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盛唐血刃 > 分节阅读 688

分节阅读 6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应继续灌输堕落思想的时候,李建成实在忍不住的道:“想三十五岁致仕,绝无可能”

陈应急忙起身,躬身道:“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请恕罪”

李建成摆摆手道:“行了,别这么客套了。”

看着李嗣业挣扎着起身,李建成赶紧让他躺下来。

在打斗中,李嗣业可以忘记疼痛,可是现在他混身都疼。

李建成与陈应走了后院,来到陈家堡的鼓楼上。

周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李建成这才压低声音道:“不是朕难为你,现在还懈怠不得”

接着,李建成将扶桑大唐的情报与陈应听。

原本,李建成对于李世民在扶桑大唐的事情,半信半疑。不过随着李承乾被救走以后,李建成趁机让人左监门卫的细作,化妆成流民,打入了李世民内部。

这也算是李建成吃一次亏,学得精了。

李世民打入李建成身边的人数不少,甚至连李建成最为信任的厨房,也有李世民的人在。现在扯平了,李世民绝对不知道,他身边早已有了李建成的。

而且还知道李承乾去了扶桑大唐,并不是为了继承李世民的皇位,而是为了培养李承乾。

李世民知道一个皇帝绝对不能不知兵,所以他把李承乾放在程知节身边为记室参军,同时也跟着程知节进行大规模清缴行动。

这次,李世民学习了江左孙氏。

其实在三国时期,江左地区核心只有徐扬八郡七十二县,其他地方全部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不仅没有基础建设,而且都是百越蛮族。

当时,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都坚决执行对百越的政策,进行强制性同化。

对于内部,李世民需要一个声音,一个信仰。

异端坚决毫不留情的打掉。

李世民一旦像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一样,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可以真正统一扶桑大陆,形成一个对大唐有着致命威胁的扶桑大唐。

面对李建成的担忧,其实陈应心中早已有数了。

其实李世民的今天,完全是依靠陈应的推波助澜。

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进入工业革命

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进入工业革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向来对于海洋权益不够重视。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时代的绝响。

在后世,陈应原本以为这是因为永乐帝心胸开阔,或者说是朝廷意识到了海洋的权益与利益。然而,事实上并非这么回事。

永乐皇帝朱棣的皇位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来的,虽然经历了四年战争,然而朱棣非常清楚,他的胜利并非是因为军事上无敌,而是因为明朝军方站在了他这一边。

可是随着朱棣北次北伐之后,朝廷财政吃紧,朱棣不得不开始息兵止戈。然而这个国策却影响了军方的利益。军方勋贵能扶持他当皇帝,同样也能临阵倒戈。

所以,朱棣非常担心朱允炆这个变数。

于是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横空出世了。

在这个时空,陈应其实利用李世民,就是为了刺激李建成大力发展航海,提高大唐对海洋贸易以及海战军备实力。

对于李建成担忧的问题,陈应恰恰一点儿也不担心。

唐初的时候,民族成分复杂,李世民能够统一天下,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至少在李世民时代,还真没有不开眼的部落跟朝廷对着干。

现在李世民在扶桑大陆,一边忙着“改土归流”,一边利用战争训练儿子,也说明李世民意识到了继承人的重要性。

中国传大的领袖曾经说过:“老同志最大的责任是尽力培养好合格的接班人。”

经过挫折和磨难的李世民,完全不同历史上的李世民,他册立李承乾为扶桑大唐的太子后,就像李泰封为魏王,戍卫扶桑东南部,而李恪也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雪藏、压制,反而封为了蜀王,镇守西南方。

扶桑大唐虽然是中原大唐明显不是一样的版图和地形,可是李世民依旧习惯性的把扶桑大唐,按照中原的方位,划分十六道,三百七十四州,诸子诸侯王则依旧沿袭中原的制度,虽然与中原大唐不完全一样,但是大致方向却基本一样。

李建成看着陈应一脸轻松的样子,疑惑的道:“有一件事朕依旧不明白,安西军从安西调回来,一个月时间够吗”

陈应哑然失笑道:“陛下绝对足够”

事实上,在陈应百万贯巨款的刺激下,疏勒学院对于蒸汽机的研究,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不仅仅蒸汽机先后发展出了九个改进型号,而且还衍生了很多版本。用来修路的蒸汽式压路机,用来磨面的蒸汽机式磨坊。

其实,最让陈应无语的就是磨坊了。有时,他真想敲开这些工匠的脑袋,明明动力已经出现,偏偏将磨坊保留了下来,难道不应朝着粉碎机的方向发展吗

不过,蒸汽机式磨坊,效率依旧比水力磨坊高了十倍不止,毕竟蒸汽机不用考虑水源、也不用考虑枯水期与雨季,虽然蒸汽机在运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但是比起水力磨坊,还是省了太多。

在疏勒学院的刺激下,原本那些传自于古希腊、拜占庭帝国的原始畜力机床,统统变成了蒸汽式。

随着蒸汽式钻床、镗床、磨床、铣床等机床的出现,大唐在安西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特别是铣床,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了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这样以来,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事实上,现在的钻床、镗床、刨床、螺纹加工机床都是粗制滥造的,加工出来的机械部件精度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即便是在发明了它们的古希腊和拜占庭寰,现在应用得也并不广泛,欧洲人也还没有意识到机床的重要性。

但是,安西已经率先在蒸汽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机床才真正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铣床、磨床、钻床、刨床、镗床一台台精密的机床源源不断的被机器生产出来,拉开了工业时代的大幕。

这些简陋的误差极大机床,为安西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而安西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又反过来制造出了种类齐全、性能优越的机床,磨床和铣床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在安西进入工业革命后的高速发展时期,陈应毫不怀疑,大唐会成为世界的霸主。

蒸汽式压路机、蒸汽式掘进机,蒸汽式纺织机,蒸汽式纺纱机,蒸汽式冲压力,蒸汽式拖拉机也应用而生,动力堪比十头牛的蒸汽式拖拉机,不仅仅可以在耕地上以时速二十公里的速度耕地,还可以利用庞大的动力进入长途转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