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 >历史挑战赛 > 第204章 04-08.造新物工艺靠王达

第204章 04-08.造新物工艺靠王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达听到李天俊发问,从身边拿了一个匣子过来:“你设计的这物件个头不大,组成也简单。别的地方打造起来倒也容易,只是这前后的玻璃片制作起来实在费劲。我忙活了好久,总算做成了一个。”

李天俊接过木匣,打开一看,只见一个铜制的圆筒,筒两端各装有一个镜片。是的,这就是李天俊设计的,非常原始的望远镜。

按照历史规律,大约四百七十年后,也就是1608年前后,荷兰人师汉斯李波尔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望远镜。后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等纷纷开始自行研制望远镜,通过观测天文现象,开拓了不少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望远镜一直要到清乾隆时期才传入中国,乾隆为之取名千里镜,意思是能望到千里以外的景物,当然这个称呼不免夸张了些。

李天俊的设计图属于最简单的那种:由一块凹透镜和一块凸透镜组成,凸透镜作为物镜,用来收取景物;凹透镜作为目镜,让人用肉眼观瞧。望远镜的镜筒底端可以略微伸缩活动,也就是可以简单地调整配比。

每个望远镜具体能放大多少倍,李天俊其实没做要求。估计就是要求了,缺少基本光学物理知识的王达,也不知道怎么算,反而可能做不出了。

望远镜对玻璃的透光性要求非常高。尽管李天俊降低了要求,但是制取适当的玻璃,就要花费王达大量的时间。然后是把玻璃磨成凹凸两种形态,对于缺少必要的工具,一切都要手工从头设计的王达来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李天俊拿起来试过,按照后世的说法,大概能放大三四倍吧,跟当年伽利略制作的第一个望远镜相当。不过制作者的区别可就大了:伽利略知道为什么,而且是有意识地在制造望远镜,而王达不过是个人形执行工具罢了。

“这东西很神奇,看远处的东西竟好像拉到近处一般。”王达开口说道:“只是磨制两块匹配的玻璃片实在太困难了,我试了很久才成功。不过第二个应该就容易多了,我想这个月就能做出来。这东西叫什么”

“千里照。”李天俊想也没想,就借用了乾隆爷取得名字,并按照现在的习惯,把“镜”改成了“照”字。

“倒是形象,千里以外的景象都能收到眼中。鄂州这边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下面你打算怎么办继续扩大纯碱的生产还是研发新的物件”

李天俊思索了一会。不能再扩大了,按照历史,薛弼会在此后不久调离鄂州。不管换成谁,但恐怕都无法再像李若虚和薛弼这样帮衬自己了。虽然很想改变这个结果,但奈何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还得想办法干预河南呢。

与大冶各厂的合作还应该继续进行,但是分店扩张就算了吧,实际上应该想着把一部分物资和技术人员转移到自己可控制的地区了。

想到这,李天俊嘱咐王达不要再急着拓展生产线了,此处的物资尽可能送往顺昌府留存,各工种也选些人才送往顺昌府。

“大人,你想撤掉此处的分店吗”王达虽然醉心的技艺,但人其实很聪明的,李天俊刚刚漏出点意思,他就马上察觉了。

“不,鄂州分部要逐渐回归钢铁为主的产业,立足合作。现有的各项新技能已经比较完善了,成都府刚刚加开了分店,这一下顺昌府就更缺人,所以从总体上可能会调整一下。”

“不过也不是马上就调整,而且具体调多少人,怎么调我也不管,回头你和田主管商量着来。我只是先提前跟大哥打个招呼。”

“关于纯碱,现有的制取小屋足够了,有空再预备一两套制碱设备即可;关于千里照,则希望大哥尽可能多置备些。回头我会派人来取这些千里照。其他事物,按现在的来就好,主要是配合鄂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