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爱民好官(1 / 2)
加之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因为湖南郡的那场灾害群情激奋,人心动荡,成千上万双眼睛都眨也不眨的盯着先皇。
这种情况下,先皇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先皇便精打细算的从国库中拨了十万两白银给蓝如海,让他用这些银子去赈济灾民。
十万两银子啊,十万两雪花纹银,这么多银子若是堆在起,那就是座小山。
多是真多啊,蓝如海就是可劲儿的造,他辈子也花不了这么多的银子。
可是这些银子若是放到基数庞大的灾民面前,那犹如泥沉大海,不值提了。
怎么才能叫更多的灾民活命呢怎么才能用有限的银子买到更多可以让人活命的粮食呢
蓝如海陷入了沉思。
他是个从底层步个脚印干上来的实干家,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公主,这个人务实,并没有那么多不切合实际的浪漫主义思想,他虽然公正严谨,却并不刻板。
可是说若不是没有当年的顾太光案件,蓝如海定然会成为个造福全大云国百姓的大好官
若是蓝如海没有出事,想来如今朝廷中便也没有左相什么事了。
我现在讲到这里,都不得不感慨句:蓝如海被怨惨死,这不仅仅是先帝的损失,更是大云国数万百姓的损失噫乎哀哉
有限的银子却想要救助更多的人,蓝如海想了个主意,就是赈灾用的粮米不买精米,而买糠米。也就是最后给蓝如海定罪的劣质粮米。
不过这可不是以次充好,这当真是蓝如海费劲了心思想出来的权宜之计啊
简单点的讲吧,当时市面上的粮食是两银子担,那么十万两银子就能买十万担粮食。
但是糠米便宜啊,那东西是劣等粮食啊
如此来,十万两银子就可以买上百万担的糠米
百万担糠米啊那能救多少人能让多少灾民活命
我知道,那肯定又有人要说了啊:糠米那玩意是给猪吃的,怎么给人吃糠米怎么吃那玩意多难吃啊。
难吃呵呵,人都要饿死了,还在挑剔口感
能活命就是老天保佑了
在这种情况下,是个填满肚子的东西就是好的,管他是什么精米,是什么糠米,就是屎也得咽下去。
你要是在沙漠里迷了路,你若是想要保命,你连尿都得喝下去
些高高在上从小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公子少爷,可能会义愤填膺的觉得蓝如海以次充好,这是在丧尽天良。
但是蓝如海是见过苦日子的人,他亲身亲地的和那些食不果腹的老百姓们同吃同住过,他知道,自己这不是在害人,自己这就是在救人
自己做的不是件丧良心的亏心事,自己这是在行善积德
若不是个真正心系百姓的好官、实在官,他还真想不出来这个法子
好了,如今法子有了,那就该开始买粮食了。
可是这不,又遇上麻烦了。
寻常丰收的年头儿,那粮食的价钱不高,并且还很容易就可以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