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虽然大凌河之战还是输了,可祖大寿靠着吃人活下来的八千多精兵,残余的三千四五百民夫,还有自己的兵团到底活了下来,到底让历史的车轮微微偏移了点。
虽然不知道这改变有多大,可总不至于是坏事儿吧
他身后一个,颇为华丽,却染了许多血点子的黄金大帐篷正在沙滩上晾晒着,还有不少什么回避,退让,罗伞,金瓜之类的东西插在一边上。
牵着马溜达着,祖大寿是仿佛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小妾那样,围着这些东西转圈,最终,老家伙满脸肉疼的还是转向了毛珏的方向,走了过去。
“小毛将军,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这些仪仗,引信全都交给小毛将军请将军务必收下”
史书上,记录大胜时候经常有缴获仪仗的只言片语,这玩意可不一般,代表着一国君主的威严,连这玩意都能被俘获,可见战争胜利的如何彻底,这东西报功交上去,封爵就是肯定的了
尤其是祖大寿这次还算不上有功,仗都毛珏打的,他都是毛珏救的,而且他还丢了大凌河城,到底算是丢城弃地,加上之前京师溃逃的前账,不知道朝里那些光会说别人的御史要如何向他算账呢要是有这些东西,说不定就能保证自己没事儿。
可祖大寿毕竟没无耻到这种地步,肉疼了半天,还是决定将这些东西交给毛珏。
不过看着他那一脸肉疼与真诚,后背还差着两根短箭当装饰物的毛珏却也是无奈的笑着摆了摆手。
“祖叔客气了,辽东,东江气连一枝,共同在这关外苦寒之地,为国御辱,更何况这东西是你我两军共同苦战一天,这才拿下的,长者为大,自然是归属祖叔”
这话听的祖大寿脸色禁不住就变了。
倒不是毛珏自来熟到处认亲戚恶心到他,而是这话的意义,毛珏居然把大功让给了自己,共同奋战,他有一万兵马,毛珏才五千,他还是名声在外的大将,计算功劳,自然算他身上,况且还有这皇太极仪仗,毛珏等于让给他个爵位他自己等于苦活累活都扛了,顶多混个酱油。
当然,毛珏也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人怕出名猪怕壮,这次他是体会无疑,要再获得什么大功劳,升官未必发财不说,依照崇祯那个捅娄子皇帝的脾气,自己没准儿成了他的御用救火队员,到处得给他擦屁股,看那些先辈袁崇焕,杨鹤,卢象升,郑崇俭,杨嗣昌都算上,哪个有好下场
而且一句同气连枝也点出了毛珏要的价码他需要辽东军的支持与友谊有祖大寿在辽东,毛珏不少小动作就可以实行。
刚刚是感激,这一番话倒是让祖大寿刮目相看了,力敌千军,堪称一个勇字,这样的年轻人祖大寿见过许多,可是视功名为粪土这份豁达,他可没见到几个还都是位高权重的长者,要是他外甥吴三桂,有如此功劳,恐怕早就喊上天了,哪儿可能会让
这一次,这个辽东老兵是更加真诚了几分,很是凝重的一抱拳。
“大恩不言谢,日后用的到我祖大寿的地方贤侄只需要一句话”
第一百二十七章倭寇再来
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博弈。
援大凌河军全军覆没,甚至主帅张春都被俘虏了,可就在重新上任不到一年的老臣孙承宗在御史们的攻讦下摇摇欲坠的时候,祖大寿逃回宁远,并且将皇太极的全套仪仗作为战利品上报京师,局势一下子就逆转了,大凌河大败也被转叫成了大凌河大捷,孙承宗作为辽东督师,甚至还受到了些嘉奖。
毕竟崇祯皇帝可是非常爱面子的,辽事自万历末年就开始打,历经三代皇帝,到他那儿居然缴获了辽主的仪仗,这就照比割了他脑袋就差一步了,这可是超越前朝啊
至于大凌河被毁,四万多将士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高级将令损失了七十多,锦州被建奴兵火劫掠,反倒是小事一桩了。
不过该惩处的还是要惩处,首先监军道张春被贬为庶民,而且籍没财产,全家流放,真不知道尚且在后金死扛着气节不投降的张春知道后,会是如何做想
还有那些投降的将领们,超过十六岁的男丁子嗣皆斩,家属也是流放,籍没家产,可执行在这里,也打了个折扣,在辽东军内尚且有不少亲兵的重将亲属,屁事儿没有,如孔有德耿仲明这样的孤将,他们家属才倒霉的,锦州山海关一带,到处都是哭喊声。
这里有个对于东江很特别的人物,尚可喜历史上,他要崇祯十年被沈世魁逼迫,走投无路加上对大明的失望,孔有德耿仲明的劝说,才会率部投降,可是这个时空有毛珏,毛文龙没有死,尚可喜反倒被逼到辽东,这次参加了对大凌河的战斗,他也是被俘投降了,同样他带去的家属,剩下的亲兵,同样遭到了清洗。
另外一个特殊人物,就是吴襄,也许这些天逃命逃出经验来了,他的锦州兵在八旗大军包围之前,就率先向锦州城溃退,绝大部分居然逃回来了,他本人则是因为率军潜逃,被革职下狱,最后削职为民,告老回了京师。
可他儿子吴三桂却是因为大凌河一战的战功,晋升宁远团练总兵,加世袭锦衣千户衔,吴家照样是显赫将门,而且吴三桂舅舅祖大寿更是加五军都督府都督衔,封定北伯,崇祯还下令在宁远城为祖家四代镇守辽东的功绩建贞节牌坊。
相比之下,毛珏就不公平的多了,他连总兵都没升上,还是挂了个副将衔,崇祯皇帝仅仅给了个锦衣百户,额外赏银子一千两,锦缎二十匹了事儿。
战报里,祖大寿可不敢太贪功,就算是把自己写成了主力,也是额外提了好几句毛珏的东江军骁勇善战,出力甚多,斩杀颇丰,甚至赞美超过了吴三桂,,可崇祯皇帝就是这么个小气的人,在他看来,毛珏不过是个胁从打酱油的,不重要,随意打发点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他着重关心。
毛珏的脸在抽搐。
倒不是因为崇祯皇帝的赏罚不公,而是因为眼前。
广袤的沙滩上,几个沙坑里,巨大的龙骨仿佛史前巨兽的骸骨那样,黑漆漆的躺在那儿,哪怕是几天过去了,依旧能闻到那股子木头烧焦的气息,船厂里面的狼藉已经收拾了不少,可是角落里的血迹依旧清晰可见,整个船厂停工了,尹书在哪儿颤抖的跪着。
毛珏送祖大寿回宁远,这才刚回皮岛,就马不停蹄的奔到了这儿来,眼前就给他展露了这么一副模样。
“将,将爷,您,您听小的解释啊”
“你不用解释了”
一句话,尹书就仿佛掉进了冰窖里那样,呼吸都停顿了,他不是不想,可他给毛珏做事,李朝早就不把他当自己人了,自己家居然被熊津城守给封了,只能等待毛珏回来裁决他,偏偏毛珏居然连他的解释都不想听。
可毛珏下一句话,又是差不点没让他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