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1 / 2)
讲话,以及朝廷大员的实时讲话,将朝廷的声音带到更多的人耳中。
虽然只是各个省城才有这样的东西,可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
而且根据这个推广的速度,本来不用过上多少年就能够推广到全国所有的地方。
还有电话,更加的恐怖。
虽然还没有推广到各省市,根据大汉日报所报道的,已经在关外生产研制成功,实现了千里之外的实时通话,就和两个人对话一样。
这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恐怖。
只要脑子清晰的,就能够看出这些东西,在以后产生的巨大作用,对这个社会的改变。
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
而圣德学院则将科学技术给排除在外,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学成之后就成了一个崭新的废物,完全隔绝于世界之外。
甚至有一些家长,很委婉的向王钟提议要不要在书院里面加入现代科技的课程。
但是被王钟给拒绝了:
“沧海横行,方显英雄本色。现在那种新式教育,全国各地都是,我何必要办那样的教育现在创办这个书院就是要教授圣人之学,成为这教育中的中流砥柱,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我们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跟随俗流,迷失自我。”
在他的坚持下,那些家长的提议没有什么效果。
一些担心的家长能够做的,就是悄咪咪的加家族里面没有进入那所学院的适学儿童送到正规的学校去。
家里有一个两个废物不要紧,他们都能够承受得起,但如果全部都是废物,那打击就太大了。
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面,传统的圣人之言要学习,这新式教育也需要学习。
当然,他们不敢送到育才学校,因为那和叛变无异了。
育才学校这边,尤登阁也知道圣德书院的事情,听到那里是继续教圣人之学之后,就没有将这座书院当作是自己的对手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他不认为还存在着逆转的可能。
支持他办学校的那些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心也越来越足,对这座学校的捐助也越来越多。
这一座学校,到现在来说,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全国境内所有中学里面条件最好的一所中学了。
这座学校前前后后已经接受了几百万贯的捐助。
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虽然大家都重视读书人,但是没有谁会拿那么多钱出来捐助一所学校。
可是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知识的可贵,一项专利产品贵的甚至可以卖出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贯的天价来,培养一批好的学生,价值自然就在里面。
在这所学校,尤登阁还斥巨资建设了一座实验大楼,购买了很多先进的科研设备,成立了可以媲美几座大学的实验室。
现在虽然是才开始创立中学部,但是对于大学的建设已经在筹划之中。
中学才开始第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尤登阁就已经坐着车去关外那边的大学拜访,看能不能够挖到一些大学教师到他的私人学校。
关于每一年的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资格考核,他也非常的关注,每一个考到大学老师资格证的,他都会亲自过去拜访。
这几年社会的发展,已经让他深深的理解到,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最高的科技,谁才掌握了最大的生产力。
他没有把持朝政的想法,但是他希望自己这一系的人马,能够在新的世界里面,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他能够看得出来,未来的世界是以工业为主的,他要培养出一大批的工业主,工业人才。
第一三七章 南北大贯通
永初六年年底,第一条贯通南北的主干道终于全线贯通。
这一条主干道从关外一直连通到南海,期间经历了崇山峻岭,也经历了大江大河,是一条高标准的公路,开着车可以畅通无阻的一直到南海边的一个港口。
那个港口的一期工程现在已经建设成功了,有着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相当恐怖的货物吞吐量,这也使得物资的运输方便了很多。
这一条线路上,打了很多的隧道,凿通了很多大山。
以前的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修路方式,不再是顺着山势修那危险的盘山公路,而是直接在大山中打出一个可以让车辆通行的隧道来。
就算有人想到过,也没有那样的能力能够打出那样的洞来。
打隧道的机器,还不是这个世界的工艺水平能够生产出来的,但是方浩已经等不及了,直接就从系统商城里面花了一个亿的积分购买了百多台这样的机器,教那些工作人员怎样的操作,先把路打通再说。
现在他的系统积分已经有了上百亿,花掉一个亿的积分,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这一条线路的贯通,让物资的运输方便了很多,这让他觉得很值得。
那些机器打通这一条道路之后,又开始去别的线路挖隧道。
将这一条线路给贯通,使得开着车从南到北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主干线全面贯通的那一天,方浩离开京城数千公里,亲自参加了最后一个隧道打通的通车典礼。
这一条高标准的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了几千公里,途中跨越了很多的大山大川,有无数的桥梁。
看上去只是修了一条道路,可是这其中就有这修路技术的大提升,也有着工业技术的大提升。
这一条路开始修建的时候,方浩还没有当上皇帝,大军才刚刚开动到京城而已。
修了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也衍生出很多专门的修路机器出来。
有一些是在方浩的指导下研制生产的,有一些则是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
这对整个路桥集团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有了这些技术的积累,他们修别的道路,就有着更大的信心。
这一条主干线又连接了无数条支线,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
在陆地运输日渐方便的同时,水路的运输也变得方便了很多。
现在江河湖海里面跑的大多数都是动力船只,运输能力强了,速度也快了。
特别是在南方,水网交织,几十吨百多吨的铁船在内河运输也很方便,上上下下,来去自如。
有一些废弃掉的河道,在有了挖泥船之后,也被重新疏通,使得南方很多地方的水路交通构成了一个很完整的体系。
这给物资的运输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而物资的运输方便,也让工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现在也有一些民营的运输公司成立,他们主要是走水运,这也起到了补充国营运输公司运力的问题。
有了运力的保证,各大省城建立的发电站也足以的投入到运行之中,一座座的城市被点亮。
一些不是生存的城市也开始了建设发电站。
包括一些比较小型的水力发电站。