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盛唐血刃 > 分节阅读 707

分节阅读 7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真是老而不死为贼,在隋末唐朝这样历经北周、隋、唐三代的老人,比后世的国宝还要稀少,能找到三百多人恐怕还真不容易。

李建成实在忍无可忍的道:“真是作一手好死。”

太极宫内,文武大臣井然有序地躬身而立,鸦雀无声。李建成背着手,他象雕塑般,背对朝臣,面对丹墀,一动不动。

李建成闭上了眼睛,竭力掩饰着心中的愤怒。

魏征的眉骨陡然一跳,眼睛的余光望着身边的众臣,众臣皆屏声敛息,暗自戒惧。

突然李建成转过身来,那双犀利有光的眼睛陡然睁开,目光扫视众臣身上。

“中书舍人”

岑文本躬身道:“臣在”

“宣旨”

岑文本的身子抖动起来,声音有些颤抖道:“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夔国公刘宏基,有辜负朕望,诛九族,逆渠怙恶不悛,负隅顽抗,杀无赦”

魏征第一个站出起来道:“陛下,朝廷一品大员,岂能无罪而诛”

魏征的反对,李建成也清楚,并非回护刘宏基,而是为了维护朝廷公器。

李建成没有说话。

岑文本点点头道:“有”

顿了一顿,岑文本道:“刘宏基开镇十八年,不立寸功,观望养寇,一当斩。虚报兵额,侵吞军饷,二当斩。”

重臣神色各异,朝中文武大臣神色各异,或幸灾乐祸,或是满脸担忧,或是神态怡然。

岑文本接着道:“勾结突厥,里通外敌,三当斩。党附大臣,结党营私,四当斩。广纳贿赂,卖官鬻爵,五当斩。纵兵为匪,草菅人命,六当斩。人臣之罪,大莫欺君,七当斩。欺凌贡藩,夺贡私用,八当斩。盗卖甲械,助纣为虐,九当斩。杀良纳叛,虚报战功,十当斩。轻慢军机,肆意妄为。十一当斩。心怀秦逆,阴为不臣十二当斩”

帷幕之后的陈应一脸冷笑。

这些罪名,基本上陈应当初都被安过,不过除了少改了几个字,连顺序都是一样的,他们中书省的这些文臣,真是太懒惰了。

当然,这些大臣也都清楚,李建成只是拿刘宏基撒气。

不过,罪名上牵连了心怀秦逆,阴为不臣这八个字之后,众臣没有人愿意给刘弘基开脱了,因为无法开脱。

如果李建成愿意兴大狱,这一条罪名可以网下在场的所有官员,只要李建成愿意。

反正刘宏基死就死了,作为天子有一重臣殉葬也未尝不可。死了刘宏基,还少占一个位子。

就在岑文本话音刚刚落,一名治书侍御史出列道:“陛下,臣有话说”

真正的决战要开始了。

随着这名打前站的官员站出来。

李建成脸上反而浮现一抹冷意。

就在这时,帷幕掀开。

陈应也从幕后走到前台。

文臣脸色大变。

而武将们则为陈应喝彩。

那名治书侍御史一脸不忿,今天本是他可以名扬千古的大好日子,这么好的气氛被陈应搅合了,他岂会开心。

李建成望着群情激愤的朝臣,突然想起陈应的那个故事,那个故事里的情景与今天非常想象。

那名侍御史伸手一指陈应,大喝道:“奸贼,你还安敢在此啊”

话没有说完,那个治书侍御史就凄厉的惨叫起来。

一只断臂落在地上,断口整齐,鲜血喷射而出。

众臣感觉到了一阵不妙,这和剧本不一样啊

陈应仿佛没有看到这名治书侍御史的惨样,淡淡的望着众臣道:“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我这个人非常讨厌有人拿手指着我”

s:不允许出现抹黑历史人物,名字就不写了啊。汉奸立碑,岳飞被黑,这个世界怎么了

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说过跟他们不能讲道理

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说过跟他们不能讲道理

陈应的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视着众臣,脸上挂着玩味的笑容,说道:“刚刚是谁要弹劾本大将军”

“弹劾”

弹劾你妹的弹劾君不见,陈应站在太极殿中,手握着鲜血淋漓的横刀,虎视眈眈。大有一言不合,随时可能砍下来的架势弹劾他,那不是寿星公吃砒霜,嫌自己的命太长了吗

更何况,站殿将军根本就没有出来阻拦。

如果李建成露出恐惧之色,那有可能是陈应想谋反,可是李建成的神色如常,显然这是经过李建成默许的。

陈应发出一声暴喝:“都哑了吗没死的话就吱一声”

这一声暴喝如同晴天霹雳,吓得在场的数百官员浑身一震,胆子大的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胆子小一点的更是双股颤栗,尿意盈盈。

在场的武将或武勋官员,看到这一幕,心中甭提有多开心了。他们望着平时需要高高仰望的重臣或门阀杰出子弟,此时这些人,人人身子抖动如同筛糠,汗如灌浆。武将们面面相视,彼此都从眼中了开出了解气的意思。

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孙子们上窜下跳,针对武将们横挑眉毛竖挑眼,左右揪着不是。至于御史和言官们,更加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不是弹劾他们私德有亏,就是弹劾他们卑,或者毫无仁性,嗜血好杀。

有的武将官员,根本就没有办法辩解。比如满口脏话,举止粗鄙,这些武将的通病,也是他们可以与大头兵打成一片的唯一办法。真以为翩翩君子能指挥动这些大头兵那绝对是一个屁。

三国演义里吹上天去的诸葛孔明,儒将典范。事实上呢,刘备早期的军事行动,实际和诸葛亮都没什么事,他都是搞搞后勤什么的。很多所谓的军事计谋都是小说杜撰的,部分历史上是有的实际上出谋划策的根本不是诸葛亮,可惜被小说挂到诸葛亮的头上。

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平定益州后,他的头号谋臣是法正,军事上长期都没诸葛亮什么事。只有刘备死后,诸葛亮才浮出水面。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军事上蜀军正规军的战斗力对少数民族的乌合之众有压倒性优势,诸葛亮的目的是平复少数民族,在这里正是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至于之后的北伐,诸葛亮那也都是稳扎稳打,耗费了大量国力的前提下,并未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