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1 / 2)
淡淡的笑道:“太子哥哥尽管放心,好在陈郎没有双亲在世,三娘也不用担心受气”
听到李秀宁说着这话,李建成突然板着脸道:“三娘,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身份特殊,岂能信口妄言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若是有心人再从中添枝加叶,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了。你如果不知道该怎么说,就干脆不要说。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点,你要向长孙氏学学。”
李秀宁撅着嘴,神情沮丧。
李建成看了,心中不忍,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不仅仅李秀宁对于马上就要举行的婚礼忐忑不安,事实上陈应也非常忐忑。不过,好在他的这个婚礼全程都有礼部的人在操办,他只需要当作一个摆设。
不过,最让陈应无语的是,在这个时代结婚,不仅仅女子要化妆,男人也要化妆,整张脸被擦了厚厚的粉底,对着镜子一看,已经看不到原来的肤色。不过,最让陈应难以接受的是,他还需要熏香,整个人仿佛像从香水里泡过一样,香气逼人。
这倒罢了,陈应也不能搞特殊化,更让陈应难以接爱的还在后面,喜娘居然给陈应佩戴着一朵大红的牡丹花,如果是佩戴在胸前,陈应倒不是不可以忍受,关键是要佩戴在头上。
莫名奇妙的,陈应脑袋中浮现水浒传里的高衙内,此时陈应的打扮,活脱脱一副高衙内在世。
原本陈应以为他对长安各大门阀与家族,交往不深,除了左右卫率以及工部的同僚,除了武士彟、杨恭仁之外,陈应也没有给其他人下达喜贴。
不过,刚刚过了午时,前来送礼和参加喜宴的人就滔滔不绝。陈应虽然与他们没有什么交情,可是关键是奈何李秀宁是李渊最喜的公主,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恭喜陈驸马,贺喜陈驸马”
好在有侯莫陈旭站在门口迎来送往,否则天知道要出什么乱子。不过由于客人太多,侯莫陈旭仅仅还礼,就喊得脖子僵硬,而且口干舌燥。
总算搞定了接亲之前的准备,陈应带着迎亲的队伍出发了。作为将门,迎亲的架势也相当彪悍,陈应用了亲卫骑兵五百精骑先导,随后就是一队鼓吹,还有全套的国公仪仗。
第八章四水到渠成洞房花烛二更
第八章四水到渠成洞房花烛
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公主出嫁又称“出降”、“下嫁”或“厘降”。驸马都尉是四品官,然而对于陈应而言,这个驸马都尉算是降职三级。
陈应骑着一匹红马,携带着“九九礼”,这不等于彩礼,也不等于聘礼,而是迎亲时,需要抬到午门府,由内侍监接收。
所谓的“九九”礼,就是凡数取九,或九的倍数,礼品为鞍马九十九匹、甲胄一百八十副、马二百一匹、驮九十匹、宴桌九十席、羊八十一只、乳酒和黄酒四十坛。
按礼制,平阳公主出嫁,需要先向皇帝、太后、皇后分别行告别礼。不过大唐情况特殊,既没有在世的太后,也没有皇后,由于李秀宁是嫡出,李渊没有再立皇后,其他嫔妃,根本就没有资格接受李秀宁的拜别。
夕阳晚照,新妇李秀宁凤冠霞帔的坐在梳妆台前,望着从窗格子透进来的夕阳光出神,听着公主府里有脚步声响声,期待而焦急的站起来,走到门口,看到大长秋宦官高唱道:“吉时到”
李秀宁明显松了口气,一身吉服,向武德殿内的李渊三拜九叩。
御座上的李渊眼睛微红,遥望着陈应,拳头攥得紧紧的。
公主根据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并且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儿也称“王姬“,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就写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后“王姬“也成为帝王的女儿的代称。诸侯之女也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李渊如同利箭一样的目光盯在陈应身上,陈应被李渊这直勾勾的目光盯得心中有点发毛。不过,最让陈应诧异的,还是在李渊身后,陈应看到了李建成。
陈应也知道李建成在河东主持与窦建德的战争,可是他怎么来了
事实上,陈应也非常好奇。
看着李渊与李秀宁父女上演着肝肠寸断的拜别戏码,陈应悄悄移步到李建成身边:“门下拜见太子殿下”
“妹婿你以后这不要再自称什么门下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李建成拍拍陈应的肩膀道:“稍后再叙”
陈应疑惑的道:“太子殿下不应该在河东吗怎么返回长安了”
李建成笑道:“天意弄人,窦建德居然降了,河东之战结束了,本宫自然可以返回长安了”
“窦建德投降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陈应此时更加惊讶,历史已经完全变样了,历史上明明是李世民俘虏的窦建德,在这个时空,居然成了李建成的功劳。
就在李建成向陈应娓娓道来,陈应这才明白,原来李建成采用魏征之计,假扮陈应抵达泽州,窦建德眼见大势已经去,率领余部人马,全部投降大唐。
陈应虽然知道刘黑闼已经死了,可是窦建德却成了李唐的俘虏,如果李渊现在还像历史上那样,处斩窦建德,保不准还有出现什么刘黑闼,张黑闼或者张黑闼之类。
想到这里,陈应冲李建成道:“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一定要保准建德的性命”
李建成不解的问道:“为何”
陈应正准备回答李建成的话,却听李渊冷声喝道:“侯莫陈应”
“臣在”陈应下意识的道。
裴寂朝着陈应努努嘴,陈应恍然大悟,连忙改口道:“外父大人在上,小婿在”
“三娘朕可交给你了,以后莫让她受委屈”李渊此刻反而不像一个皇帝,反而更一个父亲,反反复复叮咛陈应,不要委屈李秀宁。
“外父大人放心,小婿疼爱三娘都还来不及,岂会让她受到委屈”陈应只差拍胸脯保证了。
随着吉时的到来,李秀宁登上步辇,随着陈应返回长安城里的梁国公府。
陈应其实也在庆幸,幸亏他娶的是大唐的公主,而非明清的公主,否则那个时候,公主需要住在公主府,驸马住在驸马府,虽然公主与驸马名为夫妻,事实上却一直过着分居别离的生活。
就在陈应带着接亲的队伍从皇宫返回的时候,一辆四轮马车,也驶入陈应的梁国公府。这辆马车刚刚从侧门进来,许敬宗还很诧异,此时前来陈应府上赴宴的宾客足足有数百上千人,无论有没有交情的,像太原王氏、闻喜裴氏,就连与陈应颇为不愉快的荥阳郑氏,同样派出代表前来恭贺陈应大婚。
许敬宗看着这辆非常寒酸的马车,居然一路畅通无阻进入陈府,还非常奇怪。不过当他得知这辆马车自灵州而来的时候,许敬宗的脸上表情异常古怪。
行过大礼拜过天地,陈应一手拿着红绸喜带,另一只手直接抓住身穿大红礼服的李秀宁的娇嫩小手走进洞房。
李秀宁头上顶着大红的盖头,看不见路,只给陈应牵着手,小心翼翼的走着,房里还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都穿着鲜丽的喜服,稚气未脱,却是美人胚子,她们不是别人,正是绿珠与红袖这一对姐妹花。
红袖与绿珠娇生生的齐声唤道:“奴婢拜见阿郎、夫人”
“阿郎”在这个时代,差不多等于明清时期“老爷”的称呼,是下人对主人的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