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4(1 / 2)
火光中,刘宗敏是气势汹汹的踱步走了出来,满是煞气,指着下面那些跪着的前明官员就大嚷了起来。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你们鱼肉百姓,作威作福的日子到头了今陛下仁慈,给你们个赎罪的机会,一品大员缴纳一万两赎罪银子,二品九千两,三品八千两,以此类推,缴纳够银子的可以回家,再一毛不拔的,爷爷有的是手段折腾你们”
“这简直是强盗”
听着底下此起彼伏的怒吼,刘宗敏嘿嘿冷笑着也不作答,仅仅是猛地一挥巴掌,紧接着一大群顺军拽着前排官员衣领子,就扯进了拷问的地牢中。
官员也又穷有富,有清水衙门,就像周钟这个庶吉士,为了播的个好前途队伍在了最前头反倒是最先倒霉,看着里头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勋贵太监们,这位江南才子是嘶声竭力的惨叫着。
“下官是清水衙门,下官真没银子啊求求你们不要啊”
可哪儿容他分辨不交银子,直接挨着按着跪倒在地,旋即,两个大顺军又是在火光中拿着手捻子轻车熟路的靠过来,狞笑着把这个复社新贵的手指头塞进了捻子中,旋即狠狠地像两边扯了起来。
“啊啊啊啊啊啊”
李自成攻城时候他们没作为,李自成整治宦官勋贵时候他们看热闹,也终于轮到这些文官们还了新一轮中气十足的惨叫声在这锦衣卫大牢中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第五百七十四章刀尖儿
这几天京师变得更热闹了,平日里阴森威严的锦衣卫官属成了菜市场,络绎不绝,不断有哭哭啼啼的女人孩子或许和叹着气的老头子赶着车,拉着沉甸甸的财物过来,然后从里头拉出来个哆嗦着肿的犹如萝卜那样的手指头,捂着屁股的书生士人出来。
唐末有白马之难,宋末有崖山之难,哪怕明灭元都有一大批臣僚追随着建立了北元,又扛了二十一年,历朝历代,没有哪一群遗臣像是京师这群大明遗臣那样亡国亡的坦然,一肚子勾心斗角的文官们到头来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到新朝的仁慈上,现在他们也终于尝到了亡国之痛。
东林以清流自诩,主要势力在言官科道中,大部分也是南人北官,财产不在京师,这次李自成铐饷,他们成了主要受害者,多数言官在刘宗敏重刑之下被拷打折磨置死,就像是前几天最活跃的周钟。就因为他太高调了,嫉妒他的太多了,到哪儿高求借银子都没人搭理他,就在昨天,这个得意洋洋号称牛丞相座生的复社才子在刘宗敏的阎王箍下一命呜呼,步了首辅魏藻德的后尘来了个脑浆崩裂。
至于龚鼎孳,好歹出身江左大族,老龚家在京师经营了几十年,算是家底儿深厚,不过勉强把人赎出来之后,这京师龚家也算是破了。
写文章的手被手捻子夹得血红,脖子上也是满满的血痕,前些天还对大顺歌功颂德的龚鼎孳一边蹒跚着向外走,一边还愤怒的回头咆哮着。
“这哪里是新朝,简直就是强盗一窝贼贼”
听着他唾沫星子飞溅,几个老龚家人听的心惊胆战,是一边看着那些站在门口看守的顺军,一边还小心翼翼的捂着他的嘴。
“老爷,您别说了”
“族叔,您就少说两句吧现在是大顺的天下”
“老夫怎么不能说就这样子还当国,早晚得”
这个亡字到底还没说出口,忽然看到几个拎着赶工做出来重枷的骑兵飞驰着过来,龚鼎孳一时间也是跟掐住脖子的公鸡那样,把话又硬生生给憋了回去,颤颤巍巍的,是闷头转身就走。
有一个词叫做上行下效,这李自成开始整治京师中的降官,那头各个营大小头目也开始有学有样,就在自己占据的区域画地为牢,把魔爪伸到了辖区里的富家大族身上。
这些天京师所以东西都在掉价,唯一涨价的只有木头,全都做了枷锁,京师大街上最新的风景莫过于看着一群群昔日里威风的富翁豪绅,甚至过得好一点的酒馆铺子老板,划阶级来说就是富农,一个个戴着枷锁链子拖家带口穿街过巷,哭嚎着挨着鞭子,最后可怜兮兮的把身价全都给套掏了出来。
都说价值连城,李自成这是真实的诠释了价值连城的真实意义,自四月中到四月镍区十几天,从这些贪官和百姓口袋里,李自成是陆陆续续足足刮了七千多万两,每天宫中白天汹涌的冒着黑烟,晚上是彻夜的炉火通明,每天从京师往城外大营运送的银车一车接着一车。
不过,历朝历代哪一个朝代想要长治久安,会这么劫掠一番向外运,银子是到手了,可李自成苦心积虑所营建出来,新朝正统的形象是彻底土崩瓦解,在那些士大夫的心头,大顺再一次和流寇画了等号。
就在京师闹得一片风雨的时候,辽东也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
四月份,从遥远的鸭绿江到挨着山海关,新占据的辽东沃土,在东海吹拂向西伯利亚温暖的春风中,刚刚下种的嫩绿庄稼向外抽着鲜嫩的芽儿,若是从天空鸟瞰,辽东二十几年前所未见的景象当顿时展现在面前,整片大地上都流露出一股子生机勃勃的绿色。
不过刚刚干完农活,一个个辽东朴实的汉子却是旋即撂下了锄头,脱下了满身泥巴的干活衣服,从箱子底下翻出了精心保存,墨绿的军装套上,外面穿上卫所发的精致棉甲,一步两回头的出了门。
和别的时代不同,这时候的东江多了个独特的景色,火车站
在卫所军将的组织下,精干的汉子从游荡的乡下农夫再一次汇聚成了东江精锐的钢铁巨龙,一个团一个团有组织的登上东江绿皮火车。
“回去吧爹您就放心吧儿子这次回来,肯定给您带回来几个亮晶晶的军功章,不让隔壁村儿老李头把您再比下去”
“花啊带好咱家的娃多吃点,多长点,等老子回来了,咱家多出的地还得他来挑大梁呢”
尽管声声朴实的告别不断响起,可是送军的家属还是久久舍不得,老父亲热泪盈眶,平时唠叨归唠叨,可真到事情上,哪个父亲不都是宁愿自己儿子平平安安哪怕穷苦一点,也不愿意收到亮晶晶的银子以及一枚带血的军功章。
粗犷的民风,让东江的社会无比的开放,跟着火车,一个俩健美阳光的姑娘甚至直接搂着心上郎的脸庞,丝毫不顾及的热辣亲吻了起来,看着一对儿依依不舍的情侣,整个车厢都响起了热闹的欢呼起哄声,后面同样依依不舍的姑娘家看的脸红心跳,却是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再放开一点。
就像是一颗巨大的树那样,兵丁像是养分那样,顺着东江四通发达,便利的铁路与官道脉络,最后汇聚成参天大树,到了五月初,山海关内外,硕大的军营就像是雨后的蘑菇那样冒了出来,铺天盖地,无边无际。
崇祯为了大松锦大战,自关内调兵,十三万大军三个月粮饷集结了快一年时间,可毛珏这整整三十万大军,六万余骑兵,八百门大炮,足够支撑大军作战一年,比明军丰厚几倍的粮草军械药材物资,毛珏才仅仅花了九十天。
东江如今的情况比历史上的清军更加的强势,更加的有利,兵强马壮粮草充沛,连年大胜带来的士气如虹,军士们满是对胜利的渴望,而且在京师,李自成一如既往地搞到了鸡飞狗跳,人心离散。
可坐在山海关前沿,高耸的内府督衙门,对着密密麻麻的作战地图,毛珏却是举棋不定了
要是吴三桂坐在他的位置上,估计会毫不犹豫的挥军南下,争夺着锦绣的江山,可毛珏毕竟不是吴三桂,做不到他这个打着忠孝不能两全旗号,却甘当异族走狗的枭雄狠人这般无情。
“辽王鹤岗军已经准备就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