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1 / 2)
靠到了九月初,崇祯的也憋不住了。
一大清早早朝,大家伙明显看到了皇帝的脸色格外的难看,这头太监才刚刚吆喝完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那头崇祯破天荒的第一个开口说话了。
“兵部,可有东江奏报传来”
今个如今朝中最得宠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不在,回答的是崇祯扳倒问温体仁之后,新递补上来的首府薛国观,此公继承了温体仁的尸位素餐,偏偏没继承温体仁的逢迎本事,他是干巴巴的回应着。
“回陛下,尚且没有”
“东江战败三个月有余瞒报也有了三个月有余内阁兵部到现在都没拿出个处置方案来朕养你们这满朝文武,难倒都是吃白饭的吗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你们让朕太失望了”
一瞬间,朝堂寂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清晰可闻,满朝文武都呆滞了,首辅大学士薛国观更是发愣了足足几秒钟,这才惊慌的跪下地上磕着头。
“臣惶恐”
毕竟是个封建时代,皇帝的喜怒足以主导政局走向,一瞬间,攻讦东江的弹劾顿时纷扰如潮,一个个御史言官争先恐后跳了出来。
“辽师损兵靡饷,数年未有一胜,皆因此等庸碌之人,臣以为,东江毛氏父子当锁拿京师,治其罪状,以正朝纲”
“此等罪将,该杀臣愿领命,负责追查此事”
朝中不是没有正直大臣,给事中李应期几个倒是难得说了些公道话。
“陛下东江二月接兵,四月,未见辽师发一矢一箭,兵部辽镇相互推诿,东江孤军奋战,缺粮匮饷,将士心有怨气也不是不可能然东江毛珏,朝中难得良将,良鹰傲骨,良马不驯,臣认为,耽误之急非问罪,当犒赏三军,以熄军怨,以爵位犒赏来收毛东江之心,让其为朝廷驱使,以灭建虏,请陛下息怒啊”
可惜,几人的工公道话瞬间被朝中汹涌的讨伐给淹没了,这是难得博得圣心的机会啊狗都得跟着叫几声,更别说这些衣冠楚楚的大臣老油条们了。
“陛下,老臣请命,臣愿为陛下奔赴东江,彻查此事”
终于,朝堂声音猛然一静,因为这次出声的是陈赞中了,毛珏老丈人的父亲,也算是毛珏的爷爷。
这也是个政治指向标,虽然皇帝暴跳如雷,指责东江是隐瞒败绩,可辽东真缺乏一员良将也是试试,让爷爷查孙子,能查出什么来如果皇帝答应,这算是给东江,给自己都保留了台阶,拿功绩一顶,训斥几句,事情也算是过了。
当然,什么犒赏,什么爵位是别想了谁让你把皇帝给惹毛了
众目睽睽之下,足足又静了几秒钟,崇祯帝这才很艰难的点点头。
“酌中御史陈赞中为巡查道,并司礼监,兵部,刑部共审查东江之事”
“臣,遵旨”
简直是如蒙大赦,陈赞中满头大汗的跪着连连磕头,一干看热闹的衮衮诸公亦是跟着松了口气,只不过各色人等心里的主意已然打起,有想趁着这个机会扳倒首辅薛国观的,有清流为了博取贤名准备对毛珏死缠烂打的,至于会不会引起东江反弹,甚至投奔建奴,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难得朝廷来了次高效率,九月初一大朝会,九月初五,这支地方巡查组就组建完成,在忧心忡忡的陈赞中带领下,一路向北直奔山海关。
不由得陈赞中不担忧,不仅仅是这次毛珏闹得太过火,而且他的副手是出自司礼监,秉笔太监汪吉言。
当初朱元璋怕底下大臣造反也是费禁了心思,司礼监就相当于另一个内阁,各地奏折由内阁贴黄,写下初步处理意见后,再交由司礼监批红,决定同意与否,只有少量最重要的军国大事才交给皇帝亲自批红,没有宰相之实,这帮太监却有宰相之权。
就算是秉笔太监中排名靠后的,这汪吉言也是位高权重了。
尤其是,他是扳倒温体仁的曹化淳提拔上来的,换句话说,东江政敌
眼看着身后一票杀气腾腾的锦衣卫,坐在轿子上,陈赞中心头不住地忐忑着,行进了一天多,前面的传信兵来汇报,宁远城近在眼前了,实在忍不住,老家伙是猛地一撩开轿子帘子。
伺候人倒是斥候习惯了,这边上骑马的汪吉言立马笑么和的转过头来,和颜悦色问道。
“陈大人有何见教”
“汪公公,此次咱们巡查东江,毕竟是武夫军镇,有些礼数不周之处,还望汪公公不要计较,咱们要以皇命为上公公以为如何”
能当上疑心病如崇祯这样刚愎自用的皇帝身边人,汪吉言心思如何的精巧,他怎么可能听不明白,这是陈赞中这个老老丈人提点自己,皇帝还要用毛家,去了别喊打喊杀的,悠着点。
还是那一幅笑模样不变,汪吉言是连连点着头答应着。
“陈大人所言极是,毛东江毕竟是功臣,咱家又岂会为难咱家也知道,这次东江打的苦,要不是陛下盛怒,咱家也就不来了”
“如此,多谢公公”
“好说好说”
一番没营养的客套,汪吉言的话,陈赞中却是一句都没信,缩回轿子里,更加忧心忡忡的想着对策,而接着骑在马上摇晃着,目光落下身边锦衣卫身上,汪吉言那双圆溜溜的眸子中,也闪烁着狡猾与阴狠。
官道渐渐到了尽头,一座青灰色的辽东砖城渐渐拥映入眼帘,那就是当初袁崇焕击溃老奴努尔哈赤的宁远城,更是如今关宁锦防线,明军的中坚支撑。
也老早得到了消息,这些文官太监大爷伺候不好可是要挨排头的,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是亲自带着百十个亲兵迎了出来,离着老远就牵马迎接在道路两旁。
“末将拜见汪公公,陈大人”
吴三桂这样辽东将门出身子弟照比毛珏,还真是更像朝廷亲儿子,吴家与司礼监多位太监,都有着暗地里的来往,看到他龙行虎步的猛地一鞠躬,骑在马上的汪吉言那圆润的包子脸顿时笑的像一朵老菊花那样。
“有劳吴总兵了”
“公公客气,公公不厌,称呼下官三桂,区区总兵,何足挂齿”
老大的开怀,捏着一根胡子都没有的下巴,有点金鱼眼炮那样的眼睛瓦楞着撩开轿帘子的陈赞中,这大太监是话里有刺的讽刺着。
“还是三桂本分忠于职守,不像是某些人有点小功劳就尾巴翘上天去了,天下要都是吴总兵这般,皇上如何像如今这优思忧愁的,陈大人向您说是不”
脸上堆出个难看的笑容,陈赞中捋着胡子艰难的点点头。
“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