消息,让张青带船去作生意时,到燕京去接一个宗室之女吗我昨天得了消息,事情已经办好,张青正带着她往回返呢。你怎么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李天俊这才想起来,连忙解释,是金紫光禄大夫宇文虚中请求的,自己也是想着救人而已,其他的真是没有多想。“告诉张青,把人送到韩世忠那,哦不行,韩将军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过于喜欢亲近女子了。还是送到通州,交给陈最,由商部出面交还给宗室好了。也算是商部的第一桩功劳。”

“至于娶她为妻,天地良心,我真是想也未想啊。”李天俊“哭诉”道:“现在就很好了,你们也别想着添什么人了”

“你的意思是,就这么拖着,也不打算给我和贾妹妹个名分了”田茗心故意捉狭道。李天俊只觉得跟两人斗嘴实在是吃亏得厉害,当即也不再吭声。默默整理完衣物,突然左右各亲了一口,然后道貌岸然地走了出去。

也来不及吃早饭了,索性把白安时叫来,早些开午饭。仍然只有田茗心出来商议,问这一路要不要带上贾梦琪。李天俊想了想说道:“我这次只是个次副使,上面还有正使和副使,我带着怕不好吧。”田茗心想了下,也同意了。

李天俊留下一封信,让田茗心想办法尽快交给张青。午时,李天俊带着人在北门码头登船,沿颍水一路向北,过陈州、郾城,到了重镇许州,然后改道惠民河,沿着东北方向,奔着汴梁城而去。颍水河已经疏通好了,而且现在已经交还给了宋廷,所以一路同行更为顺畅。

三四天后,不到三月十五,李天俊赶到了汴梁。此时陈规已经早派了人来汴梁报信,因此码头有人接住,又立刻送到了东京留守府,也就是王伦的官邸。

王伦跟李天俊自金地一别,也有多月未见。此时相见,热情非常,非要做主宴请李天俊,还特意叫上了东京副留守郭仲荀,以示重视。不过也正是由于郭仲荀在,李天俊跟王伦也不好称兄道弟,只好端起架子,依照官场的规矩相交。

酒过三巡,李天俊仔细观瞧这位常年不得志的外交家。毫无疑问,现在是王伦最辉煌的时刻。不管多少人反对,常年为之奔走宋金议和终于达成了。王伦自己也成了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的东京留守,主政一方的日子就在眼前。简直是春风得意之时。

知道历史走向的李天俊忍不住委婉劝道:“王大人,郭大人,咱们好不容易收复了旧地,是不是该整顿军备,严加防范我这次过来,各地的军备都松懈得很,听说很多城池甚至把伪齐时期设置的军寨、防御设施都给拆了。”

郭仲荀听闻,“哼”了一声说道:“别提了,我早先就跟朝廷提过,要多派些并过来,结果就来了千把人。也就是左承事郎陈最出了个好主意,让我们就近招募弓箭手,这才又招了千人。现在训练都还没练好呢。”

“哎,郭大人何必着急呢宋金议和,金国既然肯交还旧地,又何必急着招兵买马呢每一个士卒都要消耗不少钱粮,现在旧地已经不堪重负了,我看扩军之事放放也好。而且我已经得了消息,说朝廷不打算在河南派大军卫戍,以显示我大宋和议之诚。”

“王大人,咱们收回来又不驻军,万一金国有变,岂不是麻烦”李天俊忍不住点醒王伦,郭仲荀听了也不住点头附和。

王伦却好像变了个人,执意说金国有诚意,必不会轻易败盟。各城有千余人能弹压盗贼就行了,增兵驻防反而可能会伤了两国的和气。最后说道:“此事争论多了怕伤了你我兄弟的感情,不说也罢。文大人,我前日得了公文,朝廷派了几位大人来朝拜祖陵,真是再应该不过。不知士大人、张大人以及文大人都有什么要求啊不妨告知,我即可让人去办。”

李天俊见状,知道此时的王伦已经无法劝服了,就安心把来前张焘所交代的事情说了一遍,无非是馆驿舒服一点,要去祖陵的那条路修得平整一些。这都是些琐事,王伦叫来一个书记官,一一记下,又安排人去处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