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苏念一直有苦夏的毛病,如今已经五月,等坐完月子就该去别庄避暑了,眼下孩子出生宣琰看都不看一眼,苏念忍不住为孩子抱不平。
“念儿!为夫不是这个意思,你为我生的孩子我怎么会不待见?更何况,有了皇子宣朝便有了传承,我自然是欣喜万分,只是那小子折腾了你那般久,就得晾着他。”
“...”众人。
平日里惹皇后不高兴,皇帝被拒之门外时总要总管太监去巴结的舟儿此刻也没什么存在感,不过事情有些急,皇子既然请不走这尊大佛,只能用她家主子来请了:“禀皇上,娘娘刚诞下皇子,眼下奴婢们还得为娘娘清理一番,还请陛下暂时回避。”
“...”宣琰脸上一红,背着倒是没人瞧见。也不管这底下的人怎么看,宣琰俯下身在苏念额上印上一吻,没有磨蹭,起身走了出去。
走之前还命令了一句:“手脚轻快点,让皇后早些休息。”
“是。”谁敢反驳?谁能反驳?
宫女们都动起来后,宣琰在门口拐个身进了偏殿。嬷嬷们给小皇子擦洗了身子,现在已经换上了柔软的衣物,抱在怀里哄着。
总管匡潜也在旁边,一脸柔和的瞧着小皇子,见宣琰来了立即带着众人行礼,除了抱着小皇子的那个,偏殿又是里里外外跪了一地。
宣琰看了匡潜一眼,叫了起。
宣琰的眼神匡潜哪能不明白,刚刚皇子哭声一响,皇上就冲了进去,他就料到皇子会被他的父皇晾着,这不,提前点来照看着了嘛。
宣琰走到抱着小皇子的嬷嬷身边,低头看着刚出生的小家伙,闭着眼睛,没长眉毛,嘟嘟的小嘴,脸上还有些青紫。
匡潜老腰一弯,笑咧咧的道:“小皇子同陛下小时候,简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宣琰皱了眉。他小时候竟然也长得这边丑吗?除了嘴巴简直哪里都看不下去。幸亏这小子识相,嘴巴倒是继承他的念儿。
宣琰眼里露出深深的嫌弃,想着是自己的儿子,又忍着这点原来自己幼时也丑成这样的既视感,从嬷嬷的手里抱起了小皇子。
“咚。”偏殿里忽然又窸窸窣窣的跪下去一片,匡潜也抖着身子栽了下去:“哎哟我的陛下啊,您...您怎么能抱小皇子呢?会折福寿的。”
皇室讲究抱孙不抱子,但明显,宣琰不信这一套:“这套陈规不要摆给朕看,这是朕的儿子,宣朝的太子,自有福佑。”
怀里的小家伙一动,宣琰觉得新鲜,凑过去贴着他的脸:“就算要折,朕也愿意将自己此生所有的福报赔给这小家伙。”
小皇子似有所感,被自己父皇贴着的嘴角微微翘起,这点小变化看在宣琰眼里,别提多高兴了,看丑儿子也没那么丑了。
匡潜算是彻底服栽了,转头挥挥手,让这些宫女嬷嬷下去,留着自个和先前抱过小皇子的嬷嬷。
见皇上与小皇子处的愉快,匡潜轻轻的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手里端着文牒和朱砂。
“皇上,为小皇子赐名吧。”
孩子的名字宣琰在闲暇时想过,皇子公主的他想了好几个,但是此刻,孩子就在他手中时,忽然觉得那些名字都不合适了。
宣琰将皇子交到嬷嬷手上,等匡潜将朱砂和文牒放好,宣琰拿起笔在文牒上足足落了近乎二十笔,心情极好的放下笔,将儿子重新抱在怀里。
匡潜收起文牒前看了一眼,稍稍有些震惊,随即微微一笑。
隔壁的舟儿走了过来,“皇上,主子那边收拾好了,主子想看看小皇子。”
宣琰点点头,“走,父皇带你去看母后。”洋洋洒洒的抱着小皇子去了凤仪宫的正殿。
见宣琰抱着明黄的一团走来,苏念想起身看看这对父子,奈何身子乏力只能躺着。
宣琰连忙抱着儿子快走两步,坐到床榻上见儿子放在苏念头边,“念儿今日辛苦了,为夫把这小子给你带过来了,想怎么处置为夫都依你。”
苏念嗔他一眼,随后目光稳稳当当的落在儿子身上,“要处置也是处置你这个无赖父亲。”
宣琰笑着讨饶:“是,是为夫的错,不知娘子要如何处置为夫啊?”
苏念不搭理他,专心看着孩子,刚出生的,眉眼都没长开,皱巴巴的,也难为宣琰不嫌弃他。
这儿子刚出生,他这个丈夫就快失宠了,宣琰想着怎么也得补救一下:“念儿,我刚为这小不点取了名字,叫宣瓈。”
“璃?”苏念颇为不解,前些日子,宣琰还说过若是皇子,便取名叫宣瑾,美玉之意。
宣琰笑着摇头,拉过苏念的手,在她手心上一笔一划,整整十九下,写出来他们儿子的名字,瓈。
苏念将宣琰的手攥住,错愕的看着他。
宣琰笑了笑,“从前总是寻着借口,说若不是你要嫁给他,我便保不准哪日起了心思除了黎王府,到大婚那日我才明白,我只是不甘心就那样因为父皇一纸婚约失去你罢了。”
“如今你陪在我身边,我反而发现,芳顾那般的性子,我便是想猜忌也猜忌不起来,这几年,芳顾太过孤苦,是我对不起他。”
去年,黎老王妃去世,整个黎王府就只剩下他一个主子,不愿娶妻不肯纳妾,每日里对着一幅画。
苏念握了握宣琰的手,温柔的道:“陛下,我们三人一起长大,一起担着这个天下,芳顾必定不希望你因他而自责,而芳顾,他也不是孤家寡人啊,早在我们成亲那一日,芳顾就不是了。”
芳顾的命运是与皇室联系在一起的,从帝后大婚起,芳顾的身上不再是厚重的江山,而是一份珍视多年终于能见光的情谊。
宣琰了然于心,当下释怀一叹:“念儿说的对,等瓈儿满月时,他的字就让芳顾来取吧。”
苏念莞尔一笑:“好。”
作者有话要说:总管名字随便取得,灵感来自我匡姓室友,咳咳。
☆、第三十四章
皇后喜诞皇子的事,第二日还没上朝,就已经传遍金陵五品以上官员的府邸了。是以到了上朝时,百官齐齐道喜祝贺。
宣琰在早朝上宣布了皇子的名字,百官这两年看陛下对皇后的宠爱,本以为会顺着把太子也封了,谁知早朝上,意外的,宣琰没有册封太子,而是打算满月后再册封。
宣瓈的名字一念出来,黎王成了大殿里的焦点。古往今来,多少掌管兵权的同胞兄弟都死在皇室的猜忌下,更别提掌百万兵马的异姓王了。
可他们的陛下倒好,太子的名字里都有“黎”字,也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很明显,黎芳顾也没想到宣琰竟然会给小皇子取这样的名字,下朝后,黎芳顾就被留在了宫中,为的是什么事,百官们也懒得再猜,皇后都是从黎王府嫁出来的,这两位要商量什么,他们也只有慢慢等着看一种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