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1 / 2)
松弛的肌肉,亦是挂起了一股子阴森的笑容来。
“又是个倒霉鬼毛督师总是喜欢玩这一手”
“好戏要开场了”
这些天,宫里的气氛一直很微妙。
就在小半个时辰前,,王承恩还狠狠地处置了两个多嘴的小太监,就因为俩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什么东掳大败,被斩杀了十几万人,脑袋都堆成了小山那样,就被他大发雷霆,让人拖下去狠狠抽了几十鞭子,然后拖到了尚衣局去做苦力。
不过这王承恩已经算是仁慈了,因为一但这消息被崇祯皇帝听到,可能就是活活打死了
的确,如果真的要是东掳战死了十几万人,那是辽东战场上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胜利了,可这胜仗却和皇帝的面子无关,是早已经失控的东江军阀打的,朝廷官军全军覆没,去让个军阀把东掳灭了,这不更有损他崇祯皇帝的圣君颜面吗
不过王承恩也知道,纸保不住火,这消息不知道从何传出来的,已经传的京师都沸沸扬扬了,蒙在鼓里的,恐怕只有崇祯自己了。
“几更天了”
忽然间,御书房里传出来了崇祯帝的声音,心头一突,王承恩赶忙是重新撑出来一个笑容,笑容可掬的一哈腰。
“陛下,五更天了,该上朝了”
“让銮驾准备着,朕再批完这几本奏章”
“老奴遵旨”
虽然山河沦陷,不过这些日子,朝廷政局倒是好看了点。
首先是几路主力军全军覆没,还有洛阳开封等一系列重城沦陷,欠这些地方的军饷还有王族俸禄就不用发了,而且松锦大战之后,辽镇仅剩下个山海关吴三桂部几万人,辽饷也去了三分之二。
尤其是毕竟这个时空有毛珏,把京师打的一团糟的崇祯十五年清军入塞没有发生,修养生息了一年多,河北一带居然渐渐有了复苏的景象,糟糕的财政到了如今,也是略略有盈余,如果不是还要面对个百万大军的李自成,甚至这景象都有天下太平的感觉了。
一反常态的,崇祯皇帝脸上笑模样居然也多了点,在朝臣三呼万岁之后,他是略带微笑的坐上了龙椅。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老脸,王承恩那嘹亮的上朝口号都有着那么点审美疲劳般的怠惰,虽然局面有所好看,实际上大明王朝的局势根本没有扭转,直接体现在了朝廷职能上,陕西的袁崇焕秦军,湖广的左良玉楚军,四川的孔慧贞川军朝廷其实都已经调动不动了,唯一算是还在朝廷手里的南京禁军还实力太过弱小,整整朝廷能统领的领土,也只有南北直隶,浙江福建两广几个行省了。
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大事无非是言官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架,然后各部大员报报太平。
可惜,王承恩想得挺美好,残酷的现实却是连如今虚假的太平都维持不了,几乎他话音刚落,朝班中,一声带着颤抖却格外嘹亮的吼声响起。
“兵科给事中,挂兵部主事衔监军辽东,臣马绍喻有本要奏”
这一句话,简直像是滚油中猛地泼出去一瓢水那样,让整个朝堂炸了锅,上到超一品大学士,下到七品言官,所有人不可思议的把头转了过去。
自从上次与清军议和之后,辽东已经许久未起波澜了,一年多时间,甚至这些大臣都把辽东给忽略了,马绍喻这个当年的监军官更是早被当成了死人,如今他居然回来了,还这么突如其来的出现在了朝堂中,怎么能不让人惊愕。
就算崇祯皇帝自己也是呆滞了几秒钟,这才恍然的对着王承恩点了点头。
“准奏”
“微臣携辽东战报,崇祯十六年五月,辽东督师毛珏携东江诸镇与建奴会战于吉林城,建奴大溃,阵死十几万,开原铁岭相继光复沈阳辽阳指日可待然塞北边民为建奴统治日久,已经疏于我大明,为镇辽东,督师毛大人特请陛下封其为辽王,以抚民心”
一瞬间,朝堂寂静的连根针掉了都清晰可闻,崇祯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旋即又变得血红
第五百二十章人心离散
先不说异姓王这事儿,仅仅一个臣子,竟然敢开口对君王说我要什么什么,就没有比这更大逆不道的了。
一时间气的说不出来话,嘴皮子直哆嗦,崇祯皇帝是哆嗦着手指头向前指着。边上的王承恩眼见着,赶忙是猛地大喊起来。
“大汉将军何在”
“臣乃言官,言官无罪啊况且臣实实在在的为陛下着想,请陛下明鉴啊”
在满朝文武的愕然注视中,这马绍喻狠狠地把头磕在了地上。
周延儒的作用在这儿显露出来,他的党羽,也是复社的发起人之一,文选郎中吴昌时道貌岸然的跳了出来。
“陛下,此贼满口胡言,妖言惑众,不杀不以足平民愤,臣认为,刑部三司皆在此,陛下可当庭会审此贼,驳其罪行,让他死的哑口无言”
“臣认为,此举”
说客厉害就是一张嘴,这马绍喻明显是被东江给收买了,前来当这说客,言官无罪可没说反叛无罪,杀了就是了,可要是让他当庭开口,朝廷历来是个是非之所,指不定会被他掀起什么风波,到时候就算杀了他也来不及了。
想着,算得上崇祯朝最倒霉的职位,崇祯第十三任兵部尚书张国维张口就想反驳,谁知道话还没说完,一声轻咳却是打断了他。
“兵部大人,您对东江了解多少”
一句话问的张国维哑口无言,不过这也怪不得他,陈新甲去年六月方才主持完和局,七月弃官奔逃,兵部尚书是个火坑位置,谁都不愿意坐,党争推脱到九月,他这个担任南直隶巡抚回京述职的文官才被推到兵部尚书位置上,到任才刚过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